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孝”与“医”关系

更新时间:2023-12-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在中国古代,“孝”的思想深入人心,甚至作为人与人之间一切情感的来源。在如此背景之下,医学的产生与孝便有了极为密切的联系,是“孝”的观念不断发展深入,推动了医学的进步,以致对父母之孝作为中国古代许多医家学医的动机。由此,在现代社会,医者亦当秉着一颗孝心,为社会尽自己的责任。
关键词:仁孝 儒学 医学 父母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6.513
1671-8801(2014)06-0317-02
1 什么是“孝”
对于“孝”字,中国最早的解释词义的著作《尔雅》解释:“善事父母为孝。”汉代贾谊的《新书》定义为“子爱利亲谓之孝。”我们总结为,“孝”即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是在处理与长辈的关系时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和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孝在中国,自古就受到极大地重视,在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儒学的逐渐形成与发展,“孝”的品质进一步受到重视,而孔孟“孝”范畴的涵义更为宽泛,孔子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喜则因为父母年高寿长,惧则因其体衰身弱。因此“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而要经常在父母面前尽些孝心。即凡是与尊敬、奉养、体贴、顺从等相关的内容都体现了孝道。
2 “孝”的进一步发展
孝的含义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深入到了各个领域,甚至涵盖了我们所指的一切感情。
兄弟关系是因为都是共同的父母所生,所以相互敬重;夫妻关系是为了延续宗族所以建立;家族、宗族、亲戚等关系都由于血缘关系而产生;师生关系实际上是精神生命之所出,即精神上的“父子关系”,所以古代社会强调对待师父要像对待父亲一样;而朋友关系同样由精神或文化关系而产生,曾子认为我们求友的目的是借助朋友之力来充实精神生命或文化生命,因此,友道实为师道的扩大。可见中国的师道、友道也是源于孝道的。所以,“孝”是中国文化向人际与社会历史横向延伸的根据与出发点,是贯穿天、地、人、己、子、孙的纵向链条。
继孔子提出“孝悌”观念后,孟子又通过推已及人,把存在于家庭中的孝悌观念推广到整个社会。即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后张载进一步提出“民吾同胞”的观点,即:“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其幼”,其将整个国家比作一个家庭来讲述孝道和君臣之礼。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认为,一般来说,“需要”是从低层次到高层次逐级上升的,较高的需要是在低级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出现的。而“孝”道思想的发展,主要经过了孝养父母(包括老师)、保全亲族、拯救黎民等三方面,其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中国博大精深的精神文化,传统美德,最初都源于对父母的孝,甚至我们可以说,广义的孝的含义系指人间的一切情感。
3 孝与医的关系
关于“医”与“孝”的关系,我们不得不说,对“孝”的重视与提倡对医学的发展起了极大地推动作用。
从汉晋到隋唐不少著名医家都提出“知医为孝”的观点,晋人皇甫谧说:“夫受先人之体,有八尺之躯,而不知医事,此所谓游魂。若不精于医道,虽有忠孝之心,仁慈之性,君父危困,赤子涂地,无以济之,此固圣贤所以精思极论,尽其理也。”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序》中也说:“君亲有疾不能疗,非忠孝也”,“若有疾厄来求救者…皆如至亲之想。”
而中国古代也确有不少例子可作为医与孝的关系的生动阐述。作为北宋名臣,政治家,学家的范仲淹,以倡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闻名,他虽在仁宗朝官居参知政事,但是他的的抱负除了入相之外,另一个就是悬壶济世。他提倡“不为良相,则为良医”,认为良医与贤相虽有地位上的差别,但从儒家“利泽生民”的观点来看则是一致的。北宋学者、理学先驱胡瑗警策弟子用的书籍就是医典《素问》,从其对弟子说的话里:“汝读是,可以知养生之术。知养生,而后可学矣”,可以看出其对医儒关系的重视。
而更有一些人,其学医的动机也是由于对父母的孝顺。明代儒医徐春甫在《古今医统·医儒一事》中说:“父母至亲者有疾而委之他人,俾他人之无亲者操父母之生死。一有误谬,则终身不复。平日以仁推人者,独不能以仁推于父母乎?故于仁缺。”他认为不能医治父母之疾者,而对人讲仁只是空谈,并无其实,所以谓之缺少“仁”。张介宾亦论仁孝,其云:“夫生者,天地之大德也。医者,赞天地之生者也。”他认为天地生生之大德,就体现在医者行仁孝之道上。明代名医王肯堂曾在其所著《证治准绳·自序》中讲过自己习医的经过,“嘉靖丙寅,母病阽危,常润名医,延至殆遍。言人人殊,罕得要领,心甚陋之,于是锐志学医”,其学医的动机是因母亲生病,而其医术的提高全由于父母年老多病,是尽孝道使王肯堂的技艺最终精益求精。清代吴瑭在《温病条辨·自序》说:“瑭十九岁时,父病年余,至于不起,瑭愧恨难名,哀痛欲绝。以为父病不知医,尚复何颜立于天地间!遂购方书,伏读于苫块之余”,不能尽孝的遗憾使吴塘“专事方术”,成就了他的医学之路。鲁迅也曾说过他习医的目的是“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孝”与“医”的关系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808s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疾苦”。
关于医与孝的关系,从更大的更直接的方面来说,对世家大族而言,疾疫的横行比战乱更可怕,因为这往往会导致宗族的灭绝,当然也威胁到个体生命的延续。因此,不少世家大族中的有识之士也选择了由儒入医的道路。
4 “孝”的思想在行医中的应用
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可见在看病时要时刻秉着一颗“孝”心,让这种怜悯与感恩渗入到医患之间,不但可以使医生更加认真负责,在看病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医术,还可以增加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医患关系协调,疾病自然易于康复。
作为医者,“孝”对于我们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应该以德治学,不求名利。在每一位患者身上倾注更多的心血,用自己对医学的热情和对生命的尊重演绎救死扶伤的故事,把短暂的青春留在我们所热恋的医院里。要时刻以古人的精神惊醒自己“不为良相,则为良医”。
医院需要这样的医生,社会需要这样的医生。
参考文献
[1] 徐仪明.孔孟仁孝观与二程知医为孝说[J].开封大学学报,1999,3(4):58-65
[2] 马力.论孝道思想对历代医家从医动机之影响[J].贵州大学学报,2008,26(6):93-96
[3] 王华生.孝在中医学的历史作用[J].中国医学学,2009,22(3):151-152
[4] 段莉敏,范雁存,张友和等.传统医学道德与儒家孝道文化[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06,28(3):256-258

点赞:30306 浏览:142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