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更新时间:2024-03-0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信息经济时代,要求劳动者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高等职业院校担任着我国高等职业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责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高等院校创新教育的现状,旨在探讨高职类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创新思维;创新意识
“21世纪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经济也己初见端倪。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是知识不断创新,高新技术迅速产业化(语)。”知识经济时代竞争的核心来源于掌握知识资源的人的创新能力。要提高我国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力,就必须尽可能的开发国民的创新能力。

一、创新能力的界定及培养高职学生该能力的意义

创新能力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运用已有的知识创造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个层次就是通过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新领域、新方法的能力;第三个层次就是科学研究能力。高等职业院校担负着培养国家高等技能人才的任务,这些高技能人才将从事建设生产、服务等一线工作中对于技术要求比较高的职业。怎样通过创新改进制造工艺,进行技术革新,完善生产服务流程,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在产品质量上有所革新,提高产品的性能等。这些都是只有在生产一线的技术人才凭借生产实践、积极创新改进才能得以实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我国培养经济建设第一线技术人才的主要教育形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二、目前我国职业院校创新教育的现状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兴起时间并不长,从高职教育发展历程源于:硕士论文www.808so.com
上可以看出,其蓬勃发展也只是近几年的事情,因此,高职类院校在人才培养等很多方面都处于探索阶段,存在着许多不足。
首先,许多高职类院校缺乏硬件设施等完备的创新教育环境,影响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提高。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缺乏可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机会、场所及氛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教育必不可少。高职院校应当建立自己的实践教学基地。由于我国高职院校财政支持力度不够,教育经费不足,经费来源大多是来自学生的学费,这样对处于基础建设时期的高职院校来说,遇到了发展瓶颈。
其次,许多高职类院校现有的课程体系往往落后于行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与社会脱节。有的课程理论性、学术性过强。有的专业课程设置上重复面较大。有些课程明显与社会生产实践脱节。这样的课程体系往往忽视了创新观念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的知识面狭窄,动手实践能力差,个性发展受到压制,最终阻碍学生创造性发展。
再者,缺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师资力量。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组织者,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才会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的基本特征:(1)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这其中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能力。尤其是作为高职类院校的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具备一定的职业能力;(2)具有高度的作风,公平待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建立合作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能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为学生自己思考、探索提供较大空间;(3)具有创造性和强烈的求知欲。具有创造性的教师,能够发现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而开发它。求知强烈的教师能够激发和带动学生探索新知识。然而据统计,目前大多数高职类院校缺乏创新型的教师。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师资主要来源于普通高校的应届毕业生,实践能力和经验严重不足,在教学管理和教学模式上往往模仿普通大学的做法。另一方面,教师下厂实践锻炼的机会也较少,高职类院校的教师绝大部分精力和时间忙于应付现有的教学工作,对新知识、新技能的探索与实践不够。

三、加强高职院校创新教育的途径

(一)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仍然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最重要的途径。适时进行教学内容、方式、方法的创新,选择合适的课程和教材,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与和谐轻松的课堂环境,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提问,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更好地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1)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
具有创造性的教师才能发现和激励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首先应该具有崭新的教育观念,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别,重视过程教学,鼓励质疑,和学生之间建立平等的关系;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应该具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教学水平,只有教师具备了多元的知识结构,才能胜任对学生创造性活动的指导和启发;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应该具备开成创新、积极进取的态度,不断探索新知识、新领域,将行业和社会的最新发展展现给学生,进而激励学生的兴趣。
(2)构建新型课堂
现代课堂教学中首先要做的是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现代课堂教学中的信息传递应该是双向的、多元化的,营造平等活跃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提问质疑,引导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这是培养创新能力的保证。
(3)加强实训教学建设
将课堂与实验室、实训场所紧密联系,鼓励学生积极的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巩固理论。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实训教学环节中,应该明确学生的主导地位,引导学生提出不同的方案和解决途径,并从中选出最优方案。

(二)利用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教育课外环节是学生获得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影响学生成长环境的直接因素。课外实训和社会实践活动是校园文化决定的,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积淀而成的。高职类院校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塑造校园价值观,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的、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利用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加强管理,开展学生社团活动
学生社团组织具有较强的影响力,能培养学生自主自立能力。在活动中,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的交流与合作又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通过小组活动交流思想探讨问题,或是通过举办讲座、展览、竞赛等活动,帮助学生开阔视野。高职类院校的学生管理部门往往是校园文化的指导性机构,这些部门应该加强对学生社团活动的引导与支持,安排有一定专业知识且有责任心的指导人员。
(2)提升校园文化活动质量,积极开展课外科技活动
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深入调研,充分发挥各学生社团组织和广大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推陈出新,创造一批高层次、高质量的校园文化精品。课外科技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实施课外科技活动时,往往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借鉴,这就需要学生开动脑筋、进而强化思维。高职类院校应该为积极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提供条件,例如:在课外时间开放实训场地、举办全校学生参与的科技活动竞赛等。
(3)积极开展课外文化艺术活动
高职类院校的学生,有很多都喜爱参加各类文化、艺术、体育、音乐、美术等活动。举办文艺晚会、科技展览、知识竞赛、歌咏比赛等活动,能活跃校园文化气氛,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进而培养其创新能力。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创新科学评价机制

首先,要改革我们现有的考试制度,将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加到考察项目当中去。要突出高职教育的特色,不能过度追求理论知识的考试;其次,要构建一套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同时要建立一套学生综合测评体系,应该从学生综合素质的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包括创新实践能力。在人才培养上应该做到“重基础、强能力、高素质”。
参考文献:
李阳.对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J].高等教育,2010.3.
史丽.高职类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评价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11.5.
[3]姜大源.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4]滕祥东,高林.探析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能力建设的途径[J].教育与职业,2007.2.
[5]张锋.试论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职教论坛,2009.9.
[6]刘兰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办学特色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4.

点赞:25394 浏览:117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