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新课程视野下高中政治有效教学

更新时间:2024-01-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 在新课程理论的指导下,强化高中政治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与运用,对于广大政治教育工作者有的放矢的改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推进高中政治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大有裨益。但我国当前高中政治教学仍存在教学手法单一、教学形式化等理由,极大地阻碍了政治教学的整体进步与突破。在借鉴国内先进教学理念的基础上,文章就如何在新课程视野下来开展有效的高中政治教学进行了相关综述。
【关 键 词】 新课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有效举措
【作者简介】 刘雁辉,吉林省梨树县榆树台镇第一中学,中学一级教师,主要从事中学生德育工作。
1671-0568 (2014) 34-0127-02
自新课改全面启动以来,其始终以先进而极具远见的教育核心理念为教育与教学保驾护航,主张教育教学应秉持并贯彻新课改的教学理念,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便于推动我国教育更好、更快地发展。高中政治教育作为新课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中政治教与学正朝着以活跃代替沉闷,以创新代替陈旧,以灵活变通代替呆板等特征为主的高效教学之路发展。面对高中生这一特殊学习群体,如何在新课改的指引下,结合教育教学实际,以课堂为主要阵地,恰当而科学地选用教学策略,对于学生学有所获,学能致用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也是现阶段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界内所共同关注的热点,故笔者特将新课程视野下高中政治有效教学的实现与运用作为本文研究的重点,以教学策略的运用为研究对象,以保障课堂教学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实现效益的最大化,以期为教学时间与应用提供借鉴。

一、巧设情境,彰显课堂发问的艺术

新课改主张“以人为本”,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不少教师均对新课程标准具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并努力围绕着新课标对教学活动进行改善。如多数教师转变了由自身独当“主角”的惯例,课堂内设置了学生讨论或提问环节,师生间有了互动与交流,教师更容易触摸到学生真实的想法,促使教师不断提升自我。新课标亦注重课堂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近年来涌现的新事物,如股票、债券、保险等均在政治书本中得以体现。教师应于课前仔细收集材料与信息,在课堂中创设相关情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情境之中去,并在参与的过程中找寻理由,针对理由展开讨论,从而解决理由,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得出结论。 此时,教师巧妙地提问及恰当的理由情境创设有助于烘托良好的课堂气氛,可有目的地激发起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教师的提问应紧扣教学主题与目标,所提理由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及难度,常见的有反问式、悬念式、情景创设式、联想式等,如此才能为学生留存一定的深思空间,使学生产生疑虑,促使其主动深思并解决理由。此外,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应注意理由在何时提出,各个阶段的理由难易程度等,尽量使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均可获得回答理由的机会。笔者在实践中一般采用梯形提问法,即遵照由简至难的原则,值得注意的是,课堂提问次数要适中,一个理由即可解决时,绝不使用两个理由,以规避“满堂问”现象的发生。如在讲解《矛盾是对立统一》时,鉴于矛盾的概念具备一定的抽象性,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始终遵循教学的直观性,借助大量的感性材料于通俗的解释,引导学生进行抽象概念的概括。笔者通过列举上网与学习、“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一鸟不鸣山更幽”来引导学生进行深思与对比,从而导入课题。再让学生浏览课文内容,让学生在老子与赫拉克利特的表达中感悟“一分为二”的思想,并让学生列举出矛盾对立统一的例子。待学生对于矛盾的含义有一定的理解后,紧接着指出矛盾是对立和统一且不可分割的,再重新利用“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与“一鸟不鸣山更幽”来让学生自己分析,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并让学生体会诗句中的辩证关系。

二、课堂与生活的融合

以往的政治课堂教学均为沉闷呆板的说教式教学,教师硬性地进行理论说教,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及理论的死记硬背,整个学习过程并未涉及学生的参与及体验。课堂教学与生活彻底脱离,使得政治教学难以达到思想教学的目的。新课标注重教育教学的开放性及可操作性,政治教学应紧密贴合生活实际,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及体验,教师平时应积极搜集相关的社会热点理由及生活案例,为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的相连搭建桥梁,如国内外每日发生的热点事件及时事政治均可借助政治学科的理论进行解释与阐述。社会生活为政治教学提供了鲜活的教学素材,政治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可最大限度地引发学生的共鸣,利于其实现知识的迁移。此外,教师应鼓励学生每日观看新闻,阅读相关报刊杂志,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平时可自主运用相关知识来对社会生活案例进行分析,增添政治学习的趣味性,使学生意识到政治学科的重要性。因此,作为一名政治教师,应将抽象的书本理论与社会生活进行完美融合,教师应基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水平与认知程度,将学习的理论知识融合于社会生活常见案例之中,课堂教学活动以采用互动式及开放式的合作性探究学习为宜,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角,教师事先设计好生动的课堂活动计划,为学生的思维碰撞搭台。如在学习《供求影响》一课时,教学需让学生理解变动对于消费需求及生产产生的影响,使学生可运用所学知识来对变动前后商品供需量变化进行解释与说明。教师利用图片或多媒体展示2010年网站甄选出的年度网络流行语,如“蒜你狠”、“姜你军”、“糖高宗”、“玉米疯”、“辣翻天”等趣味横生且可反映当时经济活动特征的词汇,教师提问除了农产品集体上涨外,生活中还有那些相关因素的都在上涨,学生们纷纷从衣食住行等方面进行举例,深刻意识到物价对人类日常生活具有极大地影响。随后教师提问日常生活中常用物品的高低对于购物需求的影响及学生是如何根据的变化来进行消费的,引导学生深思商品变动与消费者需求之间的关系,解释“买涨不买落”的现象。笔者通过简单的生活现象就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政治思维得以发展。
综上所述,新课程的实施与发展亦引发了政治教育教学的不断思考与反省,纵观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历程,无不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创造性置于教学活动的首要位置。新课程视野下的高中政治教学手段灵活多样,教师应结合自身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手段作为研究对象,深刻体会到教学活动中应以学生兴趣点为基础,构建政治生活课堂,才能还原政治学习本色,为政治学习注入活力。此外,精妙的理由情境设计可起到抛砖引玉之效,引发学生的思维碰撞,使政治教学与学习成为一种艺术体验,同时也有利于新课改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参考文献:
[1] 闫渊.演绎教学预设和生成的和谐旋律——从生成教学看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10(24):165-166.
[2] 邹小华.新课程视野下高中政治有效教学微探[J].中学教学参考,2012,15(30):189-190
[3] 李力.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尝试——关于“导—展—练—测—馈”教学模式的运用[J].山东教育,2011,11(23):134-136.
[4] 张维军.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管见[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1,12(09):223-225.
[5] 皮连生,吴红耘.两种取向的教学论与有效教学研究[J].教育研究,2011,21(05):266-269.
(编辑:杨迪)

点赞:21292 浏览:94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