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优化言语实践,着眼“语言文字运用”

更新时间:2024-02-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语文学科的首要任务是“学习和运用语言”。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学会运用语言是每位语文老师需要认真深思的重要理由。从感性激活、角色转换、多说多写与对比替换四种策略阐述如何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关键词:语言文字运用;言语实践;语文素养
语文是一门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语文课程的首要任务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主要是通过“综合性的”“实践性的”语文课堂活动来完成。那么,如何在课文课堂中通过优化言语实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呢?

一、感性激活

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曾说过:“西洋语言是法治的,中国语言是人治的。”王力先生所说的“法治”是指具有一定规律和逻辑,需要通过“教导”能够获得的语言,而“人治”则指通过直觉感悟,学习者通过反复的学习练习可掌握的语言。感性,是儿童与生俱来的,教师的功夫在于引领儿童动用自己的感受、想象、情感、直觉等感性因素,去真正理解词语的意思,并会正确运用词语,去主动探寻词语背后的意蕴。通过接触感性的语文材料、参与感性的语言,从中感悟、领会语言,运用知识。

二、角色转换

引导学生转换角色设身处地体验。设法让他们入情入境,调动他们强烈的情感因素,引导他们转换角色设身处地体验。如,在《珍珠鸟》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象为珍珠鸟,想象珍珠鸟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让细腻的情感真实地表露出来,通过角色转换,也让学生体会到珍珠鸟的内心世界也是丰富的,它和作者之间是慢慢信赖的过程,动物也和人一样敏感,需要关爱,从而激起学生爱护动物的情感。通过角色转换,不仅优化了语言实践过程,同时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语言文字的运用。

三、多说多写

语文教学中,所有的语言实践活动都要围绕语言表现进行展开。因此,语文老师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是语言天才,给他们创造“说”和“写”的机会,多鼓励学生,让他们充满自信地去说和写。通过言语实践平台激发学生的言语表达需求,将他们推向语言学习的前台,将学生思维引向文字的价值背后,在不断的“说”与“写”的实践练习中,提升言语表达能力。

四、对比替换

对比替换,是运用感性的方式,对语言进行品赏的教学活动优化言语实践,着眼“语言文字运用”由优秀论文网站www.808so.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精读和细细“咀嚼”就能领会语言要表达的深刻含义。在顺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知识结构下,遵循语文教学规律,让他们通过对生活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对课文中重要的字、词、句进行“替换”,将课文中的词语有效激活,将文中人物赋予感彩,再现课文情境,带领学生走进课文,真正领略语言的精妙之处,感悟语言之精深,欣赏语言文字所原有的那份亮丽的风景。
比如,在教学《詹天佑》一文时,感受詹天佑的“爱国”,就充分运用了对比替换的策略,效果不错。
师:同学们,课本中有这么一句话,“清朝政府如果用本国的工程师来修筑铁路,他们就不过问。他们以为这样一要挟,铁路就没法子动工,最后还得求助于他们。”这里的“要挟”是什么意思,能不能换成“威胁、吓唬、威吓”等词语。让我们一起来揣摩揣摩,思量思量!
生:“要挟”是指利用对方的弱点,提出某些苛刻的条件,威胁或迫使对方做自己不愿意的事情。
生:我觉得用“要挟”一词,更能突出清朝政府当时工程技术的落后。
生:由“要挟”一词可以看出清政府当时经济落后,无法培养出自己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科学家。
生:联系后文,从“从南口往北过居庸关到八达岭,一路都是高山深涧,悬崖峭壁。”这句话,我意识到了工程的难度,非常难以胜任。所以帝国主义者才敢这样“要挟”我们。
生:我从前文的“阻挠”——暗地里破坏和这里的“要挟”——抓住对方弱点,足可以看出帝国主义者恃强凌弱、侵略我国的丑恶嘴脸。读来真让人气愤填膺。而“威胁、吓唬、威吓”只是一般的恐吓,不能表达出这些内涵。
生:由此看来,詹天佑担任总工程师不仅要有不怕嘲笑的胸怀,而且要有过硬、出色的工程技术,更要有受命于危难的爱国情怀。
师:看,作者用词准确,同学们品析得深刻到位,让我们用悲愤的语气把詹天佑这种爱国热情读出来。
对比替换,充分运用感性的方式,是一种让语言品赏的行为策略。对文本中关键的字、词、句、段加以有效“替换”,潜心涵咏,精心品味,领略语言表达之精妙,感悟文本主旨之精深,品尝出真正的语文味。
总之,要充分利用优越的母语环境,让学生广泛接触、积累言语材料,灵活运用多种策略,优化言语实践,把学生放置于丰富多彩的言语实践之中,让学生在交际运用的过程中,提升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
(作者单位 江苏省淮安市平桥镇中心小学)

点赞:5485 浏览:15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