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百姓送官“政治学”

更新时间:2024-03-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官员履新时,往往能够引起民众和媒体的关注,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大家有所期待也可以理解。然而,官员离任时却常常悄无声息,似乎人走茶凉。当然,例外并非没有。如果官员发表了离任的惊世之语,或者出现了百姓送官的壮观场面,那么,想不引起注意都难。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时。离任犹如一面镜子,一个为官者的政绩如何、名声好坏,老百姓看得最清,百姓也会以自己的行动表达对官员的态度。吊诡的是,在权力、利益等各种因素的交织下,送别往往会脱离民众对官员那种朴素的爱戴之情,失去了本真,增添了功利和矫情,看似表达官民和谐的送官行为,里面却充满了“政治学”,这或许是官民之间错位的政治角色的体现吧,折射出的隐约是权力的影子。
官员离任,之所以关注度不高,是因为百姓自发送行所占的比例不多,往往都是同级送同级、下级送上级,而百姓送行,不外乎这么几种情况:官员为百姓办了实事,百姓牵挂着他;官员廉洁奉公,铁面无私;百姓担心自己的“福利”得不到延续,想通过送别引起注意,从而让官员留任。在古代,民众若感恩于“父母官”,送别时会送万民伞、遗爱靴、牌匾、对联等。
北宋时期,著名书法家米芾曾主政涟水(今江苏省涟水县)。离任时,他特将笔端残墨置于池水中洗净,以示“来清去白”。米芾离任时,不仅百姓送的“万民伞”就有上千把,后人还将他洗笔墨的水池重新整修一番,命名为“廉池”,引来无数游客浏览。
唐代崔戎任华州刺史时,做了许多好事。他离任时,老百姓舍不得让他走,拦在路上,没想到可能用力过猛,竟拉脱掉了他的官靴。老百姓如获至宝,称此靴为“遗爱靴”。明代清官海瑞离任浙江淳安县令时,家家户户都在门前的供桌上摆放一碗清水和一面明镜,以颂扬海瑞“清如水,明如镜”的官德。
在古代社会,送官似乎容易理解,因为在专制制度下,官员的品质显得尤为重要。官员为地方做了好事,百姓可能会感其德政,为其送行,甚至立功德碑、送万民伞。但在现代政治理念里,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官员是人民选举、出钱雇佣的公仆,其存在就是为人民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从这个作用上说,百姓送官颠倒了现代政治的角色关系——官员办好差事,是一个公仆的应尽职责,本不必对此感恩戴德,如果“主人”竟然嚷着要为“仆人”立碑感恩,则与现代社会的价值观背道而驰,不合乎服务型政府的理念了。若是说一个官员做了一些实事就应当被传诵千古、立功德碑,那只能说明做实事的官太少了。
如今,依然可以看到百姓为了办成某件事为官员下跪,这虽与送官流传的美谈不同,但反映出的官民地位是相同的,那便是官员高高在上,百姓极其弱势。送官背后,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一种现实:百姓依然在盼望清官,因为他们还没有真正的选择权,制度还没有真正把权力关进笼子;百姓担百姓送官的“政治学”由优秀论文网站www.808so.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心政策的不可延续性,因为新官上任习惯了烧三把火,喜欢“开来”而忽略了“继往”。
更加严峻的是,对政府的施政行为,多数人没有知情权和监督权,更不用说了解当地的“父母官”。即使是送官这样的好事,似乎也只见百姓翘首期盼,官员尚不知身在何处。官民之间这种生活上的隔阂、心理上的疏离,虽然大多数时候显得波澜不惊,但它日积月累地蓄积着破坏性的力量,也给当下我们践行群众路线带来了极大挑战。
曾有人倡议:希望政府官员就任、离任时都发表讲话和感言,给群众个交代,并形成一定的制度和规范。这固然可行,不过,最根本的还是要创造条件让人民能够真正行使监督和批评的权利。只有这样,送官才能成为佳话,而不是一出戏。
(责编/彭澜) WWw.808so.com 808论文查重

点赞:22922 浏览:105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