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台湾政治中民粹主义

更新时间:2024-02-2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四川成都610072)
摘要:在各种质疑、批判和反思台湾政治的观点之中,民粹主义普遍被认为是台湾政治发展的一大隐忧。但是,什么是民粹主义?民粹主义在台湾的表现是什么?形成的理由又是什么?通过对这些理由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台湾化的后果及其政治的实质。
关键词:台湾政治;民粹主义;民进党

一、民粹主义的概念

对民粹主义这一概念进行一般性的概括和描述,有助于在接下来的探讨中更明晰台湾政治语境中的民粹主义的特殊内涵。在西方语境下,民粹主义被看做是一种政治语言,而不是政治哲学。民粹主义者普遍觉得,社会被精英操控,平民被精英压制,所以国家这个统治工具需要脱离这些精英的私人统治目的,从而为全民的福祉而谋求进步。通过接触平民,平民化的探讨经济和社会层面的理由,民粹主义者运用平民性的常识来充实自身的观点。因此,自1980年开始,大部分学者都将民粹主义当成可以扩散许多不同意识形态的政治语言工具,而不是政治哲学。
但实际上,这一种分析仍然无法廓清民粹主义的轮廓,“正像任何重要的社会政治范畴一样,尽管人们竭力想要概括归纳民粹主义的本质,但至今人们对民粹主义仍然没有统一的理解。”[1]因为民粹主义的工具性,它被使用的范围早己跨越了学界进入到其他领域中。媒体人、政客们乃至普罗大众都在频繁地使用这个概念。民粹主义翻越了产生它的政治学和社会学领域,步入到经济学和文化艺术等领域。
保罗·皮可尼曾说过,大家对民粹主义这个概念的理解是如此模糊,以至于它似乎可以指称一切东西,但同时又好像什么也没代表。保罗·塔格特也认为,民粹主义的最基本的特性,反而是概念上的尴尬的不确定性,似乎极具价值但又貌似空洞如无物。

二、台湾政治的民粹主义现象

将民粹主义放置到台湾政治语境下来观察,更能从人们对民粹主义及其相关概念的使用情况看出,民粹主义仅仅大致能被视为政治精英操弄民意的一个工具:通过诉诸民意的方式,以民意为名来实现政治利益和政治目标。
部分台湾学者也分别描述了台湾政治中民粹主义现象,而且因为立场的差异,使得这种描述更具层次感。林毓生就认为“台湾的是‘民粹式’,接近拉美式的,而非欧美式的‘宪政’”。[2]劳思光认为:“执政党的种种民粹操作,社会的严重撕裂,以及在野党力量的迅速弱化,都已将台湾带到了危险边缘,特别是某种民粹式的极权政治已隐然成形。”国民党代表江宜桦则表示,台湾政治中民粹主义,其负面表现主要是是政府的行政首长惯以人民的声音受全国人民托付等空洞的口号来合理化其一切作为,而各级民意代表也经常狐假虎威,凭借选举支持解释成民意使然,从而凌驾于人民之上。
如果深入观察和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台湾民粹主义现象存在于政治运作的各个环节。比如政治选举门类过多,直接选举中民众参与度过高。台湾的公职人员选举共7项,其中“行政首长”选举就有5项之多,其玲琅满目程度堪称应接不暇:从最高级别的“总统和副总统”选,依次到“省和院辖市长”选,台北市为首的“五都”首长选,省辖23个“县市长”选,县辖“乡镇市长”选,直到最基层“村里长”选。过频的选举长期举行,调动开发出长期的政治动员。但政治动员只有激烈才能为获得选票提供最好的温床,所以就需要借助于非常的手段,这时各种不合常理常态的宣传和造势活动就随风起舞起来。时间久了,就将普通民众的民粹式狂热煽动了起来。这种狂热最后多依附于某个政治人物身上,成为一种非理性的支持大潮。当初“李登辉情结台湾政治中的民粹主义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808s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和2000年“大选”中的“扁迷”现象就是明证。

三、台湾政治民粹主义的根由

剖析台湾民粹主义的来由,首先可以发现,其出现是李登辉与“建构国族”、“宣扬”和夺取权力的派生结果。在过往的历史经验中,狭小的地域容易滋生狭隘的宗族或族群观念,而这些观念都是民粹主义成长的热土。只有随着社会发展进步了,民粹主义的热潮才会逐渐淡漠。台湾反复发酵膨胀的民粹主义,显然与良好的经济生态五官,而与李登辉、人为的制造“”理念紧密相关。李登辉将“化”与“本土化”作了巧妙地捆绑,更加,将“爱台”当作区分敌我的标签,制造本土党“爱台湾”、外来党“卖台湾”的意识形态,将省籍矛盾发展成族群冲突,以达到保守权力的目的。
其次,在台湾民众的政治观念中,对西方舶来的政治有很大的曲解,认为选举就是合法的,就是正确的,进而发展处选举崇拜。这也是台湾民粹主义的一大诱因。把简化为选举,把选举简化为选票,把选票简化为多数决定,这样一种政治逻辑如果成立,那政治本身就可以简化成计票的统计学。
最后,台湾的公民社会发育还不完全,素养仍然处在缺失状态也是理由之一。公民意识是公民社会的细胞,公民社会则是政治的基石。目前台湾公民意识仍然在起步阶段,公民社会没有发育完成,甚至因为“省籍路径化”的人为设置,扼杀了公民的批判反思,创造了先天特权的选民族群,最终的结果就是人民对族群身份的认同超过了对公民身份的认同,这为民粹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土壤。
因为上述三个理由,或者说三种形成路径,最终民粹主义现象在台湾政治进程中俯首皆是,严重阻碍了台湾政治进一步良性发展。塔格特曾指出,民粹主义者惯于把政敌妖魔化,一方面这可以强化自身的正当性,另一方面可以增加自己内部的团结。仔细回顾台湾的化进程,就会发现这正是一个不断人为制造“他者”作为敌人的过程,最终结果是的形式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同时的精神却早早枯萎。作为假想敌的“他者”在早期指的是“国民党威权体制”,;到了1990年代初期逐渐演化为“不义的外省人”,而到了李登辉时代,“统独之争”转化成“国家认同”,“他者”也变成了所谓“可恶的中国人”。
李登辉、等人将中国大陆制造成台湾最大的“他者”的同时,也无法团结台湾内部的族群,反而使族群理由愈演愈烈。各族群的分裂和对立或许将成为台湾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难以消化掉的遗产。外部上来说,李陈等人也将台湾数次推向战争边缘,使得台海局势一度十分紧张。这种内外兼不修的结果让人感觉到台湾付出的政治代价太大,而自身的政治也因此大为受挫。但是,李陈及民进党等势力仍然在不断制造“他者”作为敌人的运动,将“爱台湾”等符号等同起来,把国民党、亲民党、新党与“外来政权”、“外省人”“威权专制”、“中国”、“出卖台湾”等划上等号,然后再透过口耳相传与地下电台“宗教社团”竞选桩脚等各种网络,向选民灌输散播“本土优先”思想,因为只有这样,这些靠着民粹主义上位的政治人物才能在台面上继续获取政治合法性。于是,一到选举,诸如“反对外来政权”、“台湾人选台湾人”、“外省人父债子还”、“中国人回中国去,台湾人走出来”、“中国猪,滚回去”之类简单直接,极具煽动性和情绪性的政治动员口号就像火花一样四散开来。[3]在这样一种语言暴力的氛围下,整个台湾社会被人为地撕裂为两个敌对阵营:不是“爱台”,就是“卖台”;不是“台湾人”,就是“中国人”,双方仿佛势同水火,不能相容。
参考文献
[1]保罗·塔格特:民粹主义[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第23页.
[2]胡全威:恶紫夺朱——台湾政治中的民粹[J].台湾政治学会年会暨世局变动中的台湾政治学术研讨会,台湾政治学会,2003年12月13日.
[3]张文生、王茹:民进党选举策略研究[M].九州出版社,2004年3月,第53页.

点赞:3642 浏览:10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