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论以内容为依托英语课程设置模式

更新时间:2024-04-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虽然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心从形式转向内容已达成共识,但对以通识教育英语为依托,还是以学术英语为依托,尚存争议。多元化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模式应该以通用英语为基础、以通识教育英语为途径、以学术英语为主要发展方向。
关键词:大学英语;内容依托;通识教育;学术英语
1009—4156(2014)06—122—02

一、大学英语课程的定位

对于大学英语课程定位理由,中国教育语言学研究会会长俞理明教授指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存在两种不同的教学模式:一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为出发点的语言驱动模式;二是以通过英语获取所需信息、表达专业思想为出发点的内容驱动模式。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在改革开放之后几经修改。1986年的《大纲》把“培养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听的能力,初步的写和说的能力”作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1999年修订的《大纲》提出“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写、译的能力”;2004年试行、2007年正式确定的《大学英语教学要求》把“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虽然三个教学大纲强调的大学英语要培养的语言技能不尽相同,从以培养阅读能力为重点逐渐转化到以听说能力为重点,但它们都是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技能。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基本完成教学模式转变的任务后,英语专家学者和教师普遍认为,大学英语下一步深化改革应该跳出语言技能本身,而转向学习内容的改革。大学英语教学要朝着以内容为依托的方向发展已成为学界的共识。
以内容为依托的英语教学是以内容驱动的,学习目标是掌握学科知识和提高语言技能,也就是学习课程内容和提高语言水平的有机结合,学生的语言提高是学习内容的自然结果,是学习语言的隐性途径。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以语言形式驱动为主,内容是学习的素材,学习的目标是掌握语言知识和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学习的内容主要以教学大纲规定的词汇、语法和知识点为原则,学习的内容和素材可以多种多样,是学习语言显性的途径。
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是指将某个主题或某个学科学术内容与语言教学目的相结合,学科知识教学和语言教学同时进行,使学生通过语言获取信息并在此过程中发展语言技能的一种教学理念。它以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Krashen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comprehensive input)为理论基础,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在加拿大的浸入式语言教学,后来被引入到二语和外语教学中,逐渐演变成以内容为依托的语言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依托的内容既可以是学科知识,也可以是知识体系中的任意话题,而语言技能的提高则被看作“内容”的自然结果。成功的内容依托式教学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学术知识,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大学英语课程应该定位于内容依托式的教学已经成为学界的共识,但对以何种内容为依托尚存争议。

二、以内容为依托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方向

1.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以通识教育内容为依托。2010年10月,在广州召开的“全国大学英语信息化教学改革成果总结暨外语通识教育与课程设置高层论坛”,拉开了国内关于大学英语未来走向观点争鸣的序幕。与会者普遍认为,应该以通识教育为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大学英语与通识教育课程整合为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思路,这一整合既可以实现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从教学模式到教学内容的转变,又可以实现大学英语教师从语言技能教师到通识教育实践者的转型。王哲、李军军、吴鼎民、柴改英、韩雅君等学者认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通识教育内容,不仅可以提高英语教学质量,而且可以推动素质教育。
1999年,教育部为了转变高校过于功利化的趋势,提倡在大学引入“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国内一些知名大学,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相继开设了通识教育课程。通识教育强调文理兼修、注重专业横向拓宽和纵向拓展,注重拓宽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加深对世界多元文化的认识,培养受教育者人格,推动其全面发展。大学英语通识教育就是给英语语言功底深厚的大学生以英语为教学语言开设的一批高质量的以文化为内容的英语课程,是以培养国际视野下的跨文化素养以及提升国际竞争力为根本的培养目标。
2.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以学术英语为依托。另一种内容依托的观点是,大学英语应以学术英语为依托,实行学术英语与大学英语课程的整合。学术英语是为帮助学习者用英语进行专业学习或进行专业研究的英语教学活动。学术英语作为专门用途英语的分支,是以教授学术英语所需要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为目的的,是与特定职业和学科相关的。学术英语与大学英语课程的整合是大学生英语学习的需求。学术英语的开设,一方面,为学生打好用英语学习专业的语言和学科内容的基础;另一方面,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已不是一般的听说读写基本语言能力,而是专门英语的能力。
质疑大学英语课程独立承担通识教育,而主张大学英语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学术英语的学者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当属蔡基刚教授。蔡基刚教授认为,大学英语定位在基础英语上是我国英语教学费时低效的主要理由。培养听说读写综合应用能力,应该是中学英语的教学目标。由于双语课程以及毕业后就业市场的需求,大学生不仅要有一般的听说读写的英语综合能力,还要有专门英语的能力。以学术英语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内容依托,最大的顾虑莫过于教师知识背景和学术水平。对此,蔡基刚教授指出,学术英语不同于专业英语,主要还是侧重于语言能力的训练,其教学所需专业知识背景要比专业英语低得多,现阶段的大学英语教师只要经过一定的培训就能胜任。

三、以内容为依托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模式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依托通识教育,还是依托学术英语,二者虽然不尽相同,但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都是以内容为依托的。在目前的情况下,它们与大学通用英语一起,构成实现统一教育目标的三个层面。上海理工大学以培养卓越工程人才为目标,提出了大学英语教学通用英语、通识教育英语和学术英语等三个模块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块设计方案。史光孝提出的通用英语份额逐渐减少,通识教育课程和学术英语课程份额逐渐增加的课程设置方式,对各高校在新的教育环境下设计适合自己学校情况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模式提供了很好的启迪。各高校应该根据学校类型、学生水平和需求等因素,制定个性化英语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模式。

点赞:19264 浏览:84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