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互动有效性策略

更新时间:2024-04-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学生互动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师生互动、学生互动的活跃程度标志着教师调动学生积极性手段的丰富程度。在英语课堂上,学生的参与程度越高说明学生学习英语积极性越高,学生就越有机会体验英语和使用英语。然而,在当前许多学校的英语课堂上,教师依然进行单向英语知识传授,学生学习以记忆为主。主要探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互动有效性的策略。
初中英语有效性课堂〓互动“课堂互动”是课堂活动中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是师生间教与学的互动,是学生间的讨论和交流。师生间的课堂互动意味着教师要摈弃单向的传授,转而和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探索、发现、归纳、总结等教学相长的行为;学生间的课堂互动意味着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合作探索、互通信息、共同完成任务。

一、建构主义与课堂互动理论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在当今教育界和心理学界是一个宽泛而模糊的术语,虽然不同的学者对建构主义有不同理解,但是在“建构主义”这一理论旗帜下,各派之间有一些共同的观点。
建构主义在学习与教学上主要有如下一些看法。(1)建构主义的核心观念是知识的建构。学生并不是被动地接受来自教师的输入,而是以自身原有的知识经验为生长点,通过将其与已知的信息联系或寻求新信息的意义而对其做出主动的建构。这样学生通过主动建构的过程便改造了原有的认知结构,形成了新知识。(2)学习因社会性的相互作用而得以促进。建构主义者认为,高级的心理过程是通摘自:毕业论文格式字体www.808so.com
过社会性的相互作用而得以发展的。他们提倡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组织学习者群体并鼓励学生通过合作交流的途径来展开学习,实现共同建构知识目标。(3)学习应在复杂的真实的任务情景中进行。建构主义认为不应当给学生呈现简化的问题或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应当呈现复杂的、模糊的甚至结构不良的问题,这样才能更接近学校之外的实际情景,才能真正被解释与理解。(4)建构主义在教学上主张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也就是把学生放在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在具体的教学形式上,建构主义提倡探究式学习、发现学习、合作学习、个别化教学以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等等,充分体现学习者的主体性。
2.课堂互动的内涵
“课堂互动”不是指形式上热热闹闹的你来我往,而是指课堂成员间相互理解与交往的行为。这种“行为”是在教学设计引导下的师生间.、学生间的信息交流,要求教师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只有学生主动地参与交流,“课堂互动”才有其真正的价值。“课堂互动”应该是真实的情感互动。课堂情感是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氛围是促进师生积极互动的必要条件,这种情感交流只有在真实的语境中才会得以实现。任务型教学中真实的课堂任务可以促使师生投入真实情感,通过信息的输入和输出完成课堂任务。
“课堂互动”是对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否定,是对课堂的“意识”的发扬。只有我们真正“以学生为中心”时,我们才会实现和学生真情互动,而这种“真情”才会随着教学过程流入学生的心里,特别是流入那些性格内向或学习后进学生的心里。

二、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互动效率

“课堂互动”的操作存在着互动效率的问题。这涉及课堂活动的空间安排问题。例如,讨论至少需要两个人。课堂上,讨论一般采用同桌2人组,前后两桌4人组,相邻课桌6人组,具体的小组规模可根据讨论议题、时间而定。小组活动时课桌椅的摆放要允许灵活多样,如固定排列、组团式或圆桌式,目的是有利于合作和互动。但是,这些讨论的空间安排都会面临一个问题:讨沦的结论很多,如果学生的讨论结果不能在课堂上充分展现。这样就会压抑未表达组的发言,打击参与讨论学生的热情;而空间安排合理的话,会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何既希望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又要有效控制时间,这是教师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互动效率还涉及时间安排问题。课堂讨论的展开,一般要经过情境创,设、自由讨论、表述见解和师生总结4个阶段。要完成这个过程,教师必须给予学生充裕的自由讨论时间。教师是否能够有效控制时间涉及教师对学生知识和接受能力的了解程度及对讨论结果的预见程度。我们希望学生讨论开放式的问题,但又必须面对时间不充分的问题,这也是教师需要思考的。
这种合作互动也可以扩展到课外。如在教学“my forite subject is science”后,教师以“My foritehobby”为题,让学生制作海报,学生3人为一组,分工合作,一人负责查找资料,收集图片,一人负责写海报广告词,一人负责一设计海报款式,最后把海报张贴在墙上让学生评比,并对优秀海报给予奖励。这个活动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合作精神。

三、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互动有效性的策略

在课内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调节与控制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因素与变量,同时教师的及时调控还要做到收放自如。这是教学成功的前提和保证,在课堂中教师对教学过程的组织和调控主要有以下策略:
1.选择、把握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当教学任务较多或需要突破重难点时,在学生的观点出现较大分歧时,都可以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同时教师应合理控制合作学习的次数与时间。
2.要指导学生的合理分工,保证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比如组长(主要负责组织小组活动)、检查者(检查每个同学的参与程度及作业完成情况)、记录者(记录讨论结果)等,使每个学生都应担当一定的角色,正是因为有了分工,便有了责任;有了责任,才能促进相互合作,才能保证合作学习的质量。
3.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征,以正面鼓励为主。鼓励学生勇于回答问题,帮助学生流畅表达,只要学生能提出问题,解释问题有自己的观点和思路,都应给予鼓励,从而促进使学生更有信心和积极性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4.对于课堂中出现的各种情况,要善于及时做出判断和处理,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比如当学生思维受阻时,教师要适时给予点拨,通过设置低一层次的子问题,引导启发学生的进一步探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初中生的回答偏离教学目标甚远时,应当巧妙地拉回来;学生提出教师意想不到的解决方案,甚至出现与教师的预设方案截然相反时,教师应当做到沉着、冷静、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胡乱回答,欺骗学生;应当用最短的时间、选择最恰当的方式引导学生完成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确实有疑问的可留到课外完成,尽快回到正常的教学,同时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摘自:本科生毕业论文范文www.808so.com

点赞:9036 浏览:34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