关于达观以《伊利亚随笔》中见证坎坷人生途中达观兰姆

更新时间:2024-03-3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伊利亚随笔》是英国随笔大家兰姆的传世名作。他描写伦敦的都市生活,题材平凡,但写法独特、寓意深刻、行文风趣。但是谁能想到如此幽默诙谐的文章却出自一个出生贫寒、命运绝不能用“幸福”二字来形容的人之手。兰姆用自嘲的方式,选择自己的回忆、世事观感和见闻,塑造了一个面带笑容、机智幽默的伊利亚,用幽默的笔调书写人生的痛苦,以通达的态度来看待这些生活的痛苦从而醒悟。从《伊利亚随笔》中我们了解兰姆,见证坎坷人生途中却依然达观的兰姆。
关键词:《伊利亚随笔》;兰姆;人生
[]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2)11-0186-4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2.04.056
1.查尔斯·兰姆简介
说到查尔斯·兰姆(Charles Lamb),人们不禁想到令他享有世界文学声誉的那两本薄薄的小册子《伊利亚随笔》及续集以及他和姐姐玛丽合著的《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其传世名作《伊利亚随笔》,是一段以赤子般的天真谈笑人生意义的街头漫步者与世界的对话。
1820年,《伦敦杂志》(The London Magazine)的编辑约翰·司各特前往拜访一位以记账为生的四十五岁男子,此人名字叫查尔斯·兰姆(Charles Lamb)。司各特的目的是请兰姆就自己的日常生活写些随笔,他答应的稿费高出寻常两三倍,而兰姆却并未接活。此前,兰姆的确写过一些随笔,但没有写下去,原因是不惯于为发表而写自己的身边琐细。兰姆并不觉得自己是伟大的作家,因为他知道伟大的作家是怎样的(他是看着柯勒律治和华兹华斯等人如何成为伟大的作家的)。兰姆的缺陷在于他从不把眼光投到伦敦之外,他坚持为文学而文学的主张,在书斋里讨生活:“我情愿让自己淹没在别人的思想之中……除了走路,我便读书,我不会坐在那里空想——自有书本替我去想。”(兰姆,1987)司各特之请恰恰是要兰姆进行思考,为众人的消费而思考,兰姆只想假借他最喜欢的作家的语言来思考,不管怎样,两人据说达成妥协。当年8月《伊利亚散文》的第一篇问世。兰姆借“Elia”(“Elia”为兰姆在南海公司一个同事的名字)为笔名在《伦敦杂志》和其他刊物上发表随笔作品,连续10余年,后来辑成两集《伊利亚随笔》(Essays of Elia, 1823; Last Essays of Elia, 1833),包括60余单篇。这些随笔作品题材平凡,但写法别致,发表后引起读者的广泛兴趣,长期以来一直被公认为英国随笔的典范性作品。
2.《伊利亚随笔集》简介
在他的代表作《伊利亚随笔集》和《伊利亚随笔续集》中,他笔下的伊利亚——其实也就是他自己,是一个年过半百、辛勤工作36年、刚刚退休的公司小职员、老单身汉。口吃让他“早年被剥夺掉在高等学府娱情怡性”的机会,现在仍时时成为朋友们的快乐源泉。他身无余财,爱说俏皮话,天生一副“大大咧咧、习焉不察的脾气”,身体时好时坏,“讲到学问,我比起别人来整整少知道一部百科全书”,以至于“有时候,我也纳闷,自己知识如此贫乏,怎么能安然度过半生,并未丢人现眼”。(兰姆,1987)酷爱读书的他很清楚天才的模样,知道自己就是那种被嘲讽的“永远阅读别人,从不被人阅读”(蒲伯,1997:2)的不可救药的凡夫俗子,却仍然爱书如痴。在许多人看来,“那个退了休的老傻瓜还能有什么盼头”?可是,他却认为“从名义上说,我的确度过了五十个年头。可是,如果你从这五十年当中刨掉那些并非为了我自己,而是为了别人耗去的岁月,你就可以看出我现在还是个年轻的小伙子哩”。岁月倏忽而过,老年已至,他还没有做好死亡的准备。他留恋生命、害怕死亡,仔细掐算自己有限的时光,“好像守财奴一样花几个小钱也觉得心疼”。精心打点每一个日子,读书,交友,回忆,写作,为活着的每一天饮酒高歌……生活于天才周围、推崇天才却不因天才的光辉自惭形秽。知道自己平凡,平凡到在芸芸众生中几乎难以找到足以自夸、自豪的东西,有时甚至是到了可笑、可怜的程度,却不因平凡而甘于平庸。自知、自爱、自强、自尊,且不说在当时精英文化大行其道的年代,就是在今天,主张、宣扬、保持这种平民文化心态也是极其难能可贵的。这种面对人生的态度和勇气,也并非每颗心灵都能具备。兰姆选择了用自己的回忆、世事观感和见闻,以凡人的视角写凡人的生活、展现凡人的悲欢苦乐。
《伊利亚随笔》取材于日常生活的种种景象,涉及人生和社会的各个方面:谈书、论画、评戏、说牌、叙旧、说梦、追忆、怀古、写病、拾轶——喧哗烦闹的伦敦是他全部灵感的源泉,他从城市里的芸芸众生和平凡小事中寻找富有诗意的东西。正是因为兰姆随笔中的主人翁多是这样一些小人物,《英国文学的伟大传统》指出兰姆是“日益壮大的中产阶级下层队伍——职员、簿记员、教师、雇佣人以及伊利亚为之辩护的所有脑力劳动者的代言。”(鲁宾斯坦,1988:295)他作品中多描述一些“在无声的挣扎中生活的多数人”,是由于兰姆本人一生社会地位的平庸。在这些随笔中,依稀可以见到烛光杯影、万家灯火的除夕之夜,可见衣衫褴褛、行乞街头的老丐,听得到伦敦热闹熙攘的市声,也听得到扫烟囱的孩子找活时如“啾啾”鸟鸣的吆喝声。通过对日常琐事的描写,表达态度、隐藏智慧。在日常琐事中昭示重大命题,使兰姆散文在整体风格上委婉谦和、举重若轻。似乎在拉家常间,你认识了伊利亚,也认识了自身,认识了生活和人生。其笔下的伦敦真实亲切,富有人情味,这种对都市文化的钟爱是兰姆散文的一大特色。
兰姆的幽默艺术人所共赏,为评论家们所称道。在《伊利亚随笔》中,他给我们描述了一个除了有着几缕忧郁怀旧之外,面带笑容、幽默机智的伊利亚。但现实生活中的兰姆又是怎样的呢?为了更好的解读《伊利亚随笔》我们首先要了解兰姆这个命运坎坷、遭遇不幸的人,从而了解他的人格和魅力。
3.现实生活中的兰姆
查尔斯·兰姆(1775-1834)生于伦敦一个贫寒人家,其父为法学院执事索尔特充当助手及家仆。兰姆自幼好读书,索尔特家藏书任他广泛浏览。7岁入伦敦基督慈幼学校,与诗人柯尔律治、亨特同学,自此与柯尔律治结成终生莫逆之交。兰姆的《三十五年前的基督慈幼学校》(1813)一书,即这一段生活的回忆。在校时兰姆成绩斐然,原拟升入剑桥大学深造,但由于他口吃不利于言,于14岁辍学自谋生活,无缘大学。17岁进入东印度公司任簿记员,直至1825年退休。20岁时,他遭到失恋的打击,精神曾经一度失常,在精神病院住了6周的时间,方得复原。然而,随后是极为疼爱他的姐姐因为遗传原因,精神病发作,竟拿起剪刀误杀了他们的母亲。这个家庭的变故,彻底改变了兰姆一生的道路。兰姆为了照顾他的疯姐姐,决定终生不娶,与疯姐姐共度余生。玛丽发病时住疯人院,平素家居则头脑清醒,与他合作著述,对他的文学事业大有助益。这些不幸的遭遇,使他的生活过得极为艰辛,然而并没有压垮他对生活的热爱。他是苦命人,却又是一个心地非常善良的人。兰姆当时虽默默无闻,但交游者大多是著名文人,其中包括葛德文、哈兹里特、胡德、华兹华斯和柯尔律治等人,这种珍贵的友情成为兰姆一生中生活的动力和乐趣。
4.《伊利亚随笔》具体名篇欣赏
在这么坎坷的命运中,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善良的查尔斯当时依然非常乐观。有着如此乐天性格的人写出来的散文会是什么样的呢?那种文字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英国式幽默,但并非那种令人暴笑的幽默。这种幽默不但使人愉悦,而且使人心酸。这种幽默饱含着人生的痛苦,却能以通达的态度来看待这些生活的痛苦从而醒悟。用我国散文家梁遇春的话来说,兰姆的作品是一剂“止血的良药”,它能用“飘逸的想头,轻快的字句,把很沉重的苦痛拨开。”这些特点用一句话概括来说就是“含泪的笑”。(以上引自《伊利亚随笔》序)幽默的背后是无限的凄凉和沧桑,兰姆往往在写作中用对比、比喻、引用、反语来强化这种“泪与笑”的效果。兰姆以可笑的、自嘲的方式将其表现出来。这位文学大师“只因物喜,不为己悲”,将生活的艰辛吞入腹中,写出快乐的文章。以豁达、宽容的态度和同情之心来对待人生,这种才智和胸襟,感人至深,令人叹惋。下面我们在《伊利亚随笔》一些具体的名篇中来体会。
在他的随笔《扫烟囱小孩礼赞》中,他“怀着一片同情的眷念”,记述了那些“在岁末的清晨,在那砭人肌肤的寒气里……高踞在烟囱顶端,以此为小小讲坛,向人类进行一场坚忍不拔的说教”的扫烟囱小孩。“对这些小不点儿——这些满身污垢的小人儿——这些外表乌黑但心地纯洁的孩子们——对他们我总是心生怜爱之情。”让我们不由得联想到其实兰姆幼年时家境贫寒,少年时便迫于家庭经济的压力而去公司求职谋生,供养家人,承担起家庭生活的重担的经历。这些经历,只是让兰姆更加同情起这些年幼的孩子们来。兰姆的同情心还表现在后面的一个情景之中。“去年冬天,我像平常一样匆忙在切普塞街上往西走,脚下一滑摔了个仰面朝天。”当他忍着疼痛和羞愧爬起来的时候,却发现“一个扫烟囱的小孩正淘气地看着我笑。”“这一滑稽的景象让他笑出了眼泪,附着在可怜的布满血丝的眼角;他的眼睛由于哭得太多加上烟熏变得通红,可总是闪着苦中作乐的快乐的光芒……”而“我生性腼腆,最怕别人当众嘲笑。那些市井之徒没见过世面,看到一位绅士不小心摔跤或是长袜上有污渍就喋喋不休、乐个没完,最令我反感。”而此刻在兰姆看来,若不是考虑到有损绅士风度,他真的愿意再次跌倒,做上一整天的笑柄,只为让这个扫烟囱的小男孩开怀一笑。这是怎样一种宽容和深沉之爱啊!
在他的另一篇散文《闲话读书》中,兰姆以伊利亚的口吻在这篇随笔中谈论了他对读书的种种看法,而在现实生活中的兰姆自幼便好读书,因为父亲是法院执事索尔特的家仆,索尔特家藏书任他广泛浏览。后来进入督慈幼学校,成绩斐然,但因为口吃,无缘剑桥大学。兰姆一生博览群书,研究涉及艺术的各个领域。他是当时英国著名的莎剧评论家,一位不错的绘画评论家、书信作家。他与姐姐玛利合写的《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至今仍是全世界儿童喜爱的读物。渊博的学识在散文中厚积薄发的结果首先是思维灵动,迂回曲折,变幻多端。在他的另一篇随笔《牛津度假记》中,他有过这样的描述,“在校园里我可以充一充上流人,当一当大学生。对于像我这样一个早年被剥夺掉在高等学府里娱情怡性的精神养料的人,在这所或那所大学里消磨一两周闲暇的时光是再愉快不过的事情。”接着他又写道:“我一本正经地给自己授予了硕士学位,说实在话,跟那种体面人物相比,我也差不多可以乱真。”虽然年幼失学,无缘大学,但却依然能以此幽默的口吻谈论人生中的遗憾。
《梦中儿女》是兰姆脍炙人口的另一篇散文。尽管《梦中儿女》只是一篇充满生活情趣的虚构故事,但却是兰姆关于家庭生活与家庭关系中最能打动人心的篇章之一。文章由一句平平的“孩子们总是喜欢听有关长辈们孩提时代的故事,他们喜欢以此来想象素未谋面的叔公或老祖母。一天晚上,我的孩子们依偎在我身边,听我讲述他们老祖母菲尔德。”开始,把读者带入了一个温馨的、洋溢着天伦之乐的图画里。《梦中儿女》把现实与虚幻、泪水和欢笑、哀怜和幽默完美结合,读来时而令人忍俊不禁,时而令人唏嘘感伤,在娓娓道来中写尽了兰姆作为一个命运多舛的单身汉对美好生活的回忆与憧憬。全篇故事中只有老祖母的故事是真实的,约翰伯伯的故事半是虚构、半是真实,而两个天真烂漫的孩子和孩子们的妈妈是完全虚构的,因为他终身未婚。20岁时,他遭到失恋的打击,精神曾经一度失常,在精神病院住了6周的时间,方得复原。尽管他曾两次坠入爱河,但都未能走入婚姻。他盼望有个家,他喜欢孩子,但是现实是残酷的。他为了照顾自己患精神病的姐姐,终身未娶,和姐姐相依为命。虽然后来他和姐姐曾领养孩子,希望能够将晚年生活寄托在孩子的身上,但后来这个希望也随着孩子的结婚嫁人而破灭。因此,这篇故事中的孩子只不过是兰姆的浪漫而温存的梦境幻想而已。然而,作者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对孩子们的倾心热爱,加上他高超的写作才华,使得孩子们在他的笔下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兰姆在如梦如幻温馨而又伤感的讲述中透出一种像“忧愁微笑”(林语堂,1993:129)的动人力量,我相信,这是一颗善良的心所发出的含泪微笑,也是兰姆的散文深深打动一代又一代读者的魅力之源。
5.结语
20世纪30年代,我国著名散文家梁遇春先生如此评价兰姆的散文:阅读兰姆的散文“定能启迪心智,涵养性灵,活跃源于:论文 范文www.808so.com
思想,丰富情感,振奋精神,增加对生活的热爱和信心”。因为兰姆的散文是作者的独白,我们虽然不一定能将作品和作家等同联系起来,却能够在他的作品中体会经历苦涩生活后,却依然达观的兰姆。他以宽广的胸怀和善良的心来面对苦难的生活,以美好诙谐的散文来打动世人。
参考文献
安妮特·T·鲁宾斯坦.英国文学的伟大传统[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8.
查尔斯·兰姆.伊利亚随笔选[M].刘炳善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
林语堂.八十自序[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129.
蒲伯.愚人叙事诗[A].【德】阿瑟·叔本华.叔本华散文选[M].绿原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

点赞:7962 浏览:24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