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语文课语文课堂中推行感恩教育

更新时间:2024-02-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现行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开拓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社会主义思想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这说明,语文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且把智育、德育、美育紧密有机地融为一体。因而,在语文教学中充分的发挥教材中的感恩因素,触发学生的情感,加强学生的感恩培养是特别值得重视的一环。那么,在语文课堂中怎样推行感恩教育呢?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得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文课堂教学中注重信息的筛选——知恩

感恩教育,首先要让学生知恩。要根据文章特点,引导学生筛选信息,从课文中要明白感谁的恩?感什么恩?如,写人记事的文章,要引导学生理解人物的特点或所做事情的意义,感知父母之恩、祖国之恩、社会之恩。表现大自然之恩的,一般是写景的记叙文或是说明性质的文章,要抓住景物的主要特点,从景物特点,从事物特点中感知摘自:毕业论文小结www.808so.com
大自然之恩。

二、语文课堂教学中注重情感体验——感恩

语文教学过程中,没有情感体验的感恩教育是肤浅的。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情感体验,让学生对感恩教育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语文课堂中,引导学生从朗读中去体验。适宜感恩教育的课文大多文质兼美,适宜在朗读中体验恩情和深深的感激之情。因此,在知恩之后,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感情朗读的重点,一是直接抒发感恩情感的朗读,如朱自清的《背影》,可反复朗读课文中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段落,看清父亲“肥胖的身躯”、“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色棉袍”“步履艰难”“蹒跚地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的情境,体会对父亲的感恩之心;二是突出人物特点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的语段,在朗读中体验人物的崇高,如朗读胡适的《我的母亲》一课,要反复朗读有关母亲对我“教之严”、“爱之慈”描写的语段,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感恩之心和对家庭的责任感;三是景物描写细致的语段,要在反复朗读中深入意境,体验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敬畏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如严友春的《敬畏大自然》,要抓住大自然中的一切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的语段反复朗读,体会大自然的神奇,愉悦自己的情感。此外,要鼓励学生课外多朗读全文,要对课文的体验留下深深的痕迹。
语文课堂教学中注重在思维中体验。对表现事物意义的课文,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深入思维,在思维中深刻认识事物的意义,体验恩情的深广。如教学《斑羚飞渡》一文中,教师把握住激发学生珍视生命、关爱动物的情感,引导学生初步思考和认识人与动物的关系,感悟动物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可贵精神。从镰刀头羊表现出的一举一动、一颦一蹙,从课文中的一字、一词、一句中去挖掘:“神态庄重”、“悲哀”、“沉重”,“只见它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等,深刻地表现了斑羚在危难中表现的智慧、勇气和自我牺牲的精神,让每一个学生受到心灵的震撼,启发学生重新认识这个万物共生的世界。动物身上折射的美德对学生来说,就一定能引起学生内心的情感共鸣,产生惊叹、信服、学习情感的活动,从而更能引起学生对这个万物共生的世界产生感恩之情。《邓稼先》一课,通过思维体会邓稼先为祖国的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从而体会到一个强大的祖国对人民的意义,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情感。

三、语文课堂教学中注重倾诉衷肠——报恩

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立足文本,从课文入手,学生在知恩、感恩的基础上,还要做适当的拓展,让学生倾吐心声,把情感升华到报恩和施恩的高度。方法有:1、让学生保持角色倾诉衷肠,如在语文课堂中教学《罗布泊,消失的仙湖》,可以创设问题“我为罗布泊做点什么?”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练笔或进行说话训练。2、让学生深入角色倾诉衷肠,如教学《蜡烛》一课,创设情景引导思考,“南斯拉夫母亲在苏联红军坟前想说什么?”3、让学生变换角色倾诉衷肠,如教学《芦花荡》的拓展教学,“假如同学们就是课文中的大菱和二菱,面对这样一位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为姐妹俩报仇后想对他说什么?”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丰富的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积极引导并激发学生感恩、知恩、报恩和施恩,这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只要做有心人,完全可以有所作为。 WWw.808so.com 808论文查重

点赞:8739 浏览:33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