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谈《盗梦空间》所蕴涵哲学观

更新时间:2024-01-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盗梦空间》是好莱坞史上最叫座的电影之一,它带领观众跟随故事人物游走于现实与梦境之中,站在哲学的高度对人类与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深思,把一系列重要的哲学理由通过电影这一手段展现出来,不仅在视听方面给观众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更在心智和思维层面上给观众带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本文围绕电影《盗梦空间》中丰富的哲学深思,通过总体情节概览和具体片段分析,力求完整地展现出其独特的哲学观,从而在更高层次上凸显出这部电影的现实作用与社会价值。
[关键词]《盗梦空间》;哲学观;思维与存在;本我与他者
《盗梦空间》是好莱坞著名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继《蝙蝠侠:黑暗骑士》后为全球观众呈现的又一场视听盛宴。在影片中,诺兰运用了“梦的层次”理论,将梦境分为五个层次,认为层级越高就越接近潜意识,情感的操控能力也越强,而理性则越来越弱乃至不复存在。这种对时间和空间的大胆切割使得影片展现出极强的立体性、奇幻性和深邃性。不过,这种切割是以现实逻辑为基础的,它不同于以往同类题材的电影对时空的随意想象和分化,因而可以给予观众以真实感和逻辑性,并能无限地激发出观众的想象力,使他们参与到梦境的构建之中去。在很多观众看来,这种构思所产生的效果已经远远超过了3D电影带来的局部的视觉冲击,所以《盗梦空间》无疑是好莱坞电影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里程碑。
除了基于现实逻辑的时空分割以外,这部影片的另一大看点是它对人类、对社会乃至对整个世界的哲学阐释。影片中,由莱昂纳多扮演的男主人公科布带领他的队伍经历了六层世界,分别是现实世界、第一层梦境、第二层梦境、第三层梦境、第四层梦境和迷失域。他们不断地从各个世界中穿梭,有时候就连他们自己也很难分辨出哪个是真实、哪个是梦境。比如科布的亡妻玛尔,她习惯了梦境中的世界,回到现实后反而选择了,这是因为在她的眼里,真实只是梦境,梦境才是真实。这就涉及了一个哲学上最基本而又最难回答的理由,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理由,反映在电影中就是:究竟现实是梦境中的现实,还是梦境是现实中的梦境?同时,在时空转换的同时,真实的和虚拟的人物交织在一起,使观众难以分辨究竟哪个是由筑梦师假想的构造出来的人,哪个才是真正的现实生活中的人。以上这两个哲学理由伴随影片始终,不仅增加了影片的深度,使影片更具哲理性,更构成了时空分割哲学思辨的根基,使这种分割有理有据,显得精准而合理。影片对这两个哲学理由的回答则与观众活跃的思想相互碰撞,产生绚烂的哲学花火,使其中的哲思和哲学观点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彰显。

一、哲学观的植入

要明晰电影《盗梦空间》中的哲学观,首先要对故事情节有一个总体的把握,明确导演和编剧的意图,而后分辨出现实与梦境的区别所在,理清每一层世界之间的联系,并找到影片中每一个人物的世界归属。也就是说,要找到影片中蕴含的哲学观,其必要条件是要充分了解这些哲学观的植入背景和植入过程,在此基础上,才能准确地理解影片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以及“本我与他者之间的关系”这两个哲学理由的解读和回答。
影片一开始就以梦境和现实的多维转换展开了对其哲学理念的论述。多姆·科布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盗梦者,他能够在人们精神意念薄弱之时潜入人们的梦境之中,有价值的信息和秘密。然而,在一次执行任务的过程中,由于其潜意识受到亡妻玛尔的阻挠,未能成功窃取雇主需要的资料,面对着两天之内被杀的危险。为了自保,他的同伴将他和亚瑟出卖给曾经的盗梦对象——斋藤。斋藤提出可以带他们回国过安逸的生活,但条件是他们要找到其竞争公司老板的儿子费舍尔,并在他的头脑中植入遣散公司的意念,从而使自己的公司成为垄断巨头。出于对孩子们的迫切思念,科布很快组织起了自己的队伍,包括“筑梦师”阿里阿德涅、“伪装者”尤斯福和“伪装者”埃姆斯。至此,影片将其中所蕴涵的哲学观渐渐地展露了出来。
影片的中心部分,也就是植入意念的整个过程,可以看做是影片对其哲学观的深入探讨和剖析。在费舍尔飞往洛杉矶的途中,盗梦团队实施了这个意念植入计划。他们有10个小时的时间来执行这个计划,不过正如尤斯福所说,睡梦中大脑的运转功能比平时快20倍,现实世界中的十个小时,就意味着他们在第一层梦境中有一周的时间,在第二层梦境中有六个月,在第三层则长达10年之久。这种“梦中之梦”的特点使科布一行有了足够的时间去向费舍尔的头脑中植入思想。在这一过程中,科布不断受到潜意识中玛尔的阻挠,随时有永远迷失在梦境之中的危险,但他凭借坚强的意志摆脱了玛尔的迷惑,成功地完成了任务,并把斋藤从潜意识边缘拯救出来,终于回到现实的家中与孩子们相聚。不过,该影片在结尾处设置了一个悬念,陀螺仍在旋转,那么科布回到的究竟是现实世界呢还是仅仅是浅层次的梦境之中呢?这一切都留待观众去发散思维进行解读。
其实,结果究竟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影片成功地向观众传达了其独特的哲学理念,用一种崭新的策略、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深刻地诠释了“思维与存在”以及“本我与他者”的关系,使观众观赏之余备受启迪。

二、哲学观的剖析

《盗梦空间》对其哲学观的传达是通过回答两个哲学的基本理由而实现的。一方面,影片需要回答思维与存在之间是何种关系,反映到故事情节之中就是梦境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即是梦境决定现实,还是现实决定梦境的理由。另一方面,影片需要明晰本我和他者的关系,反映到情节中就是现实中的个体与梦境中的个体之间的关系,即梦境中的我是否真实地存在以及现实中的我是否只是梦境虚构的理由。对这两个理由的回答,就构成了《盗梦空间》这部电影的哲学理念。

(一)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理由是《盗梦空间》最为主要的哲学议题,几乎整部电影都是围绕这个议题展开的。在影片中,梦境即思维,因为思维是梦境得以成功构建的最基本的保障,现实即存在,因为现实就是不能为人的思维所自由操控的存在。因此,影片对思维与存在关系理由的深入深思就集中体现为它对梦境与现实关系理谈《盗梦空间》所蕴涵的哲学观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808s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由的深刻诠释。谈《盗梦空间》所蕴涵的哲学观相关论文由{#GetFullDomain}收集

点赞:11344 浏览:46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