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述观摩观摩反思实践提高

更新时间:2024-02-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国内访问学者制度是借鉴国外访问学者制度,根据我国国情设立的一种以高校教师为主体、以开展科学研究为主要内容的职后继续教育形式。是为高等学校培养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重要形式,是新时期高校教师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进行校际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气氛的一种重要途径。2011年9月-2012年7月我有幸来到中山大学访学进修,师从外语教学中心夏纪梅教授。中山大学是由孙中山先生亲手创立,有着一百多年办学传统的综合性重点大学,学校名家大师荟萃,是211和985工程重点发展的名校,办学资源和学术氛围都有很大优势。在一年的访学期间,我充分利用中山大学的各种机会和资源充实和提高自己,收获很大,为今后的专业发展和创新课程夯实基础。
一观摩名师教学与聆听专家讲座的启示
访学期间主要听夏纪梅教授的“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核心通识课:“跨文化交际与多元文化思辨”和“职场精英备战实训”等课程,以及其他老师的研究生英语课程和各种讲座。观摩名师的课堂教学其实是一种享受,通过课堂观摩,得到了很多新的教学启示,对过去已有教学经验进行批判性的反思,得出新的教学设想,将其放入今后的具体教学中,并不断地进行反思与调整,使其真正融入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成为具有自己特色的个性化教学经验中的一部分。我一年来坚持全程观摩了夏教授的4门课,她是“任务型教学法”国内最早的推介人和实施者,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在大学本科生的公选课开始实施,到本世纪本科生的基础必修课上推广应用,其间不断改革创新,已经探索出一整套适合中国大学生的“任务驱动团队合作”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夏教授倡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以学生为中心”、“以素质为目标”、“以过程为重心”、“在干中学习”的现代教育理念,她把课堂和学习权力还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表面上看把“课堂还给学生”好像是老师在“偷懒”,但是我们将学生原始课件和经过夏教授反复多次指导修改过的学生课件进行对照,再看看她在课堂上游刃自如的驾驭和对学生精辟独到的点评,可以看出她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她在课堂与社会、学生与社会人、语言与交际、语言与思维、语言教学与素质培养等等方面都能有机和巧妙地结合于一体。夏教授认为:现代教师要彻底实施“行中知”、“干中学”的教学论,要当有利于学生学习力释放的动力而不是阻力.要对学生的聪明才智和无限创意进行激励和保护。要彻底解放思想,千万别小看学生。在教学行为上,最好的方法不一定是先输入再输出,适当地让学生输出已知在先,在输出的过程中有所发现,进而到自觉输入所需。这不源于:论文集www.808so.com
失为一种新的思维导图和教学路线图。[3]听了夏教授的任务型教学课给我很大启示,我过去总认为学生做不到,夏教授指出“他们有很大潜力可以做到,关键有没有调教”。虽然我过去在教学中也尝试过任务型教学模式,但缺少导学和总结环节,下学期我任教的大学英语将充分利用学校规定的30%平时成绩搞好任务型教学,并在选修课中全面贯彻任务型教学,改革“重期末、轻平时”的课程评价模式,把平时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比例提高到50%~60%。
讲座是大学大气象的一个表征,人的综合素质可以从听讲座中获得提升。访学期间我听了许宁生校长《学术与人生:昨天,今天,明天》、夏纪梅教授的《家庭与事业平衡》、景怀斌教授的《人为什么要意义化生存》、张建新教授的《幸福,人格,成功》、陈六平教授的《化学与人生》、周小兵教授的《快乐工作,幸福生活》和古南永教授的《大学的滋养:专业、心性与气质》、闾丘露薇:笑蜀的《青年与时代:青年人的社会责任》和白岩松先生在中山大学的讲座《与您畅谈人生、理想与责任》(视频)等系列探讨人生主题的讲座之后,加上受到夏教授课堂上教书育人的启示,我下学期又开了一门新课“英汉双语读人生”,该课程精选了有关人生励志的的散文、诗歌、演讲、歌曲和电影,随堂欣赏之后,进行课堂讨论,与学生就人生过程中的诸多问题一起进行探讨。该课程通过英汉双语讲授,使学生可以在赏析美文,陶冶情操的同时,于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英语听力、阅读与翻译水平,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第二学期我又听了夏教授新开的“职场精英备战实训”课以及张珺老师、吴凝老师的“商务英语”课后又启发我开设另一门新课“高级商务英语视听说”,并将夏教授、张珺老师、吴凝老师采用的《The Apprentice》里的商务活动的真实内容引入课堂教学,让学生体验真实的商务世界,让学生尽可能地接触进而习得商界人士所说的地道的“商务”英语。该课程将真实的商务活动与英语教学充分融为一体,使学生在掌握语言技能的同时,了解现代国际商务的现状,以达到在体验商务中学习语言、提高商务交际能力的目的。受到中山大学外语教学中心傅晓玲等编写的《高级法律英语影像教程(附光盘)》的启示,我打算教完一轮“高级商务英语视听说”后也编写《高级商务英语影像教程》或《高级商务英语视听说》。
二广泛阅读,提高科研理论素养
中山大学图书馆已建立起文、法、理、工、医学科门类齐全、内容丰富、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纸质馆藏总量达580.28万册(件),其中:中外文图书400多万册(古籍图书近40万册);中文纸本期刊4495种;外文纸本期刊1326种;年新书刊资料增长量为15余万件。电子馆有中文电子期刊2.96万余种;外文电子期刊3.06万余种;中文电子图书111.79万册;外文电子图书39.69万册;光盘及网络数据库300多种;多媒体光盘资源4万余片。访学期间我充分利用中山大学的丰富资源充实和提高自己。在夏教授的指导下,本人在一年时间里研读了原版英文专著Harmer,J的《How to Teach English怎样教英语》、Larry A. Samovar的《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跨文化交际》和Helen Spencer-Oatey的《Intercultural Interaction跨文化互动》,研读了陈向明,林小英的《如何成为质的研究者———质的研究方法的教与学》、桂建生的《教育科研论文撰写指导》、钟鲁齐的《教育之科学研究法》、陈选善的《教育研究法》、李华的《教学设计与反思》,郑燕祥的《教育范式转变效能保证》、管建刚的《一线教师》、《不做教书匠》、曾建胜的《做有智慧的教师》、陶继新的《课堂教学的颠覆与重建》、杨斌的《什么是真正的教育:50位大师论教育》、谢安平的《说课实战训练教程》、陈敬文的《评课》、林高明的《课堂观察———顿悟的艺术》、许新海的《做新教育的行者》、郑金州的《课堂教学的50个细节———一个专业研究者的听课杂记》、《教育的思考与言说》、余文森的《经典教学法50例》、《有效教学丛书: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以及夏教授的5部专著:《现代外语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现代外语教学理念与行动》,《外语还可以这样教》、《外语教师发展的知与行》、《基于课堂的外语教师技能发展》。此外我还收集学习了各类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教师发展论文,尤其是外语类核心期刊论文、教育类核心期刊论文500余篇,并坚持撰写读书笔记。通过广泛阅读国内外的应用语言学专著、资料和文献,学习英语语言学各领域(尤其是第二语言习得)的理论和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为今后教学和科研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为教学而研究,为研究而教学,提高科研能力
夏教授虽然已经退休,但不断有新的研究成果发表。她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她提出“教学不离研究,研究不离教学,为教学而研究,为研究而教学”。在她的影响和指导下,我在第二学期又开始了以下科研工作。
第一,撰写《“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本文分析了传统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简述了任务型教学的意义、探讨了课堂听力教学任务的设计,包括听力教学任务的设计模式及任务的分类,并用具体的教学案例论述了英语听力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模式。笔者认为任务型听力教学模式对提高课堂效益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将起重要的作用。
第二,撰写《农林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模式探讨》,本文根据问卷分析结果和同行研究成果,分析双语教学现状与问题,进一步开展农林高校专业特色的双语教学模式研究,论文侧重双语教学面临着师资培养、计划制定、课程设置、教材使用等一系列亟须解决的问题。提出双语教学的实施应根据学科特点、教学基础,建立行之有效的双语教学模式。改变那种流于形式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学习外语创造更广阔的语言环境,提供更丰富的语言材料,扩大多层面的、有效的语言实践空间,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进一步培养他们用英语思维的能力,为培养合格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提供切实有效的保证。
第三,参与编写《新要求大学英语自主学习丛书—翻译强化教程》,该教材以大学英语教学要求为纲,从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上的差异入手,结合在翻译教学实践中发现的一些共性问题,深入浅出地介绍、讲解了英译汉和汉译英的常用翻译方法和技巧。在此基础上,针对目前几种常用文体,如法律翻译、旅游文本翻译、新闻翻译、广告翻译、科技翻译等方面进行具体的翻译理论及实践方法的介绍和指导。通过翻译技巧的总结归纳,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翻译技能,同时顾及

四、六级考试的要求和模式,给学生提供应试的训练。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更新了原有的教学理念,学到了很多新东西,通过反思也看到了差距,自然也产生一种压力,对以后的工作有了更高的目标和新的计划,回到工作岗位上,我将把我所学到的新教学理念运用到教学工作中去,并把导师的工作作风、工作方法和经验带到我的教学工作中,提高我的教学水平。我将牢记导师的教导“当好教师造福人类:教好一个学生,辐射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会,造福一个国家。”争取当一名教学出色的大学教师!
参考文献
陈鹏.国内访问学者管理:现状与对策[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11(1)7-10.
梁玉玲.国内访问学者:高校青年教师发展的有效途径.[J]疯狂英语教师版,2007(10):41-42.
[3]夏纪梅.千万别小看学生.[J]基础教育课程,2012(5):75.
[4]夏纪梅.“为”与“为”:教大学的理想与实践[N].中山大学报,2008-08-29 .

点赞:12963 浏览:5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