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基于RS与GIS技术城市景观格局及生态适宜性评价

更新时间:2024-04-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将景观生态学的论述结合RS与GIS技术的策略运用到城市进展的探讨中,是对城市扩张不足的全新的深思方式,也是城市人居建设、环境保护的需要。本论文以提升城市化历程中规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的角度出发,以RS与GIS技术为手段,分别以城市景观格局及生态适宜性的视角来审视城市的土地利用及生态保护,并以高速城市化历程中南阳市为例,以景观格局角度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和探讨,随后进一步的以生态适宜性的角度对未来城市进展用地进行评价探讨。本论文主要内容有:(1)南阳市的基础数据预处理。其中包括利用ERDAS和ENVI进行南阳市城市景观遥感影像分类,城市热岛效应探讨,NDVI植被指数计算,动物迁徙廊道浅析及运用ARCGIS建立空间数据库等,为之后的探讨提供基础数据支持。(2)南阳市城市景观格局浅析。运用FRAGSTATS进行景观指数计算,并结合MATLAB和ARCGIS进行数据浅析处理和制图。探讨表明:1)探讨区中南阳市的各景观类型所占比例分别为:农田景观35.40%,绿地景观26.87%,城镇景观25.7%,森林景观8.48%,水域景观3.53%。其中农田景观可视为南阳市的景观基质;绿地景观斑块数量最大达到4289,平均大小最小为2.5673,斑块密度最高为10.4664,体现出绿地景观的破碎化显著;城镇景观斑块有着LPI的最大值,远高于其他类型的景观,这是由于在城市化的历程中,中心城区的城镇景观斑块逐渐成为探讨区中的最大的斑块所致。2)城市化带来的景观类型的转变的深思。通过建立相联系数矩阵,较好的解释了南阳市城市的特点以及城市化带来的某些影响。(3)南阳市的城市生态适宜性评价。在地理信息系统(GIS)支持下,建立了南阳市的空间数据库;以麦克哈格的生态规划论述为基础,选取了14个生态适宜性评价因子,采取层次浅析法(AHP)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利用加权叠加的生态适宜性评价模型,在ARCGIS9.3空间浅析模块中对评价因子拓扑叠加浅析;最后将南阳市的土地生态适宜性分为5个等级,其中:生态保护区占6.88%、生态恢复区占22.44%、浅度生态开发区占30.85%、基本适宜开发区占31.21%、适宜开发区占8.62%,上面陈述的结果为南阳市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合理的土地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4)探讨区城市进展、生态系统建设对策。基于探讨区城市景观格局形态的浅析以及城市生态适宜性评价的结论,提出城市进展、生态系统建设优化对策。在城市进展不足上:中心城区以南的地区受生态限制程度较低,并且土地连续性好,倡议中心城区的建设用地向该处扩展;在生态系统建设不足上:近期应通过生态林、生态绿地的建设,尽可能的串联起兰营森林公园、独山风景区、白河湿地公园等南阳市中心城区的生态保护区,远期关注南阳市南水北调工程、二里河、白河等线状绿地的建设,使之在形成保护中心城区的绿色和蓝色的生态屏障,以而完成规划范围内的大环境的生态建设。关键词:城市景观格局论文生态适宜性评价论文河南省南阳市论文城市化论文城市布局论文
本论文由www.808so.com致谢3-4
摘要4-5
Abstract5-10
第一章 绪论10-16
1.1 选题背景10-11
1.2 国内外探讨近况11-14
1.2.1 景观生态学11
1.2.2 景观格局11-12
1.2.3 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12-14
1.3 探讨内容、技术策略14-16
1.3.1 主要探讨内容14
1.3.2 框架结构与技术路线14-16
第二章 探讨区概况和数据源16-20
2.1 探讨区概况16-17
2.1.1 南阳市介绍16-17
2.1.2 探讨区范围17
2.2 探讨区数据来源17-20
2.2.1 基础资料数据17
2.2.2 遥感数据17-18
2.2.3 DEM数据18-19
2.2.4 辅助数据19-20
第三章 数据预处理20-30
3.1 景观类型分类20-23
3.1.1 基于遥感影像处理的分类策略20
3.1.2 分类步骤20
3.1.3 分类波段组合选择20-22
3.1.4 探讨区遥感影像景观分类22-23
3.1.5 精度检验23
3.2 热岛效应23-25
3.2.1 热岛效应产生23
3.2.2 地温遥感数据反演原理23-24
3.2.3 探讨区热岛效应24-25
3.3 植被覆盖25-26
3.3.1 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25
3.3.2 探讨区地面植被覆盖情况25-26
3.4 生物廊道26-29
3.4.1 生物廊道论述27
3.4.2 基于最少花费路径原理的生物廊道计算策略27
3.4.3 源与目标点选取27
3.4.4 阻力值设定27-29
3.4.5 探讨区生物廊道模拟29
3.5 其他数据预处理29-30
第四章 城市景观格局浅析30-39
4.1 景观指数选取30-31
4.2 探讨区 2009 年景观格局浅析31-32
4.2.1 探讨区景观指数31-32
4.2.2 探讨区景观浅析讨论32
4.3 景观多样性、斑块密度空间特点32-37
4.3.1 采样点及统计样方大小选择32-33
4.3.2 采样点及统计样方绘制33-34
4.3.3 正态分布假设检验34-35
4.3.4 基于克里格(Kriging)法的景观多样性与斑块密度的空间插值35-36
4.3.5 探讨区景观多样性指数和斑块密度空间特点浅析36-37
4.4 城市化对城市景观格局影响探讨37-38
4.4.1 景观格局影响指标选取37
4.4.2 相关性及相联系数矩阵计算37-38
4.5 结果浅析38-39
第五章 城市生态适宜性评价39-54
5.1 城市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基础论述39-40
5.2 评价原理与技术路线40-41
5.3 南阳市生态适宜性评价41-53
5.3.1 南阳市生态适宜性评价模型构建41
5.3.2 基础资料收集归纳与预处理41
5.3.3 南阳市生态适宜性影响因子选取与评价系统构建41-42
5.3.4 南阳市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系统构建42-43
5.3.5 确定影响因子权重43-46
5.3.6 生态适宜性影响因子单因子浅析与评价46-50
5.3.7 基于GIS的空间运算浅析50-51
5.3.8 基于生态适宜性评价结果的城市规划建设案例51-53
5.4 结果浅析53-54
第六章 探讨区城市进展、生态系统建设对策54-61
6.1 南阳市城市进展用地选择倡议54-57
6.1.1 城市进展用地浅析54
6.1.2 城市进展方向及时序54-55
6.1.3 城市土地利用对策55-57
6.2 南阳市城市景观生态系统建设对策57-61
6.2.1 生态系统近况57
6.2.2 建设要点浅析57-58
6.2.3 生态系统建设对策58-59
6.2.4 城市景观风貌设计倡议59-61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61-63
7.1 结论61-62
7.2 展望62-63
参考文献63-68
摘要68-70
Abstract70-71

点赞:10376 浏览:37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