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培养

更新时间:2024-01-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整个教育工作中的内容。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对学生不仅要“教”,而且要“导”,不仅要教数学知识,而且要教如何学数学知识。小学数学学习习惯培养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制定教育目标、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策略和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整个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育目的的内容,《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小学,使学生学好数学,培养起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十分的。”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对学生不仅要“教”,而且要“导”,不仅要教数学知识,而且要教如何学数学知识。

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性

教育就是养成习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等。儿童时代是一个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学习习惯是习惯的一个方面,学习习惯决定学习成绩,学习习惯是学习品质是行为基础,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巩固并升华就一种良好的学习品质,帮助孩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培养良好学习品质,掌握合理学习策略,营造良好家庭教育氛围,是学生获得良好学习成绩的前提。小学阶段要培养健全的人格、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就得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特别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最的任务。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认为,90%以上的学生的智力相差是很小的,因而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在数学乃至其他科目的学习中起着的作用。

二、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
课前预习是指学生在新课前的一定时间里,先自己对教师所要教学的知识内容进行学习,能提高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使学生掌握学习主动权,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识,既是学好新课、取得高效的学习成果的基础,也是培养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预习,学生能对新课有个初步了解。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加强预习指导。
2.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阵地。课堂上学生是否专心学习,是否具有学习主动性,主要在于教师充当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水平如何,也就是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如何。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带着新课要解决的主要理由和预习中不懂的地方,有目的地认真倾听;可以把课前自己的理解与教师的讲解进行比较,纠正自己理解上的错误,加深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要求学生将课上没有机会解决的理由记下,以便课后解决。这样学生才能始终保持的注意力,积极深思,当堂消化学习内容。为此,教师要以下几点:进行必要的课堂常规教育与训练;学会的表扬与巧妙的批评相结合,树立学习的榜样;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机会回答理由,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这样学生才能养成专心听课、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
3.培养学生认真独立的完成作业和自觉检查的习惯
在学生的作业中最能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良好的作业习惯应该包括:态度认真、及时检查验算、书写工整、独立完成等。学生解决理由的能力高低不仅仅是体现在对理由的分析与解答,还体现在对解答过程的反思和检验。不要过于相信学生的检验能力,每个理由的检验策略是有多种。解方程、脱式计算、填空等的检验都要经常带领学生进行回顾,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合适的策略进行检验。如对应用题的检验学生是非常困难,然而检验时不可缺少的一环。要教学,使学生掌握检验应用题的策略,逐步养成“自觉检验的好习惯”。让学生掌握的检验策略是使学生养成自觉检验习惯的首要条件。所以,结合教学内容,教给学生检验的策略是非常的。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而且还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深刻性和自我评价能力,对解题过程的反思,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缜密的思维品质。
4.培养学生深思的习惯
深思是一切新知识的源泉。养成独立深思理由的习惯是一个学生获取知识最基本的途径。因此使学生养成深思的习惯是教师的基本任务,尤其是在小学阶段。由于年龄因素,小学生思维主要以思维为主,缺乏深思具体理由的积极性,教师可将理由化,从而诱导学生发现理由并激发他们的深思,再启发他们深思理由。在将理由化时,要注意与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一致,启发学生深思理由时,要注意保持他们深思的积极性,在学生接收了理由后要给足深思的时间,使他们充分的运用自己的大脑,其次给他们提出自己深思结果或见解的机会,并让他们相互交流,以推动教师了解不同学生思维的异同并进行指导,也使学生各自了解自身深思的局限或不足,培养学生有根据、有条理、有序地进行深思的习惯。同时教师要对积极深思的学生给予肯定,保持其深思的积极性,对于一些不善于深思的学生,教师更应多加注意,从各方面提高其自信心,使其大胆的深思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5.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运算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而运算的准确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审题的正确与否。在作业与考试中,许多学生做错题目的理由不是不会做,而是没有看清题目要求。如在计算中有的是把运算符号看错;在文字中由于数量关系复杂,不仅层次多,而且一些表达运算的名词术语容易混淆和被忽视,致使学生造成解题差错;在应用题中由于数量关系没有仔细分析,造成数量关系混淆,列式错误。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有必要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作题时,让学生应读懂题目要求,正确理解题意,教会学生观察题型,正确运用定律、性质使计算简便;审题要始终贯穿整个解题过程,既要看全题,又要看运算过程出现的新数字、新情况,做到策略得当。正确的审题能够保证正确、迅速的解题。
三、结语
总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长期的坚持。只要持之以恒,就能使学生不但学会知识,而且会知识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朱国瑞.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科技创新导报,2008,(16).
[2]陈明宽.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7,(9).
[3]李小友,林丽云.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有效深思习惯培养的探索[J].现代教育科学,2007,(6).

点赞:12218 浏览:48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