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人道政治:贞观之治本质

更新时间:2024-01-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蟪蛄宁与雪霜期,贤哲难教俗士知。可怜贞观太平后,天且不留封德彝。
—杜牧《过魏文贞公宅》
晚唐小杜这首诗说的是,知了活不过秋天,怎能指望它见到下雪天呢?俗士眼光短浅,怎能指望他理解贤哲之士的高瞻远瞩呢?只可惜,当贞观之治呈现的时候,老天没让封德彝活到这一天—让他亲眼看见天下太平。
在写贞观之治的唐诗中,杜牧这首诗真好。好在哪里?如果把贞观之治比作一棵大树,它也经历了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杜牧的诗,好就好在写出了贞观之治是如何生根发芽的。
诗的背后,有一个故事。
人性善?人性恶?—魏徵与封德彝的一场争论
武德九年(626)十月,唐太宗与魏徵等举行了一次讨论古代为政得失的会议。太宗说:“当今大乱之后,不能迅速实现教化(指儒家仁政)。”谏议大夫魏徵说:“不然。民在危困,则忧死亡,忧死亡,则思太平,思太平,则容易教化。所以大乱之后容易教化,好比饥饿的人容易吃饭。”太宗说:“好人治国百年,才能消除残暴。大乱之后,难道就可以迅速实现教化吗?”魏徵说:“这是常人治国,不是圣哲治国。若是圣哲治国,上下同心,人民响应,不求迅速,也会迅速,一个月就可以成功,三年成功,还算是晚的了。”太宗听了,深以为然。
右仆射封德彝等人群起反对魏徵,说:“三代以后,人渐浇讹(人心逐渐变坏。浇指薄德,讹指奸诈),故秦任法律(秦朝专用法家高压统治),汉杂霸王道(汉朝混用霸王道,霸道指法家高压统治,王道指儒家仁政),都是想教化而不能,哪里是能教化而不想?魏徵书生,不识时务,若信他的空话,恐败乱国家!”魏徵说:“五帝三王,不是换了人民而实行教化的。只要实行教化,就能实现太平。历史记载表明,黄帝、颛顼、商汤、周武王、周成王,也都是在平定乱世之后就实行教化、实现太平的。若言人渐浇讹,不返纯朴,至今应该全都变为鬼魅,怎么还可能实行教化呢?”(《贞观政要·政体》)封德彝等说不过魏徵,但全都认为不可实行教化。
在决定唐朝政治方向的这场辩论中,两种主张针锋相对。魏徵主张实行儒家仁政,其依据是儒家的人性善论;封德彝等主张实行法家的高压统治,其依据则是法家的人性恶论。太宗最后的决策是采取魏徽的主张,实行仁政,并且“力行不倦”。到了贞观四年(630),海内康宁,农业丰收,全国范围内全年死刑案件只有二十九件,“几至刑措”(几乎没有判刑的事了),“米斗三钱”(一斗米三钱,贞观元年一斗米是一匹绢)(《新唐书·魏徵传》),东到海滨,南到岭南,行旅不用再带粮食,沿途都有供应了。再加上这时唐朝击破夙敌东突厥,解除了北方的严重边患,唐朝声威远播,四夷君长来贺,尊太宗为“天可汗”。面对这天下太平的大好局面,太宗无限感慨地对侍臣说:“贞观之初,众臣都说人主应该实行威权统治,唯有魏徵劝我行仁义,几年之间,就有了今天的局面,这全是由于魏徵的功劳啊!”又对魏徵说:“玉石不经良工琢磨,和石头没有区别,若经良工琢磨成美玉,便是万代之宝。朕虽无美质,为公所切磋,以仁义规范我,以道德开导我,使朕功业至此,公亦足为良匠。唯惜不得使封德彝见之!”(《贞观政要·政体》《新唐书·魏徵传》)。
杜牧诗句“可怜贞观太平后,天且不留封德彝”,出典就是贞观四年三月太宗讲的话,“借不令使封德彝见之”。为什么说是可惜呢?因为早在贞观元年六月,封德彝就去世了。
人道政治:贞观之治的本质
白居易诗歌称赞贞观之治说:“功成理定何神速,速在推心置人腹。”又说:“以心感人人心归。”(《新乐府·七德舞》)点出了贞观之治的本质—实行人道政治(历史条件下的人道政治),所以能感动民心,获得百姓拥戴。
那么,贞观之治是如何行仁义的呢?首先,是实行仁政,包括推行均田,奖励垦荒,兴修水利,轻徭薄赋,不夺农时,奖励婚嫁,繁育人口,乃至释放三千,从突厥赎回被掠的中原人口近二百万等。同时,实行法治,对贪污腐败者、侵害人民者,一律“必无赦免”,“置以重法”,这样一来,官员则普遍廉洁奉公,王公贵族、民间豪强则“无敢侵欺细民”。所有这些措施的背后,都是一个理念:以民为本。举两个小例子:贞观二年(628),太宗问黄门侍郎王珪:“近代君臣理国多劣于前古,何也?”王珪说:“古之帝王为政,皆志尚清静,以百姓之心为心。近代则唯损百姓,以适其欲。”(《贞观政要·政体》)贞观二年,太宗说,“国以人为本(唐代文献避太宗李世民讳,民字改写为人字),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贞观政要·务农》)可见贞观君臣对于爱民、不扰民这些自古以来儒家的也是道家的政治理想,确实是念念不忘。
所以,贞观之治最值得留心的成就,还是它高质量的文化品质。
(选自《唐诗说唐史》,中华书局。邓小军为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鲍远航现任教于湖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

点赞:20646 浏览:93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