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禀赋比较优势、适宜性技术进步与中国现代产业进展

更新时间:2024-04-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追求现代化和进展现代产业是后发国家和地区经济进展的共同目标。由于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因素,进展中国家和地区普遍有着一种现代产业进展的“潮涌现象”,即地方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纷纷在较短时期内,对一些新兴产业同时抱有很高的回报预期,大量的投资像潮水般涌向这些产业,出现“非理性繁荣”。当一轮社会投资完成之后,产能过剩将不可避开,企业大量亏损甚至破产、政府的政策性负担加重、银行呆坏账急剧上升。本论文认为,这种“潮涌现象”的背后,暗含的是偏离比较优势的产业政策以及不适宜的技术选择。在论述模型部分,本论文分别通过要素禀赋结构的微观浅析框架和两部门模型的宏观浅析与动态演化,探讨发现,现代产业的进展方式和技术选择归根到底是由经济体的要素禀赋结构所内生决定的。以哲学作用上看,其进展历程是一个“量变引起质变”的演化历程。结合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浅析表明,我国现代产业进展呈现出较为显著的空间集聚特点,东部沿海特别是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城市群成为我国现代产业的高度聚集区,而中西部地区现代产业进展水平则相对滞后。这种空间分布格局的形成主要可以以两个方面进行解释:一是由于各区域之间的要素禀赋结构有着巨大差别,二是因为各区域所推行的产业政策不同程度地遵循或违背了比较优势。全文的核心结论和主要观点可以概括如下:第一,要素禀赋是任何开放竞争条件下的经济体在面对产业、技术选择时最重要的约束条件。经济体若选择符合比较优势的产业进展政策,不但可以获得最快的资本积累速度,也可以获得最大的产出。第二,现代产业的进展绩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地区高端要素的丰裕程度。由此,后发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如何推动要素禀赋的结构升级上,而不是单纯地以追求现代产业和先进技术为目标。第三,政府若无视本地的要素禀赋结构,继续选择偏离比较优势的政策,对于现代产业的进展而言效果将会适得其反。所以,政府在现代产业进展历程中,最为理想的状态应是“因势利导型政府”。第四,违背比较优势的政策成本有着区域差别。相比较而言,由于违背比较优势引致的对最优技术选择的偏离,将会导致经济进展水平较好和要素结构水平较高的地区反而会承担更大的边际成本。第五,现代产业空间组织的调整与改善,节点和枢纽功能的发挥,技术本地化走势,以及建立在要素禀赋结构基础之上的产业结构演进和价值链治理方式,都能有效改善现代产业系统的空间运转效率。关键词:比较优势论文适宜技术论文现代产业论文要素禀赋结构论文空间计量论文
本论文由www.808so.com摘要3-5
Abstract5-7
目录7-11
图表目录11-13
1 绪论13-24
1.1 不足的提出13-17
1.1.1 历史与现实观察13-15
1.1.2 学术探讨与深思15-16
1.1.3 主要探讨不足16-17
1.2 核心概念说明17-20
1.2.1 比较优势及相关概念17-18
1.2.2 适宜性技术进步18-19
1.2.3 现代化与现代产业19-20
1.3 探讨策略与技术路线20-21
1.4 全文章节安排21-24
2 论述基础与文献述评24-49
2.1 比较优势论述的进展与争鸣24-32
2.1.1 论述进展脉络24-26
2.1.2 实证探讨分歧26-31
2.1.3 简要评述31-32
2.2 要素禀赋与技术适宜性32-39
2.2.1 国外探讨进展32-35
2.2.2 国内探讨进展35-39
2.2.3 简要评述39
2.3 幼稚产业保护与“李斯特陷阱”39-49
2.3.1 论述缘起与社会思潮39-40
2.3.2 幼稚产业保护政策的绩效差别40-41
2.3.3 关于“李斯特陷阱”的解释性探讨41-47
2.3.4 结论及对我国的政策启迪47-49
3 比较优势与现代产业技术选择:论述解释49-65
3.1 基于要素禀赋结构的微观浅析框架49-54
3.1.1 企业的技术选择50-52
3.1.2 产业的产品选择52-53
3.1.3 经济体的技术选择53
3.1.4 经济体的产业选择53-54
3.2 基于两部门模型的宏观浅析与动态演化54-63
3.2.1 基本模型54-57
3.2.2 模型的动态化57-60
3.2.3 数值模拟60-63
3.3 本章小结63-65
4 中国现代产业的空间分布与影响因素探讨65-80
4.1 中国现代产业的空间分布近况65-66
4.2 探讨设定66-69
4.2.1 资本和劳动力67-68
4.2.2 技术进步和储蓄68
4.2.3 资源环境容量68-69
4.2.4 开放程度、城市等级69
4.3 模型选择与变量描述69-72
4.3.1 计量模型选择69-71
4.3.2 变量描述71-72
4.4 实证浅析72-78
4.4.1 空间相关性检验及诊断72-73
4.4.2 现代产业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73-75
4.4.3 影响因素的区域效应75-78
4.5 本章小结78-80
5 要素禀赋结构与现代产业进展的区域差别80-104
5.1 浅析模型与变量描述80-83
5.1.1 要素禀赋与技术选择联系模型80-82
5.1.2 计量模型设定82-83
5.2 基于距离衰减原理的最优空间权重选择83-85
5.3 实证探讨结果85-90
5.3.1 主要变量的统计描述及区域差别86-87
5.3.2 GWR 模型回归结果87-90
5.4 本章小结90-91
5.5 本章基础数据91-104
5.5.1 GWR 模型的源程序代码91-93
5.5.2 GWR 模型的回归参数估计93-104
6 现代产业进展方式的反思与现实路径104-135
6.1 现代产业进展方式的反思104-112
6.1.1 要素禀赋结构是产业技术选择的基石104-105
6.1.2 现代产业的集群根植性和技术本地化走势105-108
6.1.3 高新技术和研发投入的盲目崇拜108-109
6.1.4 案例探讨:富士康的内迁之路109-112
6.2 现代产业进展的路径启迪112-127
6.2.1 基于要素禀赋结构的价值链治理方式112-114
6.2.2 城市群与现代产业系统的互动机制114-121
6.2.3 技术本地化诉求与区域性市场整合121-124
6.2.4 产业融合与技术引领124-127
6.3 政府在现代产业进展历程中的功能定位127-135
6.3.1 政府干预的目标和领域127-129
6.3.2 政府干预的阶段和方式129-135
7 结论与探讨展望135-139
7.1 主要探讨结论135-136
7.2 所取得的新进展136-137
7.3 未来探讨展望137-139
注释139-146
参考文献146-154
附录154-173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173-174
后记174-175

点赞:13012 浏览:49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