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学政治教学课程改革

更新时间:2024-01-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当前,新课程改革正不断向纵深发展,中学政治教学改革呈现出良好局面,再纵观这些教学改革成果的同时,我们应当看到部分教学在这一方面存在不平衡性,对课程改革理念把握不够准确,具体推进措施存在偏颇,导致整个中学政治教学改革没有按照既定方向科学发展,陷入了困境。本文主要论述了当前总学政治教师对教学过程中课程改革的相关理由,对于后期中学政治教学课程的改革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字:中学;政治;教学;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改革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人才的培养质量。这次课程改革将充满传统与现代、先进与落后、正确与错误、守旧与革新、继承与扬弃等一系列矛盾及理由。因此,辩证地认识当前的课程改革,客观、全面地深入认识和分析思想政治课程改革过程中存在的种种理由,深入讨论新课程改革的思想、策略与策略,有助于提高课程改革操作上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当前中学政治教学课程改革的相关具体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理念-------先进与落后的冲撞

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出现的理由,并不是具体的课程理论本身的理由,它实质上是一个深层次的教育思想观念理由。六年来的思想政治学科课程改革表明,相当多的思想政治教师“水土不服”。面对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的重大变革,不少教师思想准备不足,特别是在观念上不适应,“旧瓶装新酒”、“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时有发生。理由何在?说到底,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和实践的脱节,实际上反映着传统与现代、先进与落后两种教育思想观念的激烈碰撞。具体表现为“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碰撞上。即就是说,新课程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而现实的教育领域内却“涛声依旧”,“应试教育”大行其道。

(一)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强烈碰撞

素质教育具有鲜明的特征。一是具有时代性,素质教育强调要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科教兴国和人才兴国战略,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开展教育。二是具有全体性,素质教育强调要面向全体学生、为了全体学生开展教育。三是具有综合性,素质教育强调要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各方面全面、均衡发展。四是具有主体性,素质教育强调要充分弘扬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关注个性和创造力发展开展教育。五是具有长效性,素质教育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终身学习能力,推动和支持学生可持续发展开展教育。
从素质教育的定位看,宗旨是提高国民素质,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灵魂是思想道德教育,重点是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有本质不同。第一,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应试教育只顾抓升学率。第二,素质教育重视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应试教育只按考试要求向学生传授知识。第三,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试教育只注重向学生传授考试技能。第四,素质教育重视引导学生把知识内化成自身素质,应试教育只要求学生在考试时能完整复述所学内容。

(二)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改革遭遇两难的尴尬困境

在现行的中学教育中政治课教学称得上是“应试教育”的集中体现。应试教育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影响在短时期内无法消除,许多教师受传统教学思想和应试教育的影响,满脑子考虑的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分数,在教学中漠视学生的主体性,没能从根本上树立正确的学生观。长期以来我国的应试教育制度使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形成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的格局;形成了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重分数、轻过程;迷信权威、缺乏创新等错位的教育观念,极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

二、思想政治课程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和功能

我们国家规定中学德育的理论课统称为《思想政治》,它不同于一般的德育,也不同于一般的学校德育,实际上它应属于德育科学教育。它是学校通过设专门课程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品质理论教育的总称。中国历史上,历来把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联系在一起,直至今日,世界各国在这个理由上和中国差不多,也大致如此,把这类课程通称为德育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在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思想政治课》作为必修课程进入中学课程体系,说明国家对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重视。该课程作为学校德育的主要平台,必须结合中小学生实际,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改革和创新,以增强德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中学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并向成年人过渡,自我意识和独立性逐步增强。在中学阶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品德,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思想政治课程的任务是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作用,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学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作用的生活。思想品德与政治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深思和生活体验;

三、思想政治课学科地位缺失

虽然近年来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对于我们进一步推动和发展思想政治课程改革起着重要作用。但目前在应试教育的冲击下,重智育、轻德育,重学业、轻品德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理论上,对坚持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在具体的德育实践上,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思想政治课的地位仍很低下,所受重视程度明显不够。学科地位的缺失便是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课真正发挥其德育主渠道的作用,影响了课程改革的实效和进一步发展。
把作为德育课的思想政治课当成智育课,扭曲了学科的本质属性和独特功能,是思想政治课程遭遇的最大尴尬和悲剧。把思想政治课单纯当作知识课来上,只抓教学,不抓教研,抓教研的部分学校也是主抓语数外理化,淡化政史地体美。致使一些教研组职能仅仅限于组织教师听课,而没有能够充分发挥教研组的集体备课和研究教学理由的功能,使一些课程改革中出现的相关理由得不到及时地解决,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不能及时提高。这极不利于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发展,也不利于青年教师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高兆雄.浅析如何提高中学政治教学效率[J].文学界(理论版),2012(08).
[2]郭锦秀.浅谈中学政治课教学目前状况及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2(16).
[3]张京蕊.浅谈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J],学周刊,2014(11).
[4]章年海,中学政治新教材新教法,浙江大学出版社[J],2012.
[5]陆建中,中学新课程课堂教学策略,科学出版社龙门局[J],2010.
[6]陈菊英,中学政治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格,四川教学院学报[J],2010.
[7]张武升,教学艺术论,上海教育出版社[J],2011.

点赞:4288 浏览:13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