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佛教生命观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维度解读

更新时间:2024-02-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佛教的生命观与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相比较,既存在共同点,也具有自身的独特性。马克思主义的生命观强调,生命存在是生命观存在的前提和基础。佛教中用“缘起”来阐释生命,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联系是普遍性”的观点。马克思主义生命观认为生命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结合,这种观点在佛教中也能找到蕴含。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关注的关爱生命及动物保护观念可以从佛教的生命观思想中提取思想资源。
【关键词】生命观;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佛教
所谓的生命观,是指人们对生命本质和作用的看法。生命是一切活动的基石,生命观直接影响人们的生命价值和作用。
佛教生命观与马克思生命观都有着各自所强调的内涵。马克思主义的生命观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观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指的是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对生命本质和作用的看法。 “人”是“人的生命”的展开;实现了的人的生命即为“人”。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认为实践生成是生命的基本特征,是马克思主义生命观的基本体现。佛教中的“有情”或“众生”大体上相当于今天所说的不同生命形态,它主要指动物生命,并不包括植物。所谓“普度众生”、“利乐有情”主要是指帮助众生从六道轮回的苦难中解脱出来。同时,也从众生的福乐为出发点,关注众生存活的利益。应将一切生命看做是自己的生身父母,戒杀放生。其重要的思想基础就是佛教的众生平等观念也就是佛教的生命观。马克思主义的生命观与佛教生命观的语境迥异,但是,它们都对生命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启迪作用。
马克思主义的生命观强调,生命存在是生命观存在的前提和基础。佛教为了探讨生命理由尤其是人生理由,对生命起源理由必定要进行回答。佛教在生命起源理由上与绝大多数宗教的人类起源说有着很大的差别。佛教从根本上否定了神创说,反对神灵支配人类的命运,但是它也没有走向唯物主义,而是在其独特的缘起论基础上提出了“五蕴”说等关于生命起源和构成的理论。《心经》曰:“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五蕴中,色蕴属于物质现象,而受、想、行、识四蕴则属于精神现象。五蕴,是佛教对世间一切生灭现象所作的归纳和概括说明。它认为人是由五蕴经由一定的因缘和合而成的,缘聚则有,缘散则无。
佛教中用“缘起”来阐释生命,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联系是普遍性”的观点。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理解佛教的缘起说能够帮助我们很好的理解是佛教的生命观。所谓缘起,指的是宇宙中一切事物和现象的产生、存在都依赖于相互联系的关系或条件,离开了构成事物和现象的条件,该事物和现象就不可能存在。也就是佛教常说的“此有则彼有,生则彼生;此无则彼无,此灭则彼灭”。[1]这也是马克思关于“联系普遍性”的观点。佛教认为宇宙间的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成的,任何事物都不能单独的存在,都不具有独立的作用。佛教用这种缘起理论把人与外界联系起来,然后否定了人的独立作用。佛教的这种因缘和合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生命观还是有些相似的。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关注的关爱生命及动物保护观念可以从佛教的生命观思想中提取思想资源。关爱生命及动物保护观念之所以成为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关注的重要主题,是于全球生物多样性的急剧减少和养殖动物恶劣的存活环境、存活状态相关联的。从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角度而言,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存在和稳定的因素,生物多样性的急剧减少,必定加剧生态系统的失衡,导致严重的生态危机。佛教的生命观在今天对于倡导人们关爱生命、保护动物具有重要作用。《梵网经》说:“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佛教平等的生命观教育人们要善待、珍惜自己的生命,同时更要善待一切众生的生命,不要任意剥夺他人的生命甚至是动物的生命。《华严经》中亦讲到杀生的果报:“杀生之罪,能令众生墮于地狱、畜生、饿鬼;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短命;二者多病。”佛教的生命观从主体自身的德性修养出发,将关爱生命、保护动物视作人自身德性成长的重要内容,具有自身独特的思想内涵,同时又从慈悲心的长养、修行解脱、业报轮回的宗教观念,从动物与人具有同样的生命感受性、动物具有自身的存活权利、人与其他生命和谐共处等观念出发,对生命观进行多方面的论证,这对于丰富当代动物保护思想,推动人们生命关怀意识具有重要价值。
佛教的生命观与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中动物保护观念相比较,既存在共同点,也具有自身的独特性。两者之间的一致性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两者均主张将道德关怀的范围拓展到其他生命;二是均有从生命平等的角度考察其他生命的存活权利;三是注重从动物生命与人具有相同的生命感受出发,要求人们给予关心和爱护。两者的不同主要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具有较强的现实性,是针对现实的生态环境危机、动物存活状态提出的,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的生态、动物的觉醒。同时,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动物保护思想从现代人权思想出发,试图从动物具有与人一样平等的存活权利论证动物保护观念。佛教的生命观则首先是从主体宗教修行的角度出发,注重主体的慈悲德性的培养和精神的清净解脱,它也强调动物与人一样具有感受苦乐的能力,但它由此突出的不是动物具有与人一样的存活权利,而是强调主体对生命苦乐的敏锐的感受性,由此培养主体关爱生命、同体大悲的情怀。同时,佛教继承自婆罗门教的业报轮回观念也是一种宗教观念,这也表明佛教对生命的观念具有很强的宗教文化特征。
佛教的生命观与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生命关怀、动物保护思想相比较,也存在自身需要进一步发展的方面,这主要体现在,佛教主要关注主体自身的德性修养,客观上易于忽视社会层面存在的生物多样性消失、养殖动物存活状态的恶劣等现实社会理由。因此,要发挥佛教的生命观的社会作用,要求佛教适应现实需要,关注现代社会存在的生态保护、动物保护的现实理由,吸收融合当代动物保护思想的现实内容,拓展和丰富自身的生态思想。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所要求的实践之路。[2]
【参考文献】
[1]中阿含经[M].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点校.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16.
[2]陈红兵.佛教生态哲学研究[M].宗教文化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杨玉洁]

点赞:9487 浏览:34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