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用有效对话支撑英语课堂

更新时间:2024-01-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常常听到英语教师这样抱怨:“我们教得这么累,为什么有的学生还是不会说呢?”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叹,可这句话从侧面又说明了一个什么理由呢?说明我们平时只注重对学生的语言输入,却没有让学生进行语言输出,或许学生也进行了语言的输出,但多数是一些无效的输出,渐渐地我们的英语变成了“哑巴英语”。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首要目的是为学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打基础,为他们继续学习英语和未来职业选择创造有利条件。因此,课堂中的交流对以后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在平时的英语课堂中,教师应如何展开教学,让课堂中的交流为学生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打基础呢?

一、导入——追寻语言学习的实效性和主动性

目前的英语课堂导入多数是运用了谈话导入,而谈话导入又多数是教师的提问。教师提问的方式也越来越多,但多数的提问是教师带有暗示性的,极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养成,举一例便可见一斑。
案例1:一位教师在教学译林版英语三年级下册 Unit 3 Is this your pencil?Story time时,她的导入是这样设计的:
T:Guess,what’s in my bag?(还没等学生猜出来,教师又接着问)
T:Is this a pencil?Yes or no?
S:Yes.
T:Would you like a pencil?Yes or no?
S:Yes.
T:Would you like a pencil?Yes or no?(教师转向问全班学生)
S:Yes.
我的深思:在这堂课的导入环节中,教师确实把课文中的句子和单词全部呈现了,但这样创设出来的对话有作用吗?我认为在语言环境中,教师的语言应该起到链接文本语境和生活语境的作用,不是语言环境中的发问者,这样的设计就完全失去了对话的有效性。
案例刷新:基于这样的反思,在译林版英语三年级下册 Unit 3 Is this your pencil?Story time的导入环节中我是这样设计的:为了能让学生在本节课的课堂导入环节主动进行发问,为学生主体性的体现提供机会,我让学生预习时小组合作,每个小组收集其他小组学生的文具用品,把这些文具用品粘贴在黑板上。教师先进行示范,然后每个小组推荐一个学生对老师或者同学进行发问:“Is this your pencil?Is that your pencil?...”学生回答到自己的物品时,如果回答得非常准确就可以把自己的物品拿走。因为学生的文具都在黑板上,所以时刻集中注意力。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又能从同学那里学到很多新的知识。而且学生为了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都争先恐后地举手提问。这样,自然而然在不知不觉中,语言环境中的发问者由教师变成了学生,本节课的知识点也呈现出来了,理由也解决了。
对比:案例1与案例刷新的区别在于一个是教师发问,学生被动的无作用的回答,另一个是学生发问,其余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在案例刷新中只是让学生进行了课前准备,收集同学的文具用品,虽然是一点点小小的设计,但学生为了能将自己的文具领回去,在课堂中就有了想表达的与动力,也体现了语言的实际作用。这一小小的设计使我们的活动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过程——追寻语言学习的生活性和真实性

英语课程提倡采用既强调语言学习过程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效的语言教学途径和策略,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的机会。教学每一篇课文前,我们应该想想,这篇课文在生活中能找到吗?我与生活相联系了吗?我设计的教学过程有效吗?
案例2:译林版英语三年级上册 Unit 5 Look at me Story time的一节公开课,主要的教学内容是学习服装以及It’s great !How nice!等表示赞美的句型。教完单词之后,授课教师要求同桌之间用不同程度的体态语互相赞美衣服,结果学生们面露难色,不知所措。授课教师煞费苦心地启发,并请几个学生带着彩色的粉笔到黑板前画自己认为漂亮的衣服,其他学生为了能够展示自己的绘画能力也都跃跃欲试,课堂气氛逐渐活跃。这时离下课时间已经过去了五分钟,但是练习、记忆、理解和运用本节课所学词汇的目的却未能实现。整节英语课完全成了一节美术课,没有生与生之间的对话,更没有师生之间的对话。
我的深思:现代外语教育注重语言学习的过程,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主张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语言。我们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是否应该关注内容,注重真实性,让学生想去交流?在案例2里学生为什么不想去赞美呢?究其理由,同桌之间天天看见对方穿这件衣服,又怎么会突然发自内心去赞美呢?即使是用今天所学的内容勉强去赞美,也失去了对话的真实性。
案例刷新2:对于案例2中的教学内容,笔者做了这样的调整和尝试:
在上课的前一天,我布置全班学生的预习工作之后,让所有坐在座位右边的孩子都留在教室,给他们布置了一项特别的任务。
第二天的英语课,学完了服装以及It’s great !How nice!等这些赞美的句型之后,我也要求学生用不同程度的体态语赞美同桌的衣服。教室里顿时沸腾了,学生的眼睛里充满了惊奇,到处都是:Look at my skirt! It’s nice! Look at my cap! How nice! Look at my T-shirt! It’s great!...
对比:案例刷新2和案例2的内容和设计都是一样的,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反差呢?究其理由是因为笔者给留在教室的那部分学生布置了一项很特别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借自己哥哥、姐姐的衣服或帽子,也可以穿上爸爸、妈妈的衣服,并用彩色的卡纸把自己的衣服和帽子装饰一下,总之想办法让自己的同学感到惊奇。上课之前把这些衣服穿在自己的衣服里面,老师让练习的时候再把自己的外套脱掉,并戴上用彩纸装饰的帽子。在这样的场景下,所有准备服装的学生都想展示自己的成果,剩下的学生也都积极地想去赞美,教室里没有一个不开口说话的学生,这样的交流还会无作用吗?英语教学最重要的不是让学生掌握语言,而是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学习,将英语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这样的设计正是关注了对话的内容,使得对话内容真实,学生也乐意去交流、去表现。

点赞:5892 浏览:20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