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一石激起千层浪——浅说政治课堂导入法

更新时间:2023-12-3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良好的导入就像磁铁一样,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提高学习效率。导语形式多种多样,不拘一格,但不管采用何种方式和何种角度导入,都必须结合教材实际和学生实际,必须遵循启发性、趣味性、知识性和鼓动性的原则。
关键词:导入法; 启发性;鼓励性;趣味性
课堂导入是教学艺术的第一个闪光点,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其目的是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产生学习动机的教学行为;课堂导入是师生情感共鸣的第一个音符,是教师在营造一个整体氛围,帮助学生酝酿情绪、步入智力振奋的状态。良好的导入就像磁铁一样,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消除其他课程的延续思维或心理杂念的干扰,使学生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提高学习效率。下面的几种策略是我平时教学中总结出来的,仅供参考。

一、直接式导入法

这是最常见的传统的导入法,这种策略不拐弯抹角,可以起到开门见山、直截了当、简洁明快的效果,三言两语就能直切正题。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使学生注意力和思维迅速集中于教学内容。 例如我在讲《维护消费者权益》这篇课文时,是这样设计的:“今天,我们来学习《维护消费者权益》请同学们翻到课本第28页。”但这种策略不能频繁使用,否则会使学生失去新鲜感,特别是对于活泼好动的学生而言,会大大减弱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而课堂气氛一开始就没有调动起来,就不利于下一环节的教学。

二、设疑导入法

一般说来,当学生遇到理由、困境,需要新知识和寻找答案并获得突破时,他们才产生积极的学习活动。因此,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应向学生巧妙地设置疑问,有意使学生暂处于困惑状态,产生教学需要的“愤、悱”状态,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启发并活跃起来,造成学生渴望、追求新知奥秘的强烈愿望,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好效果。如在教学《同学?朋友》一课时,我问学生:每个人都有好朋友,当你发现好朋友做错了事时,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怎样做才算是真正的好朋友呢?是啊,这个理由提到学生心里去了,学生急于知道怎么做才是对的。设疑导思,激发学生求知欲,让学生满怀热情地投入学习。老师是教学的引路人,不断地揭示知识的新矛盾,摆在学生面前,使他们疑中思“山重水复疑无路”,思而明,寻求“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三﹑歌曲导入法
教育心理学表明:音乐教育与智育教育相辅相成。音乐以其优美的旋律和动听的曲词活跃和丰富听者的思维和想象力,使学生在这音乐声波刺激下思维活动处于敏捷和活跃状态。唱歌不但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是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如教学《走进青春》一课时,我先播放歌曲《小小少年》,让学生欣赏这一首歌,特别是听到“一年一年时间飞跑,小小少年在长高。随着岁月由小变大,他的烦恼增加了”,这时学生马上进入了情境,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明白了歌曲的内涵——在不知不觉之间,我们的身体和心理经历着一系列微妙的变化,这意味着我们正在长大,开始从儿童向青少年过渡,跨入了青春期的大门,开始了人生最美丽的春天。学生的心灵与音乐产生了共鸣。接着老师就可凭借教材,让学生在情感中明理,在明理中体验情感。

四、时政导入法

思想品德课教学本身带有很强的时政性,时政导入是把相关的课堂教学内容与当前关注程度较高的热点理由结合起来,通过巧妙地引入,引起孩子们讨论,这样既增强了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时效性,拓展了政治课的外延,又激发了孩子们探求新知识的主动性,使孩子们对理由的认识从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运用贴近孩子们生活的时政进行教学,引导孩子们自己深思理由,自己去发现和矫正错误的心理状态,有利于转变一味灌输的教学模式,打破沉闷的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也体现了知一石激起千层浪——浅说政治课堂导入法相关论文由www.808so.com收集行一致的原则。在教学中,每遇重大国内国际时政要事,笔者都契机及时召开“新闻发布会”,让孩子们在上课的最初几分钟里,主动参与讨论并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独立思维的习惯。所学课文的内容。笔者在讲《唱响自信之歌》这一课时,先讲述了姚明的故事,他曾经听力差、反应慢、手臂短、刀削脚,几乎都是成为篮球运动员致命的弱点。但他酷爱篮球,自信自己能通过增强体能、艰苦训练获得成功,自信、努力最终让姚明成为篮球巨星。姚明的故事深深地打动着孩子们,孩子们在听故事中更加崇拜姚明,激起要向他学习的强烈。又如在讲《我知我师》时,孩子们先讲“程门立雪”的故事,笔者再讲“子路敬孔子”的故事,由这个故事提出理由让孩子们去深思:子路是如何对待孔子的误解的?而你又是如何对待老师的误解的?通过这些深思,能让孩子们正视并开始懂得如何尊师。

五、多媒体导入法

随着科技的进步,课堂教学早已不仅仅是简单的粉笔加黑板了。多媒体作为一种辅佐手段在教学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课堂导入通过恰当的多媒体手段实现,其效果有时是其它手段所无法代替的。在上“我们身边的规则”这一内容时,笔者先播放给学生观看一段公益广告片,大致情景是:一个行人边听耳机边骑车,一路上不是撞电线杆就是撞行人,在他得意忘形时,被迎面而来的汽车撞上,导致生命垂危。学生的第一反应是“噢,我看过的这个广告,下面是……”,学生已经达到了认同,并不时交谈着下一个镜头的内容,此时他们的注意力已被成功地吸引了。让笔者印象深刻的还有2010年冬奥会女子3000米滑冰接力比赛的那段视频,当时把这段视频作为《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这一课题的导入,让孩子们比较作为一个中国人经历了那场大悲过后大喜的快乐与发出评论“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们”让孩子们站在一个国家的高度感受民族自尊心,进而讨论“快乐与自尊”主题。
总之,新课导入设计是一门艺术,德国教育学家第多斯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因此,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每节课的导入环节,不断创新、尝试新的导入策略,激活思想品德课教学。

点赞:6074 浏览:18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