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企业安全管理问题和改进思路

更新时间:2024-02-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中国石油企业的硬件建设水平并不逊色于西方同类企业,所以会有较高的安全事故率,根源就在于预防不力,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上,一是企业本身安全生产观念淡薄,安全管理没有形成制度,安全管理机制急需改进;二是安全生产的法治建设严重滞后,企业建设和生产标准不明确,项目建设在事前缺乏安全评估,安监和技术质量监督形式化现象严重;三是安全事故的处罚力度不够,只惩罚事故责任人,而对领导只做象征性的党纪政纪处分。
关键词:石油企业安全管理预防法治建设
《财经国家周刊》披露,自2003年开县井喷至2010年1月,仅与中石油集团有关的严重公共事件就不下6起。而最近两年,这样的安全事故则有遍地开花势头,各石化企业的安全事故纷至沓来,在网络上不断掀起一和批评的声浪。有人将此归结为体制和制度性问题,也许不无道理,但本文更倾向于认为,缺乏责任心和执行能力的疲软,是导致石化企业接连不断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

一、石油企业事故高发率原因分析

2011年1月国家石油和化工网披露的一份资料显示,近十年来石化企业事故增长率尽管呈现下降趋势,但最近三年来每年都有近10万人因各种安全事故丧生,一共发生安全事故90余起,其中因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所导致的安全事故,占事故发生率的46.5%;因管理不善导致的安全事故,占事故发生率的25.7%;因职工安全意识差造成的安全事故,占事故发生率的21.8%;其它原因导致的事故,占事故发生率的6%。如此之高的安全事故率,不仅暴露了石油企业安全管理和安全监督工作中存在严重的漏洞和弄虚问题,也暴露了中国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制度和法治化建设严重滞后。
(一)企业安全意识淡薄,责任落实不力。为了凸显个人政绩,在仕途上走在别人的前面,一些企业领导人只重视效益不重视安全,生产部门以签订责任书代替责任落实,很多企业内部的安全管理机构形同摆设,组织不健全,职能不具体,目标不明确,隐患排查治理敷衍、走过场。中石油兰州石化分公司“1?7”火灾爆炸事故就是由于企业特种设备监控、检维修安全管理不到位,储罐出口管线脆性开裂造成碳四物料泄漏引发火灾爆炸。比这更为严重的是,在一些具有影响力的重特大项目上,甚至出现安全管理必须为速度和效益让路的现象。有些专家分析认为,85%以上的事故是基层员工的习惯性违章操作引起的,这种分析只看表面不看深层,因为归根结底,基层员工忽视规程的根子就在于领导的不重视。
(二)事前预防措施不力。企业避免发生安全事故的重点在于预防,但长期以来在以罚代法的错误观念影响下,中国各类企业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预防安全事故所必须的制度和法治建设等同于无,因此尽管政府内部设有防范各种事故的安监和技术质量监督部门,人大制定的法规中也的确要求企业获取与其行业特点所必须的资格认证,但是在具体实践中这些环节不过就是走过场。以石油企业为例,项目立项前先进行安全评估,是项目建设不可或缺的程序和环节,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科学立项,从而有效确保项目建设和投产后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可靠性。但是多年以来,我国石油企业对于科学立项、科学建设和科学验收抱着一副无所谓的心态,建设项目未经设立擅自开工、安全设施未审查通过就施工、试生产方案未获批准就进行生产、竣工未验收合格就投入生产和使用的现象非常普遍。由此为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三)事故责任追究力度不够。根据责权一致的国际通用原则,2001年4月21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2002年11月1日实施的《安全生产法》,则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了安全生产事故责任追究制,明确了政府部门、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责任。但经过十年时间我们发现,在实践中的具体贯彻和执行情况存在诸多偏差,被究责的主要是分管领导,而对拍板决策的主要领导的责任追究形同走过场,这正是导致石油企业重特大安全事故不断的根源所在。最近三十年来,我们一直在强化企业管理中一把手负责制,然而这种一把手负责制的结果却是,有了成绩归一把手,出了问题则归分管领导,这个局面不改变,企业较高的安全事故率不可能真正的降下来。

二、杜邦公司安全管理模式的价值和经验

美国杜邦公司是靠生产发展起来的企业,因缺乏安全意识,企业创立之初曾发生过一次灾难性的大爆炸,死伤率高达员工总数的40%,企业频临破产。接受这次灾难性事故的教训,杜邦公司从此把安全视同企业的生命,把零伤亡、零事故、零疾病作为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追求目标,之后杜邦公司逐渐摸索总结出一套适用于高危行业安全生产的公司安全管理模式,归纳起来有以下八个方面。
(一)以事前预防为主。导致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有八个,一是违章作业,二是设计有误,三是设备老化,四是技术不过硬,五是不可抗力所致,六是操作规程不科学,七是外界环境因素影响了人的意识,八是缺乏预警系统。杜邦公司在生产过程中,这八个方面的问题都得到了很好的克服。
(二)各级管理层对各自的安全生产直接负责。杜邦安全管理组结构织采用直线安全管理方式,安全工作施行垂直领导一步到位,由于砍掉了上传下达既耽误时间又可能误传的中间环节,事故隐患在第一时间即能得到排除。

(三)企业全员参与安全管理源于:标准论文格式范文www.808so.com

。杜邦公司从上到下都有很强的安全意识,虽然公司设有专门分管安全的部门,但每个职员都主动参与安全管理工作。事实上这已不能简单的看成安全管理问题,而是应该上升到企业管理模式的层面,这种管理模式其实就是全员管理模式,每个职员都是企业的主人。
(四)不放过任何一个漏洞。杜邦公司有着世界上最为严谨的安检、监督、监控机制和系统,无论哪个环节或流程,即便有微小的瑕疵都能被系统迅速侦测到,然后迅速得到妥善处理。
(五)树立全天候安全意识。杜邦公司与其他企业的最大区别之一,是企业不但要掌握员工八小时以内的情况,还在一定程度上要掌握八小时以外的情况,无论员工的身体状况还是精神状况,都在企业的掌握之中,制度要求,患病和精神状态不佳的员工,需要接受公司有关机构的治疗和心理恢复,带病上岗现象在杜邦公司是绝对禁止。

三、从源头上防范和遏制安全事故

(一)从严执行《安全生产法》。分析欧美国家对造成重特大安全事故的责任人和企业管理人给予的严厉惩罚,对比我国石油作业队伍在境外施工中安全事故低的事实,导致中国安全事故率高的最主要根源,旨在于国家对《安全生产法》的贯彻和执行过于软弱。最近十几年我们发现,造成同等性质和危害的安全事故,在欧美国家事故责任人和企业管理人如果必须承担一定刑事责任的话,在中国一般只进行党纪政纪处分或以经济上的罚款代替。这样的惩戒既不能有效教育本人,也起不到以儆效尤的效果,相反却极大地纵容着人们继续忽视安全管理,尤其是企业的领导人,根本就不把安全生产当回事,瞎指挥、乱决策以及违反生产规程、擅自变更设计等问题多不可数。
(二)树立安全事故预防为主的方针。中国石油企业无论技术还是设备,都不逊色于西方同类企业,所以会有较高的安全事故率,根源就在于预防不力,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上,一是企业本身安全生产观念淡薄,安全管理没有形成制度,安全管理机制急需改进;二是国家安全生产的法治建设严重滞后,企业建设和生产标准不明确,项目建设在事前缺乏安全评估,安监和技术质量监督形式化现象严重;三是安全事故的处罚力度不够,只惩罚一线的事故责任人,而对领导只做象征性的党纪政纪处分或以罚代法。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拽,安全管理工作如果领导不作为,其他一切跟没有并无区别。
源于:职称论文www.808so.com
(三)企业全员参与安全管理。企业诚然需要安全管理机构,但仅靠安全管理机构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的观念却是个严重的错误,石油企业的特点是:人多、点多、面宽、战线长、大型设备多、生产流程高度复杂、技术要求高,专门机构有限的人力物力,只能从大面上对企业安全生产做个笼统的掌控,不可能随时随地的渗入到每个具体的流程、具体的环节和具体的人,因此石油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必须走专业化和群众化相结合的道路,也就是像当年的大庆油田那样,调动企业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安全管理工作。战争年代我们强调,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只有全民参与战争才能打赢战争;和平年代搞建设也是这个道理,与群众关系亲密的时候,没有条件也能创造出人间奇迹,与群众关系疏远的时候,硬件条件再好也免不了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事故,这不但是历史经验,更是生命和鲜血凝结的教训。
参考文献:
《中石油:沉默的“危机公关”》,《财经国家周刊》2010.08.03
百度文库,《我国石化行业安全生产形势严峻》,wenku.baidu.com/view/9089890402020740be1e9bb4.html
[3]《中石油兰州石化分公司“1·7”火灾爆炸事故》,安全管理网,2011.07.11.
[4]尤放.《习惯性违章是石油石化企业安全生产最大症结》,《中金在线》2007.05.1.
[5]《解析杜邦公司的安全管理模式》,著作人刘唱.(中国石油炼油与销售分公司)

点赞:31397 浏览:145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