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刘曼卿:民国藏地女钦差爱情与政治

更新时间:2024-01-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刘曼卿1906年出生于拉萨,父亲刘华轩有汉族和回族的血统,精通汉、藏、英等多种语言,曾任清王朝驻藏大臣的汉文秘书,母亲则是地道的藏族人,他们还有很多亲戚朋友在拉萨。
1921年,15岁的刘曼卿考入北平通州女子师范学校。接受了现代教育的刘曼卿在婚恋观上自然不同于旧式女子。1925年,在父母的包办下,19岁的刘曼卿被迫辍学,嫁给了门当户对的萧嘉木。然而,很快,当发现两人缺少共同语言后,刘曼卿选择了分手,继续自己的学业。
1928年,因在与十三世会晤中有出色的翻译表现,22岁的刘曼卿成了行政院文官处的一等书记官。孤身在南京工作的刘曼卿遇见了比自己长2岁的格桑泽仁。当时,格桑泽仁是蒙藏委员会的委员,两人早在北平时就相识,南京的重逢让双方倍感亲切。工作之余,两人彼此有了好感,常促膝长谈。正当这对才子佳人被亲朋好友看好时,半路却杀出个程咬金——刘曼卿的亲妹妹刘曼云。
那是在一次郊游中,初次与格桑泽仁见面的刘曼云对他一见钟情,生出嫁给他的念头。
据《巴塘县志》:“刘曼卿和妹妹刘曼云后来一起嫁给了格桑泽仁。”又据樊前锋《真实刘曼卿》一文,为了断了妹妹的念想,刘曼卿想尽快宣布自己与格桑泽仁的婚事。然而,1929年,婚礼当天,看着痛苦的妹妹和“唯唯诺诺、纠葛不清”的丈夫,众目睽睽下,她微笑着提笔“在写有‘格桑泽仁先生、刘曼卿女士结婚志庆’字样的大红对联上,添补了‘刘曼云女士’的名字”。
按藏区婚俗,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也很正常。但这恐怕是刘曼卿所不能接受的,她在日记中写道:一个女人,倘若心灵空虚的话,总想努力抓住些什么,然而环顾四周,除了寂寞的空气,剩下的只是虚空一片。
真正的爱情是专一的,爱情的领域是非常狭小的,它狭到只能容下两个人存活;如果同时爱上几个人,那便不能称情,它只是感情上的游戏。
婚礼结束后,刘曼卿离开了,她在这个虐心的三角恋中退出了。
正当刘曼卿为爱情纠结的时候,偏远的西藏地方政府与的关系一度紧张,国民政府一直有意重建与西藏地方政府关系,但受到1904年英国人强迫西藏代表签订的《拉萨条约》的影响和牵制,为了这盘根错节的局面,国民政府决定派人赴西藏。但一直没找到合适的人选。
此时,刘曼卿产生了去西藏考察的想法,并很快向行政院递交了赴藏考察的申请。或许,遥远的蓝天白云能涤掉内心的痛苦,艰涩的边疆政治能填补爱情的空虚。
读完刘曼卿的申请书,文官处的文官长古应芬“喜出望外”,23岁的刘曼卿虽是个年轻的女子,但综合考察,却也是个合适人选。
由于前述的多民族家庭背景、童年在拉萨的经历,以及在父亲身边的耳濡目染,她对西藏地方政府和军民有一定的了解,也关心那个地方的发展,而且,刘曼卿精通汉语和藏语。
古应芬心里决定,就是她了。
去局势动荡、土匪横行的边疆,其危险可想而知。得知刘曼卿将赴西藏,许多亲朋坚决反对,纷纷劝阻。然而,刘曼卿去意已决。当她告诉妹妹刘曼云这件事时,刘曼云的反应是:“沉思许久,才轻轻地说,我一边求学,一边给姐姐看家。”
爱情毕竟是自私的,一夫多妻恐怕是接受过新式教育的姐妹俩都不能接受的,与其相见尴尬,不如天各一方。
刘曼卿成全了自己的妹妹,此后,妹妹与格桑泽仁相守相依,育有一子一女,而刘曼卿却再没有涉足爱情。
1930年2月18日,刘曼卿一行克服路途遥远、天气恶劣等困难,终于到达圣城拉萨。拉萨民众、司伦渣绒和藏司令龙厦等人听说政府派来了一位“女钦差”,纷纷前来打听动态,表达汉藏团结永远长久下去的希望。但是,英国人从刘曼卿一行出发就开始暗中关注了,还派莱登拉来监视会谈。
莱登拉找到刘曼卿,询问南京政府信件内容,打听西藏地方政府是否派代表赴南京参会等事情。刘曼卿义正词严地对莱登拉说:“你问这些事情,与你的身份并不相符,与地方的事务是我们自己的事情。”
和十三世的见面起初并不顺利。直到3月28日,十三世才在罗布林卡会晤刘曼卿。那天,刘曼卿将中山全集一部、总理像一张、哈达等礼品送上,十三世很是高兴,伸出右手对她摩顶,并说:“咱们都是雪域高原的儿女!”这是十三世第一次破例为一个女人摩顶。
刘曼卿向十三世转达了政府的问候和对西藏的关心,介绍了内地的情况和自己这次来藏的使命。她强调说,“国民政府的要员,都痛惜中国分崩离析的局面。希望今后不受英国人的挟制,让西藏永久立于中国版图之内。愿得一切机会,互相了解,和好如兄弟。”听了这些话,十三世表示:“你这次万里奔波,为西藏利益而赴身的善意,我很赞许。我一定会给你此行一个满意的答复的。”
5月25日,刘曼卿再次前往罗布林卡会晤十三世。这次会晤中,十三世态度明确,表示:“吾所最希求者,即中国之真正和平统一。”并诚恳地委托刘曼卿向国民政府表示,西藏根本没有依附英国人,一切还要政府的支持。
这次会晤,取得了预期的成果。此后,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开始直接进行联系。
刘曼卿西行的传奇故事通过中外报纸传播,成为街头传奇式谈资。后来,刘曼卿继续在南京、上海等地宣传西藏,还出版了《康藏轺征》一书,以唤起人们对西藏理由的关心。她成了和地方政府沟通的纽带。
1942年9月25日,时年35岁的刘曼卿在重庆巴县的一处乡间宅院中孤苦病逝。不知道所有这些成就是否弥补了她失去的爱情,是否填补了她内心的空虚。

点赞:4032 浏览: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