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述文学经典在现今时代不会走向消亡

更新时间:2024-01-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在商品经济急剧膨胀的时代,有学者担心日益兴盛的大众文学会挤兑掉原本属于文学经典的位置,担心文学经典将会走向衰亡。鉴于此,文章从文学经典对个人成长的功效和文学经典在现时代的存在表现出发,得出了“文学经典在现今时代不会走向消亡”的结论。因为作为文学的精华,文学经典有它存在的必要性和很强的时代适应性。
关键词:文学经典;个人作用;现时代;表现
1005-5312(2015)02-0009-01
消费时代,人们更多地把目光从文学经典转向大众文学,“一些文学教授可能已经从弥尔顿转向了麦当娜,从莎士比亚转向了肥皂剧。”所以,文学研究者提出了“文学经典会走向消亡”或是“文学经典已死”的说法。但从文学经典对个人成长的功用,和对文学经典在现实生活中的观察,笔者觉得文学经典不但不会消亡,而且还会获得更长远的发展。

一、文学经典对个人成长的功用

首先,阅读文学经典使人在获得阅读愉悦的同时更好地认识自身,从而推动人内心世界的成长。阅读文学经典时,会形成读者心像,有时读者甚至把自己假想成主人公,在描叙中度过立体饱满的人生模式,并且从中获得阅读的审美愉悦,因为读者会被文学经典中崇高的思想境界和追求真善美的精神力量所震撼。例如读《别东鲁诸公》,就会被天马行空的想象、豪放旷达的文风,以及诗人的高风亮节所震撼。而且在阅读中,读者会与主人公的情感,即作者寄托在作品中的情感产生共鸣;遇到和自身遭遇相同或相似的情节,又会引起读者对自身际遇、对社会人生的深思,从而解剖自己,认识自身。
其次,文学经典是个人生活的向导。因为“伟大的小说是心理学家的资料库或者是档案柜(即其中收存着经过阐释的、典型的案例)”文学经典塑造了人物完备的内心世界,提供了具体的情景,读者便可以从中全方位多角度地审视情节走向和人物性格,并且通过价值评判,汲取为人处世的策略。更深层次而言,常被比喻为灯的文学经典更重要的功用是能给予读者勇气和信心来直面自身,完善自身臻至成熟,自觉地去捍卫自己心灵的纯净和高贵,在顺境中不骄不躁,在逆境中韬光养晦。所以铁凝说“灯光如豆,若能照亮人心,照亮思想的表情,它就永远具备着打不倒的价值。”

二、文学经典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

首先,文学经典的范畴在扩大。按照现代性的观念,“经典彰显了一种普适的价值,因而超越了特定的时空”;按照后现代的观念,“任何经典都不过是一定的社会集团文化的选择和排斥的结果”。可以看出,文学经典就是选择的结果。既然是选择的结果,不同的读者就会有不同的判断尺度。所以在承认个性的现在,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被纳入经典的范畴。大众在关注唐诗宋词时,也把目光投向了张爱玲、沈从文等。不仅是中国,西方的文化焦点也开始跳出欧美的局限,转向了亚非拉或者是女性作家的文学作品,如《诺顿世界名著选集》在1976第一次把女性作家萨福列入其中。种种迹象表明了现时代,以往非经典的甚至是边缘化的文学被重新审视,这是对文学经典空白领域的填充,使得经典领域更加具有文学理论研究上的价值。
其次,文学经典走下神坛,更加贴近民众的日常生活和阅读实际。“在消费社会时代,文学经典常伴随着巨大的商业性扩张。”因为文学经典的知名度高,所以投资者利用其制造商机,把经典改编成影视作品如无数次翻拍的四大名著,或是将经典中的出现的场景开发作为旅游景点。虽然商业化的运作会降低文学经典的文学性以及经典性,甚至会出现经典被糟蹋的现象例如孙悟空和妖精谈起了恋爱,但还是要承认文学经典因为商业化的运作,在客观上拥有了更多的受众。如百家讲坛等,其实都是用将经典浅显易懂化,让忙碌的现代人在一定层面上接触到了文学经典的独特魅力。这是文学经典用不同于传统的方式,也就是非阅读的方式来获得新生,甚至获得从所未有的社会、学术的关注热度。
无论时代变迁,文学经典依旧保留了它对于个人积极向上的影响。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中,自我实现被放在了第一位。其实自我实现说的通俗些就是要有精神追求。而文学作为人学,具有提高人的自我认识,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的功效。人具有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双重需求,在满足了自身低层次的物质的需求后,没有理由不去追求最高层面即精神上的满足。而文学经典恰恰就是让人获得精神满足的一把钥匙,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丢弃这一把钥匙。所以,文学经典无论是现在,甚至是未来,没有任何的理由被人类、被社会遗弃。
“海德格尔感慨在技术统治的文化工业时代艺术作品沦为‘曾在之物’,丧失了它原有的生命和价值,德里达宣告电子媒介时代文学将走向死亡”,但在大众文学受追捧的现在,文学经典也以其崭新的面貌呈现在读者的面前,无论是以往边缘化的文学被纳入经典的范围也好,还是文学经典在商业的运作下“重获新生”也罢,都是文学经典调整自身来应对这个“经典式微”的时代,并且也取得了成效,例如国学热。
“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通过“变”,文学经典不但不会被遗忘,反而获得了生命的延续甚至是作用上的扩充,这将保证文学经典在这个时代的延续,并将获得了更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乔纳森·卡勒(美),李平(译).文学理论入门[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
[2]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美),刘象愚,刑培明,陈圣生,等(译).文学理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3]周宪.文学的编码与解码[J].文学评论,2012(04).
[4]王确.文学经典的历史合法性和存在形式[J].文学评论,2007(02).

点赞:16728 浏览:71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