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城市生态问题 加快生态城市建设

更新时间:2024-04-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生态环境建设的必要性,并结合实际阐述了十堰市建设生态城市的思路。
关键词生态城市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hree aspects need to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elaboration of the idea to build an ecological city of Shiyan City.
Key words: ecological city
:A 文章编码:
大自然是万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的生命活动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它,它们构成矛盾的统一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发展,由此构成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人类社会。正如马克思所说:“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生态环境则是大自然的有机整体,是人类生存的发展的基本条件”。
生态问题是一个“全球问题”。进入六十年代以来,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继之而来的是粮食、人口、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污染的压力,直接冲击社会的经济发展和人类的生存。生态破坏主要体现于物种灭绝、植物破坏、土地退化等自然破坏。九十年代初,一名著名专家经过考证称:人类对自然的破坏,欧洲是先破坏、再保护;美国是破坏了一半,保护了一半;中国是正在破坏之中。因此,协调经济发展、资源利用与坏境保护相互做用所构成的矛盾,已成为当代社会发展亟待解决的焦点问题。在国内,由大兴园林绿化到创建园林城市,从运用生态规律制定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到生态城市、建设生态省的提出并付诸行动,其核心都是寻求达到城市与自然、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十堰市将生态城的概念定格为:生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自然资源得到合理应用,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城市规划建设做到科学有序,经济社会保持协调发展,人与自然达到高度和谐。由生态城市的理论与实践,归跟结底实际反映着人与自然可持续和谐发展的要求。
一“天人合一”、“以人为本”是生态环境建设的哲学基础
我国中医经典著作《皇帝内经》提出“人与天地相参与,与日月相应也。”可以说,“天人合一”的思想已全方位地渗透到中国人的生产、生活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历来是理论家积极探讨的课题。人与自然在实践基础上的辩证统一也是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基本内容。马克思说:“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本质在于它从实践角度出发,揭示自然界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不断被人化的实质,使人与自然形成以实践为基础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关系。一方面,人从自然中分离出来与自然对立;另一方面,人与自然又密切联系。离开自然,人就失去了获取物质生活资料以及与自然之间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可能性。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认为,在生产劳动中,人致力于塑造一个和谐的“人化的自然。”但由于社会中异化劳动的存在,人实际上成了自然界的破坏者,如自然景观的破坏,生物资源的毁灭,环境的污染等。由此,人与自然矛盾的解决有赖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
生态环境是大自然的基本要素,又是构成人与自然高度和谐发展枢纽。通过园林绿化和改善人居环境,不断增强节能效益、生态效益已成为人类的共识。以我市为例,百二河的治理,园林城市创建活动的实践证明,生态园林、生态环境已表现为一种生命、一种理想的生存环境。正是出于寻求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当代人热情倡导一种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通过积极主动的生态建设来修复已遭破坏的地球环境的道德态度。为此联合国颁布了《21世纪议程》,我国也制定了《中国的21世纪议程》,把人与自然和谐作为走向21世纪的哲学异向,寻求“高效和谐 –持续发展”,创建绿色城市生态文明的优化模式作为跨世纪城市规划战略的永恒目标去求索,以促进人类文明的升腾。

二、生态环境建设是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必然

人类发展史表明:“政治是人为的短期行为,在历史的长河中只能是短短的一瞬间,而人类生态的需要却是子孙万代永恒的需要”。全球生态环境现实说明,发展中国家正经受来自贫穷和生态恶化的双重压力,贫穷导致生态恶化,生态恶化又加剧了贫穷。我国的国情是:城市人口多,人口增长速度快,人均城市建设用地资源水平和人均绿地水平都大大低于欧美发达国家的水平,国民经济还欠发达,现代城市园林起步晚,起点低,投入有限,总体的质量、数量和水平低于发达国家。这就迫切需要树立一种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新发展观。同时,生态园林的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对外开放、持续发展的需要。
“植树种草铺就强国路”正成为人们的共识。为了使生态环境建设适应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要求,国内有专家明确指出:以山水资源为环境基础,以山水文化为民族特征,以整体观为思维方式,以山水景观作为城市构图要素的中国园林城市或“山水城市”是中国城市化运动发展的方向,是21世纪的社会主义中国城市构筑的模式,是21世纪中国“人类居住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是中外文化的有机结合,也是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有机结合。
“未来的城市应当充分体现生物圈与技术圈的协调以及人与环境和谐相处”才行。融生态、文化、科学、艺术为一体的园林建设,符合人与环境的关系 中人对环境综合需求的准则。生态城市建设是实现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凝练。建设生态城市,实质上是调控城市生态系统,使城市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传递与转化持续不断地进行,其目标是遵循城市社会功能整体性--和谐生态—平衡发展规律,对自然由无序蔓延变为合理分布,变恶性掠夺为最大值 利用,建设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同步协调的资源配置机制和合理布局,最终的发展目标是达到以人为本改造自然,优化环境,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推动人类社会的文明和发展。

三、建设生态城市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必然选择

城市是人赖以生存发展的空间,是受人为活动强烈影响的生态实体。从生态城角度看:城市是特定地域范围内以人的行为为主导,以自然环境为依托,以物流流动为载体,以科教文化为动力,以社会体制为经络,由其“因子--要素—子系--系统--巨系”构成的人工生态综合体,也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摘自:毕业论文任务书www.808so.com
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生态城市的提出 基于生态学的理论 和方法,是将生态系统的概念引入到城市研究中,是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具体体现。
十堰市属山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源远流长。早在500多年前即明永乐年间,朱棣在武当山大兴道冠时就明确规定,不准动武当山一石一木。历时11年,武当山形成长140华里,总面积160万平方米的道观建筑群,而生态环境却未受到破坏。后来明朝廷又几次下旨,将武当山方圆800公里的山林划归道观管理,使之形成一个生态保护区。清代志书载有十堰地区十大自然风景。清代以前城区建筑风格和区内绿化,给民众创造了风景如画的场所。新中国成立时,城市农村田园式绿化特色仍十分突出。从六十年代以后,随着“三线”建设、城市发展、生态环境又历经了毁坏、恢复、建设的历程。经过三十年艰苦奋斗,我市于1999年荣获“国家园林城市”殊荣,由此也不断深化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即不应仅仅停留在环境保护层面上,而应该注重从生态系统的深层次上处理好建设与保护的关系。

点赞:11380 浏览:46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