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小学数学教学中性学习

更新时间:2024-02-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特别强烈。”《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这些都说明探究式学习应教学的主流,是学习的主要方式。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探究式学习,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设理由情境,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

心理学研究表明:合理的质疑是学生思维的起点,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它能使学生的探索从潜伏状态迅速转入活跃状态。精心创设教学中的理由情境,提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富有启发性的理由,就可以把学生引入探索的学习状态中,从而激发强烈的求知。创设理由情境时,应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让学生感觉到理由是与旧知识有联系的,同时又是新奇的,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这样一方面使学生有可能去进行深思与探究,另一方面又使其感受到已有知识的局限性,从而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引起强烈的探究。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准备三根红毛线和一把剪刀,告诉学生这三根红毛线的长度是相同的,要分给三个发言最积极的同学。但不是每人分一根,而是第一个拿第一根的 ,第二个拿第二根的 ,第三个拿第三根的 ,你们说这三个同学哪个分得的红毛线长?学生立刻展开了积极的讨论,发表不同的意见,但由于没有充足的理由,谁也说服不了谁。这时老师让同学们推选三个发言积极的同学上来分别取自己的一段。“怎么会是一样长呢?”“三个分数怎么会是一样大呢?”学生对眼前的事实不相信,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教师趁热打铁,指导学生观察,寻找规律,这样在宽松、、讨论的氛围中,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实践证明,富有启发性的故事、生动有趣的生活实例、动手操作等,都能为学生创设理想的学习情境,促使学生形成一种努力去探究的心理。这种探究心理的形成,对具有好奇心、求知欲的小学生来说,本身就是一种满足、一种乐趣。

二、开放学习空间,提供自主探究的平台

探究性学习要求学生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而现行的数学教材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呈现内容的方式是单一的、静态的,因此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和熟悉教材,把蕴含在教材中的那些可以让学生开展探究学习的资源挖掘出来,精心设计探究活动,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开放的探究学习材料,让学生进入一个自由选择、自主发现的学习活动平台。
例如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可这样设计:1.出示三个比:2∶3 4∶6,6∶9。2.观察一下,这些比有什么相同的地方?3.哪一个比的比值最大呢?4.你还能写一些比值是2∶3的比吗?看谁写得又多又快。5.只有怎样,才可以写得又多又快?6.比值相等的比,是不是只有这样一组呢?7.自己写出一个比,看能不能写出一些和它比值相等的比。8.写出了比值相等的比,从中可以一条什么规律呢?学生全员参与,主动归纳概括,了比的基本性质,享受了成功的喜悦。学习数学的正确策略就是让学生进行“再创造”,教学时不应把答案或结论以定论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要把“学数学”变为“做数学”,把“书本数学”变为“活动数学”,让学生在“再创造”数学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在共同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深思、讨论、探究,在尝试对比中发现规律,有效地实现知识的内化。

三、给予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在对数学理由进行探究的过程中认真地观察,反复地比较、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这个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教师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作保证,不要让探索学习过程匆匆而过。当学生围绕着理由要求正在热烈讨论时,千万不要因为教学计划而中断学生的探究过程。有些老师会在学生自主探究前给学生进行铺垫,看似明确了思维方向、提高了课堂效率,实则为学生设置了思维通道,缩小了探究的空间。因此,应该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探索工具,提供一个较大自由度的环境,引导学生在充足、合理的空间中运用多种策略开展自主探究活动。
例如:在教学“圆柱体的认识”时,为学生提供许多具体的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等,让学生根据预习的知识从中挑选出圆柱,运用眼观、手摸、比较等策略,让学生初步了解圆柱的特征。接着,展示学生搜集的实物,并加以介绍,使学生对圆柱有更清晰准确的认识。最后,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把自己手中可以改为圆柱的东西改为圆柱,这是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也是能力的培养。学生们有的把书卷成了圆柱,有的把橡皮泥捏成了圆柱……在讲授时,让学生拿出自制的圆柱模型,提问:你能告诉我,你制作的模型用了多少纸板吗?请你结合制作模型的过程,运用所学的知识计算一下。这时学生有的量,有的剪,有的算,在交流时,引导学生将纸板展开,看纸板是什么形状,讨论出计算策略。学生在展开、观察、测量、计算的过程中初步感知了计算圆柱表面积的策略。此时提出:“看谁测量纸板的次数少,却能求出纸板的面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理解了“底面周长等于侧面的长”的。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设理由情境,不断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在不断克服思维障碍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要尽量给学生多一些探究的机会、多一点深思的时间、多一份活动的空间、多一些成功的喜悦,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究,去思索,使课堂教学真正学生自主探究的天地。

点赞:4512 浏览:14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