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如何增强学生学习哲学内部动力

更新时间:2024-02-0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哲学是一门源于人们对自身和世界的探索和追问的学科,是人类文明、智慧的精髓,它可以使人“知而能识,学而能思”。总之,哲学是一门智慧之学。我们学习哲学的内部动力原本应该是朴实而强劲的,然而伴随着快节奏的经济时代的到来,中学生已经无暇去深思和探索这片浩渺的充满智慧的哲学天空。他们学习的动力被外在的物质或精神的奖励、学习分数、上好的大学、找到好的工作等目的所功利化。哲学学习的内部动力严重不足,因而出现了学生厌学、学习效率低下、死记硬背、运用能力低下等一系列理由。增强学生学习哲学的内部动力是非常迫切而重要的。如何在教学中增强学生学习哲学的内部动力呢?以下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深思和总结。

一、在教学设计中增强哲学学习的主动性和趣味性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注重引发学生的内在兴趣,通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方式、材料等,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少使用惩罚、奖励、竞争等方式,目的就是减少外部压力来督促学生学习。试想,如果学生过分担心受处罚或批评,过分渴望奖励和表扬,就会影响内心的自由,从而阻碍创造性的发展,忽视哲学学习过程本身所蕴含的智慧。
在教授生活与哲学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前,笔者就先布置学生搜集查阅王阳明的学术观点,并动手写出有自己鲜明观点的论文。在讲授哲学史上的两大主要流派(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时,让学生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并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这两种哲学思如何增强学生学习哲学的内部动力由优秀论文网站www.808so.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想。学生经过了大量的查阅资料的过程,形成了自己的哲学思维,在课堂上能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甚至碰撞出了许多思维的火花。整个课堂充满活力,学生的语言非常精彩,他们的创造力得到彰显,活力竞相迸发,这正是哲学教学所期盼的。

二、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思辨性教学活动

哲学思维方式的特性是思辨性。哲学的思辨性是哲学对无限事物本质的辩证理解,它是一切哲学派别的本质共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辨性是与实践性相统一的科学的思辨性。加强哲学思辨性的教学活动,能增强学生学习哲学的内在原动力。
在讲授《哲学的基本理由》时,关于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理由是一个难点,生搬硬套对学生没有任何帮助。为此,笔者在教学中增加了一个环节,请学生辩论历史上著名的“濠梁之辩”。庄子和朋友惠施在濠水的一座桥梁上散步。庄子看着水里的苍条鱼说:“苍条鱼在水里悠然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不是鱼,无疑也没法儿知道鱼是不是快乐。”庄子说:“请回到我们开头的话题。你问‘你怎么知道鱼快乐’这句话,就表明你已经肯定了我知道鱼的快乐了。”他们的辩论究竟谁是谁非,谁输谁赢,历来智者见智,仁者见仁。通过开展这样一个辩论环节,增强了学生的思辨能力,提高了学习哲学的内部动力。
同样是和庄子有关的典故,讲到这里还可以引申讲解“庄周梦蝶”:“昔者庄周梦为胡(蝴)蝶,栩栩然胡(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蝴)蝶与?胡(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以此说明物我为一,万物齐等的思想,从而进一步论证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摒弃消极避世、回避矛盾的思想。

三、在教学实践中联系中学生实际生活,教会学生学以致用

现实生活中蕴涵了丰富的哲学道理,同时哲学道理也无处不在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们不仅要积极学习哲学,更要懂得学以致用,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学习哲学的内部动力。
几乎所有的哲学道理都可以广泛地运用到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中。比如,在讲解《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这一单元的策略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和“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客观地分析人际交往的实际情况和客观规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正确地处理和同学、父母、老师的关系,避开人际关系过于紧张,培养学生豁达大度的胸襟和为人处世的道理。比如,讲解“思想策略和创新意识”中的“发展的趋势”时,就可以结合高三学生紧张焦虑的心理,让学生看到事物发展的趋势,从而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培根说:“只见汪洋时就以为没有陆地的人,不过是拙劣的探索者。”我们所经历的那一点远远不能代表一切,就此否定一切的人,是人生的失败者。希望是永存的,我们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
哲学是一门古老而神奇的学问,是人类对自己生活的世界和人本身所进行的孜孜不倦的永恒的探索,它包含着无穷的智慧。让我们停下脚步,抬头仰望深邃的星空,思索脚下深情的土地,让我们的步伐更加从容豁达!
(责任编辑 袁 妮)

点赞:11197 浏览:45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