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羌族震后国内羌族文化保护综述

更新时间:2024-03-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2008年5月12日,羌族主要聚居区之一的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特大地震,对当地羌族文化造成灾难性破坏。在地震灾区重建的过程中,灾区羌族文化保护工作得到了我国社会各界前所未有的关注与重视,尤其学术界在震后集中式出现了较多有关羌族文化保护方面的研究成果。对汶川特大地震之后国内有关羌族文化保护方面的研究成果作一梳理,并进行简要的分析与展望。
关键词:震后羌族;国内;文化保护;研究综述
1002-2589(2012)28-0144-02
羌族作为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享有“民族活化石”之称。“5·12”汶川特大地震之后,对羌族文化的保护研究工作在灾区人民重建家园的进程中也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在震后较短的时间内出现了大量有关羌族文化保护研究的学术成果。

一、震后国内羌族文化保护研究概况

(一)对震后羌族文化保护所受影响的研究

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经济的不断发展,引起了羌族人民生产、生活及消费方式的变革,导致羌族文化发生着剧烈的变迁,加之汶川特大地震给羌族文化带来的灾难性破坏,凸显出研究新时期羌族文化保护和发展的重要意义,也引起人们对于震后羌族文化保护所受影响的普遍关注。
李大舟、张世均在《“汶川大地震”对民族文化保护的影响——以地震中的羌族文化为例》(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一文中谈到汶川大地震对羌族文化保护造成的双重影响:一是对羌族人口、物质文化、居住环境、精神面貌造成极大的损害;二是形成传统聚居区的分割,造成传统文化区域的瓦解。此外,鲁炜中等的《“5·12”对羌族文化的影响及其重建措施》(青年作家,2010年第10期)以及吴建国、张世均的《“”对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影响》(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也是对震后羌族文化所受影响的相关研究。

(二)对羌族文化保护的理论探讨

1.保护中遇到的问题及原因探讨
面临今天愈来愈剧烈的工业化与全球化的冲击,同时又遭遇5·12汶川特大地震的打击,羌族传统文化在灾后重建中的保护与发展过程中遭遇到了一系列的困难和问题。蒋彬、张原在《羌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中国免费论文网www.808so.com
与发展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一文中指出,缺乏本民族文字、因传承人危机而出现的羌族文化传承断代现象等等成为羌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中所面临的主要困难。此外,有关单位保护经验不足、缺乏活态保护,在人、财、技术方面投入不足等成为羌族文化保护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相关研究还有苟懿等的《羌族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研究》(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B07期)一文,该文通过对羌族文化保护的分析,认为目前在羌族文化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被动的、封闭式的保护方式没有得到突破;羌族文化流失严重、传承困难,保护机制不完善;自然灾害的破坏等等。
2.保护模式与途径的理论探讨
喇明清通过回顾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的实践,认为在经济社会超常发展的背景下,民族文化的“传统保护模式”不能适应灾后重建的发展大势。因此在《灾后重建中民族文化“发展性保护模式”探讨——由地震灾后羌族文化保护引发的思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12期)一文中,喇明清提出了羌族文化保护的一种新模式——“发展性保护模式”。作者认为这种模式适应经济社会和文化事业超常发展的需要,是灾后重建中实现文化保护目的的理想模式。
对于震后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张世均在《论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灾后保护与传承》(中华文化论坛,2009年第2期)一文中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途径:依法实施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采取多种方式提高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等措施来加强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等等。程文徽《汉中羌族文化——傩文化及其现状与保护》(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第1期)以及邓廷良的著作《羌笛悠悠:羌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也是相关的重要研究成果。
3.保护意义的理论探讨
羌区学校是“活化”羌族文化的重要场所,是羌族“文化自觉”的重要启蒙地。朱晟利的《震后羌区学校保护羌族文化的意义及途径》(西南教育论丛,2009年第2期)一文,从学校是羌文化保护的主体这一角度进行研究,认为震后羌区学校保护羌族文化的意义在于:有利于促进民族认同,增强民族自豪感、重建美好家园,办出有特色的民族教育。同时文中还提出了羌区学校保护羌族文化的具体途径,即收集整理羌族文化资料,重启羌族语言文字课程、增加羌族文化教育内容,引导学生体验羌族文化的魅力,聘请羌族文化传承人做老师等等。

(三)对羌族文化的开发式保护——旅游开发保护

文化资源是一种可开发的资源,对于丰富的羌族文化来说,如何在保护的同时充分开发其经济价值使保护与发展相得益彰,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领域。
与此相关的研究有,王大悟在《论羌文化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关系——北川羌族自治县旅游业灾后重建研究》(旅游科学,2009年第1期)之中提出了保护羌文化的四原则:挖掘、提炼、交流、传承。同时从灾后的实际出发,建议将中国羌族民间艺术团作为最具价值和影响力的旅游产品推向市场,从而把对羌族文化的保护与市场、旅游业联系和结合起来。
此外,兰虹、坤若■在《阿坝州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西华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一文中指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引起了人们对文化旅游开发带来的经济效益的重视,但针对文化旅游资源有限性的特点,为了推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和谐发展以及推动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作者提出了以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吸引游客,拓展市场;加强对文化的深层次的开发,提升旅游资源的文化品位等四点相关的建议和对策。
二、震后国内羌族文化保护研究特点与存在的问题源于:论文的格式要求www.808so.com
WWw.808so.com 808论文查重

点赞:6441 浏览:22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