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述基于职教发展之文化课地位深思

更新时间:2024-02-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在大文化背景下的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自觉不自觉地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对应高职文化教育,尤其是语文课程的教学,我们不仅不能消弱它的地位,相反还要强化优秀文化内容的渗透。因此,对于文化课的教师来说,建立在职教发展的基础上推动文化课程的发展,才是当前工作之根本。
关键词:职教发展 文化课 地位 深思

一、文化传承与职教发展并不相悖

文化说到底,关键还是社会和人的因素。正如美国学者罗伯特·帕克所主张的那样,“城市是物质环境与人的集合体”。城市的特质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整体风貌和特征的有机凝练,是城市内在素质和文化内涵的集中表达。而城市特质的构成,包含时间、地域和历史人文这三种要素。时间要素,是指城市是经历了漫长岁月逐步发展成的,需要长期积淀形成独特品质,无法“速成”;地域要素,是指城市特质反映自然地域特征,自然环境的影响使每一个城市本身和城市特质都存在深层次的内在差异;历史文化要素,是指城市特质反映城市承载着其所在区域历史文化传统的积淀,体现城市人的认同感和归宿感。
以历史名城苏州为例:苏州园林如此精致,寄托士子官宦的人文情怀;昆曲如此典雅,包容了表演者几多深情;苏州工艺达到如此高度,融入了工匠们怎样的心血;苏州二千五百年的历史,更是溶入了多少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的倾心缔造!这就是苏州文化的精华所在,也是区别其它地方的不同之处!苏州文化延续两千多年,众多研究的学者都得出了几乎一致的结论:苏州包容开放的城市情怀,在当代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成为在中国有影响力的城市,成为外来人口大量聚集的城市,被形象誉为“古代、现代完美融合的双面绣”(央视2004年“最具经济活力城市”对苏州的颁奖词)。
既然拥有如此丰富的历史文化,在教学中如何兼顾使用成为当务之急。而从高职文化课程的角度来看,这些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校本教材”!更进一步,在高职院校文化课程的教学中,如果一味唯文本是教,不尽可能结合地域文化的发展,就有可能走入死胡同,少有任何创新作用可言!苏州古城走过两千五百年,靠的是什么,不言而喻,就像屹立不倒的虎丘塔已然成为苏州文化的象征符号一样,今天我们去希腊看古奥林匹克遗址,去埃及看金字塔,不正是感受基于职教发展之文化课地位的深思相关论文由www.808so.com收集文化的巨大魅力吗?事实上,从教育管理部门来看,也已经意识到地域文化在可持续发展中不可低估的巨大能力,就苏州而言,力推昆曲、评弹进校园,虽然不能马上俘获学生的心灵,但是至少让学生知道有这样的古老文化默默伴随着我们。
长久以来职业学校,尤其是高职类专业院校一直纠缠难解于文化课和专业课的轻重关系。说得明白些,职业学校的学生究竟是来增长知识还是来谋求职业?从学校发展和社会需求来看,尤其从市场准入角度来看,高技能的专业人才受到欢迎是毫无疑问的。不管还是地方,尤其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如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以及我国台湾地区都非常重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重视职业教育阶梯式发展,重视职业教育的投入,专业设置紧跟市场化,淘汰不适应社会发展的专业课程,还定期举办职业技能的比赛。职业心理学中提出过一个职业能力的概念,毫无疑问,培养中高职学生上岗前的动手能力是发展职业教育的根本宗旨,然而就人的终身发展来看,职业心理学还认为,除了动手能力之外,提升人的综合素质,尤其是文化涵养是维持人终身发展的内在动力,对此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密特尔曼均有相似的表述。或许学校里的文化课程学习一时半会很难看到直接的效果,但是职场欢迎勇于进取、讲究职业操守、诚信做人的好员工,这些基本道德规范在地域文化中就有大量表述,怎么做好文化传承,文化课程重任在肩。

二、职教发展中文化课应扮演积极的角色

前面提及的高职概念特指江苏省范围内实行的以招收初中毕业生为主的五年一贯制,即职高、大专五年内完成,它不同于中职,也不同于一般作用理解上的高中毕业后的高职。目前在江苏省高职语文的教材有江苏省教育出版社和苏州大学的两个版本,从教材的内容和形式来看,都参照了高中语文的编写体例,但职业化特色还有待提高。试想,高职语文教材编写受重视程度尚不及高中语文教材,更比不上三十年前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的《大学语文》(该教材由南大校长、著名教育家匡亚明首倡,联合全国多所知名高校的有影响力的学者集体编写)。因此笔者认为对于像有传承文化之责的高职语文课程,不拘泥于专业所学,应该有一本统一的省或部颁教材,并鼓励有条件的院校自编辅助校本教材。从提高文化素养的层面看,不应受到专业限制,理工农医文都需要,因为这是涉及国家文化发展的根本大事!
据调查,就当前国内职校文化课教学来看,普遍存在对其弱化甚至轻视的状况,如果任由这种状况延续下去而不纠正的话,对于未来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乃至国家层面文明素质的提高都是极为不利的。而事实上教育部关于文化课的表述,归纳起来有最重要的三点。1.文化课教学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文化课考核是评价人才质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文化课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有利于专业课学习。2.文化课教学改革的思路是:根据学生程度和就业需要调整教学目标;不同专业的文化课可以有不同的要求;开设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学班,允许学生进行多次选择;教师要改革教学策略与手段,使每一个学生都能顺利完成相应的学习目标。3.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文化课教学管理和质量检查负有重要责任。
那么就目前使用的教材来看,虽存在一定理由,但是文化传承还是受到了编写者的高度重视,这里把最新使用的苏教版编写体例作如下罗列,以第一册的目录为例:飞扬的诗情、自然的心迹、格物而致知、千古流芳而诗心、精神的追求、悲喜人生。从六个单元目录我们可以发现,人生发展的轨迹所涉及的道德、情感、意志等因素都被尽可能地体现了,内容从古至今,从中到外,形式多样,诗歌、散文、小说,乃至戏剧都有。从课堂教学来看,文化色彩浓厚的篇章更容易受到学生的欢迎和重视,比如导游专业的学生,对于现代、古代游记传递的信息颇感兴趣,从某种作用上讲,这些游记都是一篇篇精彩的导游词,学习古典诗词、文学名著同样如此。苏州拙政园中有“听雨轩”,“听雨”即来自于唐诗人李商隐“留得枯荷听雨声”一句!(《红楼梦》中也提到过这两句诗)这些古诗文的学习不仅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内在涵养,而且对于未来就业同样不无裨益。目前全国上下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各地不遗余力挖掘各自的文化精髓,在旅游景区突出文化氛围。以苏州旅游财经高职校为例,这所学校位于古城苏州西南风景名胜石湖之畔,多年来学校特别重视优秀文化的传承,在课堂营造小环境之上,学校层面文化活动层出不穷——文化早餐、每月讲坛、昆曲评弹进校园,一系列大的动作旨在提升学生的文化品味。与此同时,利用学校地处风景名胜区的有利条件,以文化社团、课题活动等形式走入名山名水中,实地感受人文气息滋润下的美丽景色。从表面上看,基于职教发展之文化课地位的深思由优秀论文网站www.808so.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文化课程与专业学习有机联系,实质上从精神层面提高学习者文化修养。著名学者余秋雨说过,中华文化是目前人类文化中唯一没有中断过,活下来的文化。因此可以这样理解,文化就是我们的根本,就是中国人永远的精神家园!

三、课题研究背景下的文化课主动介入

在连续多年的教学中,笔者开展了导游专业和语文课程相互衔接的课题研究,重点在借助文化课程研究如何提升导游专业职业能力。职业能力,英文译为Occupational Ability,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职业能力主要包含三方面基本要素:一是为了胜任一种具体职业而必须要具备的能力,表现为任职资格;二是指在步入职场之后表现的职业素质;三是开始职业生涯之后具备的职业生涯管理能力。由于职业能力是多种能力的综合,因此,我们可以把职业能力分为一般职业能力、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国内外相关研究中关于职业能力的内涵有不同的阐述。
专业能力是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运用专业知识、技能的能力,即与就业岗位相关的“应知应会”,它强调应用性和针对性。笔者研究的课题即以专业能力为主要研究方向,特指从事某一职业的专业能力。《上海市专业技术人才职业能力认证目录》参照当前国际职业分类的相关标准,将目前上海专业技术人才分成了管理、商务、财税金融、旅游、宾馆、餐饮和会展服务等14个大类。苏州与上海的情况有相似之处。本研究课题主要探讨导游专业职业能力的提高。今天随着国际国内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变化,导游服务已发展成为集向导、导游服务和生活照料于一身的综合服务。相对于其他接待服务而言,导游工作具有独立性强、脑体高度结合、工作复杂多变等特点。结合职业能力的基本内涵和导游服务的岗位要求,可以将导游职业能力的构成具体表述为:语言表达能力(含准确的普通话及一般英语口语);导游讲解能力(含导游策略的运用技能);编写景点一般导游词的能力;及时熟悉与掌握游客心理的能力。
针对以上这些能力的培养,文化课程可以做什么呢?本课题就在于研究高职语文借助地域文化来提升导游专业的职业能力(地域文化的重要性前面已经详细表述,此处不再赘述),可以狭义地理解为提高导游考证的通过率而广义地理解,不仅要取得导游证书,更要做一个真正的文化推动者!就苏州地域文化来说,因为地域文化的资源载体有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怎样借助语文课堂将地域文化资源转化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文化课怎么衔接好专业课?具体来说高职语文从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入手,对应到地域文化也可细分拆解,将四种能力具体加以落实:听,如昆曲、评弹;说,如吴方言;读,苏州籍文人或非苏州籍在苏留下的作品,如园林中的匾额楹联等也都要懂得一点;写,在浏览大量地域文化素材基础上,原创个性鲜明的导游词。具体来说,充分发挥学校所处的有利地理优势,充分利用高职年级的不同跨度,一二低年级开展文化早餐,说说苏州文化,三四高年级读网站推荐的以及自编教材。参照最近几年江苏省技能大赛的评选参考因素,尤其文科类的比赛,说到底就是文化实力的比拼,以导游、餐饮、插花、中式烹饪等与旅游文化相关的专业屡获金牌。其实以导游来看,才艺比拼中更多地融入了地域文化元素!以2013年江苏省中餐宴会一等奖为例,主题即引用《牡丹亭》最经典的两句:良辰美景奈何天,恰姹紫嫣红开遍!由此可见,这已超越一般作用上的技能比赛,更可看作为文化实力的比拼!另外为配合课程研究,课题研究组还专门建立了地域文化学习的网站,提供了大量可供网上阅读的电子素材。中国社科院《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3)》最新显示: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中国微博用户整体呈现学历低、年纪轻、收入低的特点,其中学生用户超过9千万,成为微博用户最大的职业群体。在此情况下,利用微博、微信功能,并通过文化课程提高学生专业学习兴趣进而增强专业素养已经完全可能。
为了转变以往职业教育只注重单一职业领域专门知识技能的状况,德国社会教育学家梅腾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曾提出了“关键能力”的概念。他认为:关键能力是与一定的专业实际技能不直接相关的知识、能力和技能,是在各种不同场合和职责情况下做出判断选择的能力,也是胜任人生生涯中各种不可预见变化的能力。他同时指出,作为教育培训目标,关键能力应该包括基础能力、职业拓展性要素、信息获取和加工能力、时代关联性要素。台湾观光学院的办学理念也体现了这一精神:我们的学生不是升等的常胜军,却是拥有旺盛学习热情与谦卑服务精神的技职达人。
在大文化背景下的现代社会,每个人都自觉不自觉地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对应高职文化教育,尤其是语文课程,针对受众群体的学生,我们所要做的不是削弱它的地位,而是在专业建设的进程中,强化优秀文化内容的渗透。因此,对于文化课的教师来说,建立在职教发展的基础上推动文化课程的发展,才是当前工作之根本。在职业教育大发展的潮流下,我们可以有所为,也完全应该有所为。
(本文系作者承担研究的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高职语文教学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培养导游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实践研究》资助项目,课题编号:C-C/2011/02/044。)
参考文献:
[1]王婵娟.谈地域文化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成功(教育版),2009,(10).
[2]赵君尧.论地域文化对高职人文精神的培养[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
[3]王晓红,朱文舫.依托先进区域文化创新人文素质教育[J].科教文汇,2009,(30).
[4]汪长根,王明国.论吴文化的特征——兼论吴文化与苏州文化的关系[J].学海,2002,(3).
[5]朱建平.高职导游专业语文教学特点漫谈[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3,(3).
(金白梧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旅游与财经分院 215104)

点赞:4460 浏览:12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