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和谐交通文化建设

更新时间:2024-01-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交通文化是交通文明的组成,其在交通事业发展的进程中起到了推动作用。弘扬新时期交通文化,对交通发展具有极其的。对“中国式过马路”现象的浅析进而说明和谐交通的性,从而保证文明出行。
和谐交通文化建设“中国式过马路”
1和谐交通的含义
交通是社会的组成,构建和谐的社会和谐交通为支撑,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和谐的交通,就无法实现真正的社会和谐。
和谐交通是交通要素之间,交通与社会、自然环境间的融洽与协调发展的交通,是适应满足型交通、是以人为本的交通、是可持续发展的交通。
一切生命以和谐为基础,无论是有机体的生命或是组织的生命,和谐不仅可以保证系统各协调运转,提高效率,减少损失,增加生产率,还可以降低摩擦,避开冲突,缓解压力,激发热情,使人愉悦。
2“中国式过马路”现象分析
2.1“中国式过马路”的含义
所谓的“中国式过马路”,就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其行为与红绿灯无关。这一现象不仅折射出管理手段的乏力和无奈,还有国人规则意识和生命意识的淡薄,“中国式过马路”现象严重的安全隐患。
2.2“中国式过马路”的另一面
“中国式马路”逼着行人闯红灯就是“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马路”没有把行人作为交通系统的主体,而是“以车为本”。一些城市的马路有几十米宽,绿灯时间却仅有十几秒,行人跑得快的,刚刚来得及在绿灯结束时到达对面;跑得慢的,后半程就只能闯红灯。许多路口,行人直行要遇到两拨右转车流阻碍,常被逼得寸步难行。为了抢在右转车辆前过马路,行人只好“闯半个红灯”。
类似“中国式马路”与“中国式过马路”的理由还有不少。如一些城市里街头路边的草坪绿地成了“方便”之处,这种不文明行为被称为“中国式方便”。然而“中国式方便”的背后,更有“中国式厕所”。城市里一些公共厕所,每天早上“到点上班”,每天傍晚就“到点下班”。然而人的排泄系统却无法与这个“作息时间”接轨。“中国式方便”有时与文明无关,而是被“中国式厕所”逼出来的。
2.3“中国式过马路”现象反思
所谓的“中国式过马路”,其实已经城市交通管理的一种“痼疾”。行人、非机动车、机动车都有相应的“路权”,任何一方都不能侵犯他方的交通空间。但在道路资源有限的背景下,各方相互争夺“路权”的情况到处。行人不看红绿灯,不走斑马线;机动车经常在人行道、非机动车道上横冲直撞;一些司机不遵守交通法规,做出闯红灯的疯狂行为。由此造成的种种混乱,不仅损害了他人的权益,而且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
路权是人人应享有的一种权利。对路权的争夺,并不是一定要分出输赢的比拼,而是要平衡各方权益,实现道路资源共享,进而达到共赢目的。实际上,每个人社会的一分子,个人的所作所为都对社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不同的是,有的人以自身的文明言行,最大程度地传递着“正能量”,而有的人,则在茫茫人海中随波逐流,甚至引发令人生厌的“负能量”。由此而言,当在马路上行走或驾车的时候,更应好好地想一想,自己是不是“中国式过马路”那群人中的一员?
2.4公众无视交通规则的理由:①缺乏生命意识和规则意识。生命是无价的,群众没有形成良好的尊重生命的意识,不懂得去敬畏自身的生命,同时又缺乏必要的规则意识,不去遵守交通规则,又在在从众心理的支配下,文明出行和安全出行难易保障,这是导致中国式过马路出现的最根本的理由。②“违法成本”太低了,处罚起不到震慑作用。“只要大家一起过马路,就没有车敢撞。”③交通设施设置不合理,导致行人不去遵守交通规则。十字路口的交通设施如红绿灯设置不合理,导致过马路时间过程,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中国式过马路理由的产生。
3和谐交通文化的构建
3.1价值层次
和谐交通文化的价值层是指导交通发展的基本价值观及战略的集合。当代交通发展迅猛发展,交通能力大为提高,交通在给人类带来生活变化的同时,也面对着十分紧迫的理由。如交通可持续发展理由、交通安全理由等。这些理由的解决有赖于宏观上交通价值观的变化。交通文化价值观深入到交通规划、交通发展政策、交通管理等各个层面,为人类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体现出交通的人文性、公平性、环境协调性。
3.2制度层次
制度是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制度规范社会行为,维持社会的良性运转。法律法规是交通制度文化最基本要素,规范着人的行为规则,。政府法律法规配置交通资源,推动公平发展和公民平等的交通权利保护。
对于“中国式过马路”现象,应加大对违反交通规则的处罚力度,使闯红灯的违法成本加大。交通管理部门要严格执法,对于违反交通规则的人员给予处罚,但是处罚不是目的,关键是要起到震慑作用。
3.3行为层次
交通文明表现为交通行为的文明,交通行为文明更多地取决于人们交通意识、交通道德和交通环境。交通系统的复杂,正确的宣传、引导可以推动广大民众更多地了解交通的知识,合理利用交通工具和设施,理性决策交通行为,推动交通需求管理。弘扬文明道德规范、抑制败德行为是推动交通文化的最强大的动力。
对于“中国式过马路”现象,应合理规划交通,完善交通设施,从而保证文明出行。路政应该合理科学的规划道路和设施,红绿灯设置做到人性化。交管部门同时可以聘请协管员协助交警执勤。
3.4物质层次
交通文化的物质层次是指为交通行为服务的交通标识和物理环境,它们是交通文化建设的基础。标识标志是交通系统不可或缺的构成元素,是引导人们交通行为的信息载体,它克服了在个体行为过程中因信息不完备造成的安全隐患。
构建和谐交通文化有必要从四个层次的各自承载要素出发,以人本理念指导交通文化的构建,以制度文化作为保障,以行为文化为载体,以物质文化为基础。

点赞:3201 浏览:9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