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更新时间:2024-04-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努力使初中语文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要求以生活为教育内容。因此,语文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联系当前的社会,在社会实践中让学生学习“活的书”“真的书”“动的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语文课堂 教学效果 创造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深深的感受到初中语文的教学效果不是太好,如果我们初中的语文老师在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上下工夫,运用一定的教育思想去指导我们的初中语文学科教育,并化为我们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的具体行动,必将把素质教育在语文学科教育中的实施引向深入。那么我们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去做呢?

一、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努力使初中语文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要求以生活为教育内容。因此,语文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联系当前的社会,在社会实践中让学生学习“活的书”“真的书”“动的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效利用课本上的“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模块,给予学生一周或更长的实践开展调查、访问,广泛接触社会,了解风土习俗,古迹名胜,经济发展情况,然后围绕某个专题共同讨论形成书面材料,这一方面拓展了学生的视野,积摘自:毕业论文格式模板www.808so.com
累了知识和经验,又扩大了学生的语文外延。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创造并非让学生创造出惊人的语言文字,只要对学生来说是前所未有的,那就是一种创造,教学不仅仅要使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励学生应用知识去创造美好的生活,教师要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创造的,为学生提供创造的舞台,促使学生创造出与众不同的奇异思维,养成创造的良好习惯。

二、积极转变教师自身角色和传统意识

一个教师要提高教学效率首先必须转变自身角色和摆脱传统意识的束缚,唯有这样才能轻松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知道,在课堂上师生关系的主导者是教师,教师用什么态度对待学生直接影响学生对教师教学过程的参与。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能缓解学生内心的紧张,从而激发他们的思维和想象能力,课堂交际也就更为活跃。此外,要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我们就必须注意到教师自身的态度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我们教师的哪怕是极其细小的一些举动也会对学生产生负面的影响。

三、在教学中实行“小先生制”,即学即传,互教互学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依据陶行知“生活教育”的原理与方法,注意开展多种教学形式,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才能,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把学生请上讲台,让学生当“小先生”,也是初中语文教学中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一种很好的方法。我们在学习杜郎口教学的模式中可以看出,他们也在运用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陶行知这一教育思想的启发及当前学习的杜郎口教学法,我们在讲授某些内容时,可以试用“小先生”的方法,把学生请上讲台,让学生当“小先生” ,上台讲课,收到了出乎意料的好效果。讲台上,学生态度认真,板书工整,普通话标准,语言清楚、准确, 完全没有了过去那种被抽叫起来回答问题时的吞吞吐吐、辞不达意的窘态。

四、注意以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思想,实施“教学做合一”

努力在“ 运用”上下功夫,让语文的知识和我们平时的生活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生活去寻找语文,感悟语文,重要对于落实素质教育,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大有裨益。 通过在“运用”上教,在“运用”上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的素质和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不仅是教学大纲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如果我们初中语文教师在语文的教学中指导学生掌握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学生对语文才学习就不是那么困难了。例如,如何运用我们所学的语文知识做好作文,学生在作文的时候往往很困难。但是,由于我 们采取了“教学做合一”的方法,努力在“运用”上下功夫,交给学生运用语文知识作文的方法,教师可以一步一步地讲述,讲解如何去运用语文知识写好作文,如何从生活中去寻找灵感,寻找素材等等。 总之,以身示范,认真讲解,坚持“在运用上教”“在运用上学”,教学做紧密结合,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作文及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更深化了初中的素质教育。

五、巧妙设置问题,注重互动教学

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的巧,愚者问的拙。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由此可见,“问”对于学生来说何等重要。在语文教学中巧妙设置问题,注重互动教学,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让语文课堂变成一个放飞思维、张扬自我、展示能力的乐学天堂。我们在语文的教学中应该主动创设质疑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互动的课堂中去。可以让学生去主动的设置问题,假如你是文章作者,你想告诉学生什么道理?假如你是老师,你想让同学们掌握哪些内容……我要求同学们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不断地给自己提问题,给同学提问题,创设质疑情境,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好习惯,解决疑难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使课堂教学成为“生疑—质疑—释疑—激疑”的环环相扣的过程。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当然,巧妙地把非语文学科融合在语文教学中,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泗阳县爱园初级中学)
编辑/赵军 WWw.808so.com 808论文查重

点赞:5839 浏览:19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