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和探析

更新时间:2024-01-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小微企业融资难这一经济界的长期热点话题,在今年“”期间再次受到关注和重视。本文简述了我国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及融资现状,分析了小微企业发展的融资困境及成因,并提出了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小微企业金融机构
融资困境
民间资金
引言:小微企业的重要地位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可见一斑,如“小型微型企业”一词在报告出现7次之多,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引起了党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小微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推动科技创新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我国小微企业面临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等问题,改善小微企业融资的内外环境,是缓解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重要举措。

一、我国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及融资现状

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小微企业大量涌现,根据相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小微企业已经超过1000万家,占中小企业97%左右,加上3800多万个体工商户,其从业人员已近2.8亿。小微企业是我国经济的基本单元,是我国经济富有活力的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的一支重要力量,其一头连着经济繁荣,一头连着社会稳定,在增加居民收入、满足市场需求、弘扬创业精神、推动技术进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微企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就业,并在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提高国民生活水平、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成为构造市场经济主体、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的一支基础力量。
当前,我国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比较狭窄,其主要渠道是内部融资和银行贷款。同时,小微企业贷款中间费用高,且实付利率不低,有的甚至高达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基准利率的数倍,导致了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二、我国小微企业发展的融资困境及成因

自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后,金融危机蔓延到实体经济,国外需求急剧下降,小微企业的发展更是举步维艰。当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持续恶化,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我国经济也开始进入低速增长和结构调整相结合的历史时期,在外部环境恶化和内部环境紧缩的两难局面之下,小微企业面临着金融危机以来最严峻的考验,融资难、融资贵已是我国小微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也就是表现最为突出的融资瓶颈问题。如何改善小微企业发展的融资环境,拓宽融资途径,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小微企业融资难既有金融体制问题,也有小微企业自身的问题,主要原因不外乎以下三个方面:

(一)小微企业自身的原因

1、管理模式不规范。小微企业自身的状况是规模小、产权单一、科技含量较低、附加值低,而且多数的小微企业都有明显的家族特色或集权化的特点,即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统一,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发展目标不明确,短期化经营倾向严重。更严重的是,小型微型企业管理机制的不健全、企业治理框架的不完善、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团队统一协调的能力弱、对中高级人才的吸引力弱,使得小微企业的缺乏相应的竞争能力和抵御一定经济风险的能力,很容易被市场淘汰掉,这也增加融资风险。
2、财务制度不规范,自身信用不足。小微型企业多为自营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产品结构不够合理,财务管理制度不规范,缺乏规范的会计核算,财务报告的随意性大,真实性差,透明度差;同时,小微企业缺乏相应的信用意识,使得银行对小微企业放贷更为谨慎。
3、缺乏抵押物。小微企业大都处在发展初期,通常规模较小、资产实力不足,难以找到不易贬值的抵押物,据调查,80%以上的小微企业抵押物不足或没有抵押物,使得银行很难控制风险,导致了小微企业融资难。

(二)金融体系自身的问题

1、金融组织结构的不合理。我国中小金融机构虽有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信用社、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诸多类型,但在支持小微企业方面,仍存供给不足的矛盾,需要更多新类型中小金融机构来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同时,小微企业原本就广布分散于县域和农村地区,而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却大规模的撤销基层的营业网点,上收贷款权限,使得小微企业融资途径更加紧缩。
2、银行信贷管理及风险控制的制约。(1)国有商业银行对其县级分支机构的信贷业务普遍采取“指标控制、逐级审批”的管理模式。一方面,拥有贷款审批权的上级行对申请贷款企业的具体情况不了解,只是按照程式化的审批标准判断,导致许多虽然抵押物存在缺陷,但经营前景较好、流较大的小微企业提出的贷款申请被判“死刑”。另一方面,县级分支机构为了保证上报贷款的审批通过率,往往会优先上报抵押物充足、偿还能力强、贷款额度大的客户申请,从而在事实上造成了对抵押能力不达标的小微企业的歧视性待遇。(2)出于风险防范需要,无论是国有商业银行县级分支机构,还是地方性银行,对抵押能力不达标的小微企业均要求有担保公司提供担保。但多数抵押能力不达标的小微企业由于成立时间较短,生产规模小,资产价值较低,与担保公司要求的反担保标准存在较大差距,对于这类小微企业,担保公司不愿意提供担保。
3、贷款利率的制约。小微企业贷款利率较基准利率普遍上浮,上浮幅度从10%至50%不等;金融机构中又存有对贷款额度执行差别利率标准,即利率的高低与贷款金额的大小呈反比,而小微企业由于生产规模较小、经营状况不稳定,申请的贷款金额往往也较小,这就意味着小微企业负担的利率标准要远高于大中型企业;对一些抵押物不足的小微企业,一些银行源于:免费论文查重站www.808so.com
甚至执行基准利率上浮100%的标准;小微企业民间融资利率更是达到基准利率水平的五至十倍。

(三)法律制度及政策方面

1、法律制度不够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如支付清算体系、动产物权担保制度、存款保险制度等不完善,以及有关小微企业金融融资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导致整个小微企业融资有一定的难度,缺乏法律保障。
2、财税政策的扶持力度不够。长期以来,政府更倾向于扶持大中型企业,在财税政策上给予更多的优惠,而对小微企业缺乏重视和扶持力度,未能形成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阻碍了小微企业的发展。

三、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对策及建议

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要依靠企业、金融机构和政府等多个方面共同努力,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我国小微企业的具体情况与特点,为小微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融资环境,促进小微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提高小微企业自身融资能力

1、积极推进自身改革,完善自身的治理结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树立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积极稳妥的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解除家族制的束缚,实现科学决策,不断促进企业的自身发展,重视自身的资本积累,增强内源融资能力,减少对商业银行的依赖性。同时,吸引优秀的管理者参与企业的运作,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树立起符合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增强各级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2、规范财务管理制度,树立信誉观念。首先,小微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安排与之相符的专职会计人员,规范企业的财务报表,提高企业财务的质量和透明度,为金融机构提供准确财务报表,减少双方信息的不对称。其次,建立小微企业信用档案,搭建信用信息平台,培育企业自身的信誉,对内提高还贷意识,杜绝不良信用记录,对外树立起良好的信誉形象,提高企业自身的口碑,不断增强企业的诚信意识,提升企业的信用等级,取信于金融机构,并与之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小微企业信贷融资创造基础条件。
3、大力推广产业集群融资。由地方政府挑选当地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信用程度较高,成长性较好的小微企业按产业分类组成多个信用联合体,银行以联合体为贷款对象,实行一揽子授信,确定一个总的授信额度。在授信额度内,经联合体一定比例成员同意,每个联合体成员有权根据生产经营需要申请使用贷款。参与联合体的小微企业对银行贷款本息的归还相互之间承担连带责任。通过采取这种互助担保的方式,帮助小微企业实现信用增级,既可以提高小微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机率,也有利于小微获得较为理想的利率标准,降低融资成本。

(二)进一步加强金融体系建设

1、加快发展中小型金融机构,扩大县域金融机构设置。在加强监管、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进一步放宽中小型金融机构准入条件,适当加快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积极鼓励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增设机构网点,引导辖内涉农金融机构延伸服务触角;鼓励国有大型商业银行通过在县域恢复或增设机构网点、对原有机构网点进行升格提级;开设专营小微企业和业务的分支机构或专营机构,并在市场准入和审核方面设立绿色通道,拓宽小微企业融资途径,建立一个多类多元、分工协作的金融机构体系。
2、改进贷款授权授信制度,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适当下放银行贷款权限,在一定适合的权限内允许银行基层发放一定的合理数额的贷款,简化审批的程序,减少管理审批层次,提高审批速度,扩大贷款的范围。要针对小微企业贷款“短、急、频、快”的特点,围绕小微企业需求,不断调整担保方式,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3、以政策为依托,实行差别化信贷政策。应针对小微企业经营特点,制定专门的小微企业授信额度核定模式,不单纯依靠企业财务报表和押品进行评级授信,而应根据小微企业的流和物流核定授信额度,同时根据小微企业不同的成长阶段,制定小微企业向中型企业过渡期间的信贷政策。
4、深化金融同业合作机制。加强金融同业合作,共建小微企业和服务平台,缓解小微企业和融资难。通过小微企业银团贷款、买断型接力贷产品,深化银行同业合作;通过卖断型接力贷产品,深化与地方性商业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合作;加大小微企业供应链融资、贸易融资等产品的组合应用。
5、合理引导民间融资进入正规金融机构。鼓励、引导、规范民间资本进入正规的金融机构,即拓宽囿积在民间借贷领域的社会资金的投资渠道,鼓励和支持民间资金参与地方金融机构改革,依法发起设立或参股新型金融组织,把民间资本整合成为可被金融机构利用的金融资源;积极探索民间资金的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方式,把民间资金与小微企业的对接由借贷关系转化为股权投资,从而实现资金的供需平衡,让民间资本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为小微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

(三)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政府及财税政策扶持力度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府要为小微企业的融资提供法律支持,加快非吸收存款类的放款机构的立法和监管制度;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研究并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推动担保法律制度的变革和创新,进一步完善有关动产担保法律制度等相关法律法规。
2、充分发挥财税政策作用。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在整合专项资金的基础上,改革资金管理模式,建立专门针对规模以下小微企业的财政专项补助基金,对符合标准的小微企业贷款给予财政贴息,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对银行发放的小微企业贷款,在征收营业税、企业所得税时执行优惠税率,调动银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积极性,通过减税、贴息和设立担保基金等方式吸引金融部门跟进,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支持力度。
3、减少收费,降低融资成本。各级政府应减少对小微企业的收费,制止对小微企业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各种不合理收费,减轻小微企业负担,为小微企业发展创造一个相对比较宽松的外部环境;鼓励将法律法规不禁止、产权归属清晰的各类资产作为贷款抵押物,建立统一动产担保物权的登记公示系统,以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
4、组建大型担保机构。由县域政府财政部门牵头组建政府控股的大型担保机构,以减少担保机构数量,扩大担保规模,集中使用担保资源。即:由财政部门出资51%以上,其余部分采取面向社会公众发行股份,吸收民间资金入股的方法募集,特别是要大量吸收小微企业法人入股。通过扩大资金来源和资金规模,提升担保机构自身的担保能力,更好地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担保。
总之,扶持小微企业的发展、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明确发展实体经济是根本,金融服务、金融监管、政策倾斜都要服从这个大局。我们需要不断研究新情况,以改革的思路和市场的原则解决遇到的新问题,努力推动并加强政府、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三方对话,通过多方共同努力,在体制创新、制度变革、理念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技术创新、简化流程、团队建设、文化创新、政策支持等方面进行有益尝试,以逐步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更好地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为小微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参考文献:李扬.发展小企业融资需要有新思维[J].新源于:标准论文格式www.808so.com
金融,2008(1).赖小民.缓解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政策思考[J].中国金融,2009(2) .[3]张艳花.小额贷款公司融资[J].中国金融,2012(6) [4]何虹.促进商业银行小微金融业务发展的政策建议[J].金融与经济,2011(11)[5]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1(1)

点赞:6522 浏览:21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