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舆情网络舆情引导对策探析

更新时间:2024-02-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网络舆情已经成为社会舆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整个社会的舆情走向。大学生网络舆情除了有社会舆情的一般特征外,还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管理带来巨大挑战。高校要采取相关措施,加强网络舆情监控和引导,推动大学生网络舆情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和校园的稳定与和谐。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对策
1002—2589(2012)25—0158—02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日益成为大学生交流沟通、获取信息、商务交易、休闲娱乐的重要渠道和平台,互联网能够改变人们的思想意识、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能够促使舆情、舆论相互转化从而放大社会舆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而大学生群体是网络舆情主要的关注者、传播者,甚至是发起者。因此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针对性,积极引导大学生的网络舆情导向,对于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构建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内涵

舆情即“舆论情况”的简称。对于舆情目前并没有统一的定义,通常舆情是指由个人以及各种社会群体构成的公众,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和社会空间内,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而网络舆情则是社会舆情的一种表现形式,网络舆情是在虚拟网络世界中,由个人以及各种社会群体构成的公众,针对自己关心的或是与自身利益相关的社会焦点事件或热点问题所持有的具有明显倾向性的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的总和。大学生网络舆情就是大学生群体在网络空间内对自己关心的或是与自身利益相关的社会焦点事件或热点问题所持有的具有明显倾向性的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的总和。

二、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特征

(一)传播速度更快

大学生网民是所有网民群体中相似度最高的群体之一。比如年龄相近,文化社会背景一致,日常活动同步等。大学生群体集中地生活在校园内,他们会在网上和网下随时交流对社会和网络舆情的看法,互相学习、互通有无。他们极易对同一个话题感兴趣并引发讨论,观点会渐趋一致,很容易在短时间内引起舆情危机。而且大学生群体思维和表达方式具有明显的校园特色和网络特色,他们很乐意用新的网络语言,使得在舆情问题发生时,容易产生认同,形成群体一致性的意见。当校园内发生网络舆情问题时,舆情的传播阻力小,速度快,极易获得群体的一致认同。

(二)表达方式更感性

大学生言行非常感性的原因主要是:第一,情绪不稳定。抗挫能力弱,遇到问题和挫折不能很好地处理和解决,网络为郁结在心里的情绪提供了出口,他们在网上随意谩骂攻击坏人坏事,借以疏解情绪,言谈举止不够理性。第二,容易受环境影响。大学生一般在网上探讨问题不够深入,他们往往停留在传播信息与展现自我的初级阶段,后面跟帖者往往受前面跟帖者观点的影响,从众现象明显;当网络舆情问题发生时,有些大学生会在集体无意识的状态下作出一些与自己平时性格并不相同的选择,言论和观点倾向于和群体趋于一致;第三,责任意识缺失。部分大学生认为在网络匿名性和自由性的情况下,自己的过失不会被追究责任,加上传统“法不责众”的观念影响,追求个性的学生会率性而为,呈现出非理性的倾向。

(三)关注内容更复杂

大学生自由支配时间相对比较多,参与和维权意识较强,而涉及大学生利益的舆情相对较少,因此大学生更多地会关注自己感兴趣的热点新闻,如去年以来的“7.23动车追尾”、“佛山小悦悦事件”、“日本9.0级地震”以及“事件”等,其涉及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包罗万象,难免接触到大量的信息垃圾。同时,由于网络的匿名性和互动性,大学生有好奇心理重,喜欢新事物等特点,使得大学生会关注各种各样的网络舆情,并随时在网络上随心所欲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使得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内容泥沙俱下,鱼目混杂,多元而且分散。由于网络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每天更新的海量网络信息以及多样性的网络服务功能给大学生带来便利,同时也带来了思想上的冲击。这就需要高校加强不良和不实的网络舆情的管理和引导,使其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四)形成过程更容易监控

学生要上网必须在学校网络中心实名登记,学生计算机的IP和MAC地址被绑定后才能上网,网上舆情主体和真实的学生是一对一的,因此通过网络实名制可以追溯网络舆情的发起者,可以有针对性地对相关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每天集中生活在校园里,可以通过辅导员安排学生干部随时观察本班级学生的动向,特别是在一些突发事件后和敏感时期要跟踪每一个学生的去向;高校管理者还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技术实时监控大学生网络舆情的态势。相对于社会舆情的分散性、隐匿性,学校可针对舆情的态势制定有效地引导控制措施。因此大学生网络舆情可通过积极、健康的方式和办法来引导、控制,使其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三、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的对策

(一)创新教育手段,拓宽网络舆情引导的途径

1.学校要建立相关主题网站。打造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红站”,建立品牌栏目,为大学生们提供学习、生活、就业、心理咨询等服务,即时更新其内容,将网站或栏目建设成为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使之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学习知识和交流思想的重要平台;开展网上文化活动,利用重大节日和重要活动积极开展网上思想教育,把传统的、强制的、灌输式的教育转化为现代的、积极的、互动的引导教育,有效地提高思想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2.整合校园媒体。在新源于:论文www.808so.com
形势下,要充分发挥校园媒体的宣传、舆情引导作用,使各种媒体形成一个优势资源互补的有机整体。成立受学校党委宣传部领导的新闻宣传中心,下设校报、校园广播、校园电视、校园网等科室,由新闻中心主任统一领导,各科室分工协作,设备互用、技术互助、信息互通,以此有效发挥各种媒体传播方式的整合效应,在校园媒体的立体式、多元化发展同提升主流舆情的引导力。3.做好议程设置。基于传播学中的议程设置理论,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中的议程设置就是根据舆情形势的发展,高校网络管理者通过在网络上按照吸引效果设置目标议题的位置,强化目标议题在公众心目中的重要程度,慢慢引导网络舆情改变原有状态,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
4.利用即时通信工具。综合运用微博、BBS、(群)等网络即时通信工具和交流载体。高校要改变教育方式,以学生喜欢的方式平等交流,要针对网络舆情内容的特点,及时收集校园热门话题和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加以回复和引导。比如可以利用微博“短、平、快”的传播特点发布学校权威信息,及时对一些重大事件发表评论,引导校园舆情到正确方向;可以利用班级群定期就社会热点和学校焦点以及自身诉求进行讨论,由辅导员主持引导大家畅所欲言,对一些肤浅认识、偏激理解做针对性的开导和说服工作。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网络舆情引导水平

1.加强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培养一支理论功底深、政治素质好、网络技术高的网络评论工作队伍,就要建立起一支以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如宣传部、学工部、保卫部、团委等部门)、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生干部为主体的网络思政团队,必须有一部门为主导,从事网络舆情的日常监测,围绕热点问题主动撰写出相关评论和文章,主动出击,先声夺人,先入为主,以正确的观点和责任意识疏导大学生情绪,引导学生网民全面、深刻地了解新闻事件,并推动大学生舆情向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
2.培养意见领袖。同“意见领袖”理论密切相关的是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源于:论文格式怎么写www.808so.com
《人民的选择》中提出的“二级传播”理论,“二级传播”理论就是指意见从媒介到意见领袖到受众,再从受众到媒介的过程。一般受众受到信息、知识、经验的限制,对某些社会问题不够敏感,理解不够深刻,需要别人指点、引导。而意见领袖可以提供建议和解释,改变他们的态度和影响他们的行为。高校可以通过培养一些有影响力的学生、教师和相关专家来引导网络舆情走向,他们信息来源多,见解深刻,是相关领域的专家,发表的言论更有针对性、深刻性、灵活性,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相信。

(三)增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充实网络舆情引导的理论基础

1.加强道德教育。互联网具有虚拟性、匿名性等特点,很多大学生感觉在网络发表言论比较自由,没有法律和道德的约束,心中无所敬畏,行为没有底线,进而造成一些不健康的言论和不负责任的行为产生。因此高校首先必须加强网络道德教育,特别是自律教育,促使他们成为网络社会中的道德主体,承担起维护网络秩序的重任;然后要结合荣辱观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培养大学生健康的人格、良好的行为规范和网络道德责任感,提高自身的网络安全和防范意识,不被噪音,杂音、谣言影响,从心底抵制虚假、非法网络舆情的产生和传播。
2.推行信仰教育。除了培养道德素养和自律意识,我们更需要信仰教育。信仰可以让自我约束能力薄弱的学生能守住良心、良知,并跳出小我利益和短期算计。建立信仰是塑造或端正我们价值观、人生观的根本之道。信仰教育是最有效实现价值观教育的一种教育。是培养学生道德素养和自律意识最好的切入点。对清洁网络环境、引导网络舆情、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培养社会责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是指社会成员对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职责、任务和使命的自觉认识,它要求社会成员除对自身负责外,还必须对他所处的集体和社会负责,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社会之间的关系[3]。不是没有边界的,尤其在网络中,暴力、、谩骂言论对其他网民尤其是中小学生产生恶劣影响,虚假信息可能会迅速传播、发酵,可能引乱,导致群体事件。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就是要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自觉遵守学校和网络的规章制度,抵制网络中的谣言,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自觉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总之,大学生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的一个新领域,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对大学生健康成长和社会稳定有重要影响,网络舆情引导研究在我国尚处于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的起步阶段,我们要不断深入研究下去,为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提供丰富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51.
叶勇.高校公共突发事件中网络舆论的特点与功能研究[J].教育探索,2008,(1).
[3]陆军恒.培养社会责任意识[N].人民日报,2002—12—19.
(责任编辑:陈雅莉)

点赞:5319 浏览:18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