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20例眼外伤致眼球摘除患者术前焦虑护理干预及效果

更新时间:2024-01-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外伤致眼球摘除患者术前焦虑的干预效果。策略 将我院从2010年3月~2013年3月的20例眼球外伤需行眼球摘除手术患者做观察组,同期另外20例眼球外伤需行眼球摘除术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取术前护理干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的焦虑水平进行测评。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程度相似,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前观察组焦虑分数为(41.21±6.21)分,远远高于国家规定标准33.47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分数为(31.25±2.4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45±5.14)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术前行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焦虑程度,从而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主动性,配合治疗。
关键词:眼球摘除;术前焦虑;护理干预
术前心理护理是外科常规护理之一,对于恶性事件导致机体受损、严重创伤的患者,在术前的焦虑情绪更为严重,对医护人员也会产生排斥现象,导致手术效果不佳[1]。眼外伤而导致的眼球摘除手术导致患者处于失明的恐惧中,考虑到眼球摘除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影响,导致面部畸形等各种复杂的因素,使患者心理受到严重的打击,甚至无法面对未来所需要的一切,这些心理状况都会对手术治疗带来极大的障碍。本次以20例外伤后需行眼球摘除患者采取术前心理护理为研究内容,探讨术前护理干预对患者治疗的影响,报告如下。
1资料与策略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从2010年3月~2013年3月的20例眼球外伤需行眼球摘除手术患者做观察组,同期另外20例眼球外伤需行眼球摘除术患者为对照组。
观察组男性15例,女性5例,年龄22~55岁,平均年龄(35.2±3.5)岁,皆为单眼受伤。文化程度:小学3例,初中8例,初中以上学历9例。
对照组男性14例,女性6例,年龄24~58岁,平均年龄(34.1±5.4)岁,皆为单眼受伤。文化程度:小学5例,初中7例,初中以上8例。
所有患者除眼部受伤外,无其他疾病或严重受损部位,且患者对眼球摘除有一定的心理准备。患者具备语言表达与理解能力,无精神性疾病。
1.2策略 患者经检查后,已经决定行眼球摘除手术,向患者对本次研究的信息说明,获得患者同意后进行焦虑量表测试[2]。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观察,针对目前理由进行相应的干预措施[3]。安抚家属:患者对摘除要求已有了心理准备,可在面对手术时,依然会存在巨大的制约,家属的陪伴是患者最大的心理慰藉。因此,护理工作开展之时,首先就是需要安抚家属,在家属的配合下,使患者积极面对治疗[4]。抚触:心理护理最重要的就是让患者可以安心,避开焦虑情绪,患者处于慌乱、痛苦之时,适当抚摸其双手,或者拍拍肩膀,都会使得患者可以放松,感受到亲切感,减少紧张与不安,从而减少焦虑情绪[5]。有效焦虑:交流是可以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了解的最佳途径,引导患者将自己的担心、疑问以及顾虑等都说出来,护理人员对其一一解答,以此缓解患者压力。告知患者病情:对于患者的病情,以及手术情况,都应该一一告知患者,使得患者可对手术有一定的了解,从而增加对治疗的信心,可让患者配合治疗。积极教育,有利于患者缓解心理负担。对照组性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为患者清理血迹,对患者病情进行了解,发生异常情况,及时与医生取得联系,并研究解决方案。
1.3统计学分析 将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录入SPSS12.0中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护理后,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和护理的焦虑指数有明显变化。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程度相似,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前观察组焦虑分数为(41.21±6.21)分,远远高于国家规定标准33.4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分数为(31.25±2.4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45±5.14)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眼球外伤需进行眼球摘除手术患者,在进行护理干预后,焦虑程度有明20例眼外伤致眼球摘除患者术前焦虑的护理干预及效果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808s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显下降趋势,良好的心理状态,可有效帮助治疗顺利进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针对性护理干预,根据每位患者不同的情况,采取对症策略,进行护理干预,让患者可以面对目前状况,从而积极的配合治疗。通过对患者介绍手术以及病情后,与患者展开深入了解,通过亲切的语言与抚触,护理人员可获得患者的信任,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的困扰,作出科学的回答,使得患者可有效缓解心理顾虑,从而使心态保持良好[6]。
眼球外伤需行研究摘除手术对许多患者而言是毁灭性打击,未来可能面对失明的危险,同时,致外伤因素大多为打架、车祸、爆炸等意外事件,本就无心理准备,突然眼球破裂、疼痛、视力丧失,都可能会导致患者产生严重的恐惧之感。手术前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多数患者会有自责的情绪,自己会给家庭带来严重的负担等情绪,在经济压力上,也会形成巨大困扰。
从本次研究中可知,采取护理干预后,患者在心理状态与焦虑程度上,均匀改善。运用心理学知识,来解决患者心理理由,通过对交流场景以及语言的设计,可有效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改善。以巧妙的鼓励,积极的语言,让患者可以积极的面对目前状况,配合手术治疗。
每例患者在行眼球摘除手术前均有情绪不稳定的情况,且产生严重的心理抗拒之感,在做心理护理之时,也应当注意到患者的情绪,适当的沟通技巧和巧妙的策略,是心理护理的重要技能。护理人员应当要给予患者情感上的依赖,取得患者信任,才能以沟通的策略,让患者从复杂的情绪中逐渐稳定,面对手术,保持心理平和。
参考文献:
[1]李秀君.护理干预对眼外伤致眼球摘除患者术前焦虑的作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7):308-309.
[2]张春燕.探讨护理干预减轻眼外伤致眼球摘除患者术前焦虑的效果[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35(4):261-262.
[3]吴顺兰,王聪,孙晖等.术前心理干预对眼球摘除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1):1536-1537.
[4]李永红.眼球摘除术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J].中国医药导报,2009,6(32):73-74.
[5]梁明秀,全宇莉,刘敏等.心理干预对眼球摘除患者的影响[J].现代医院,2010,10(1):100-101
[6]陆桂秀.32例眼球伤致眼球摘除患者术前焦虑的护理干预[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458-459.
编辑/许言

点赞:12844 浏览:4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