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以利率市场化盘活金融资产存量

更新时间:2024-01-0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编者按
日前,国务院发布《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这份被称为金融“国十条”的《意见》,从多个角度阐释了如何“盘活存量、用好增量”,加强引导金融对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支持作用。本刊聚焦政府在金融领域的新动向,关注“盘活存量”和“用好增量”中的理由导向和政策安排,探讨金融如何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及经济结构转型,以期为读者深入理解金融领域改革思路提供参考。
近年来,利率市场化改革已我国金融改革的热点理由。自2012年中国人民银行扩大存贷款利率上下限幅度之后,2013年7月20日,我国完全取消了贷款利率下限。金融监管部门的举措表明,利率市场化将下一步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重大事项。
深挖货币潜能,让货币为实体经济服务,以利率市场化推动我国金融资产结构存量调整,具有重大。盘活存量,并非是简单地提高货币信贷的流通速度,而是要调整货币信贷结构,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利率压制政策造成“非均衡”
利率市场化理由对我国金融体系的改革之所以如此关键,主要是因为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行的是“金融抑制”型的利率政策,作为社会资金基础的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受到人为压低,不能真实地反映社会资金的稀缺程度和供求状况。在存贷款利率人为压低的情况下,各市场主体对于银行信贷资金的需求远远超过供给,导致信贷资金的配置过程并非以市场机制为基础,而是出现了广泛的“暗箱操作”式的金融机构信贷配给制,在银行信贷融资长期占据社会资金融通主导地位的情况下,使我国社会资金配置结构整体处于非均衡状态。
我国社会金融资产存量结构过于偏向银行,导致资本债券市场发展缓慢。据中国人民银行及相关监管部门统计,截止到2013年5月底,我国社会金融资产结构中,金融机构贷款总额已经超过67万亿元人民币,商业银行总资产更是超过139万亿元。而我国保险行业总资产仅为7.7万亿元,债券市场总托管量25万亿元左右,股票市场总市值也仅为24.7万亿元左右,加上信托产品的8万亿元左右,其他全部金融市场的规模基本与商业银行信贷余额相差不多,但信托产品的8万亿元里面有很大一属于商业银行贷款的通道业务,另外还有10万亿元的银行理财产品基本上也属于银行信贷。
因此,在我国社会融资结构中,银行信贷稳居大头,这种情况的出现,固然有我国金融体系形成的历史因素和政府对债券市场、股票市场管制的理由,而政府人为压低贷款利率也是另外一个理由。在利率压制下,企业的信贷融资成本水平非常低,信贷资金的取得也较发行债券上市融资容易。因此,这些企业使用债券市场股票市场融资的动力不足,导致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发展较为缓慢。
对存贷款利率的管制,客观上起到保护商业银行的作用,导致银行信贷资产的内部结构严重失衡。由于存贷款利率的管制,社会资金面对严重供不应求的局面,在商业银行信贷资金配置过程中出现“二元”状态:一方面,金融机构遵循政府的低利率政策,将大资金贷放给三类主体:一是对它们而言较为“安全”的大型国有企业,二是承受了较大外部压力不得不贷放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三是公关能力较强的私营企业;另一方面,作为最外部资金支持的中小企业及广大农民,由于商业银行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排查风险,贷款成本高、风险大,便被排斥在有组织的金融市场之外,使他们只能以较高的利率从非正式金融机构获取所需的外部资金支持。
据统计,截止到2013年6月,金融机构给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为12.25万亿元,只占全部企业贷款余额的28.5%,这种情况的出现,还是近年来人民银行、银监会等监管机构“三令五申”,要求金融机构加强对中小企业及“三农”的金融服务,并采取了一定的措施转变信贷资产结构的结果。但与此同时,商业银行为逃避监管要求,将超过数万亿元的资金以银行理财是借道信托、券商资管等变通方式,投入政府融资平台是房地产公司,导致银行信贷资金内部结构错配的现象仍然较为严重。
利率市场化盘活金融资产存量
“金融抑制”型的利率政策,客观上导致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机制落后的局面迟迟改观。我国实行的对存款利率设定上限和贷款利率设定下限的利率政策,实际为商业银行维持了一个非常稳定的且能够带来巨额利润的存贷款利差水平,只要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基本正常,有最基本的信贷风险防范措施,就可以稳定获得利差收入,这使得商业银行长期以来满足于传统的经营管理方式和较低的运营效率,无动力花费人力、物力和财力去学习和推广现代化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技术。
同时,也容易使获得银行贷款的国有企业经营效率相对低下。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理由,除了者缺位和经营管理水平因素之外,可以较为容易地获得低成本信贷资金也是一个因素。由于大量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都超过50%,信贷资金利息费用占到国有企业运营成本的相当大比重,在利率水平低于社会资金成本的情况下,国有企业用不着挖空心思改善经营管理水平和降低管理费用,经营管理效率与主要使用高成本民间借贷资金的民营企业、小微企业便存在明显差距。
最后,导致居民财富增长缓慢。很长时期中并直到目前,大量廉价居民储蓄存款商业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据统计,2013年5月底,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已达42.94万亿元,在2012年,商业银行体系实现净利润1.24万亿元,2013年第一季度则实现净利润3688亿元,这其中银行利息收入高达6571亿元。我国居民为了应对经济波动性和不确定性风险,储蓄倾向较高,但这些资金的风险承受能力较低,在找不到合适投资渠道的情况下,只能存入银行承受低利率存款,不能有效地更大限度地创造财富。
基于我国利率压制政策各种弊端的存在,对存贷款利率进行市场化改革就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关键环节。
利率市场化将会推动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利率市场化之后,有助于理顺我国社会资金体系,人为压低的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将向正常水平回归,以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为代表的资本市场对筹资者的吸引力会上升,使得金融“脱媒”的现象在我国趋向普遍,商业银行资产规模的增速下降。与此同时,商业银行存量资产规模也会下降,这是因为在利率水平随时波动的环境下,很可能会出现由于存贷款在期限上的错配而导致存贷款的负向利差,商业银行将会采取措施比如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对信贷资产“消肿”,从而在降低商业银行信贷资产比重的同时增加债券市场的整体规模。无论是从增量还是存量的角度,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都将减少,商业银行资产在金融体系中的占比也会下降。

点赞:21243 浏览:95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