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自然灾害事件网络舆论分期研究

更新时间:2024-02-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面对越来越频繁的自然灾害,及时做好突发自然灾害的危机传播和应对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已经逐渐取代传统媒体,成为事件及态度的最大、最快的传播场所。同时网络的双刃剑效应也十分显现,一方面促进了信息的交换,另方面带来更多的冗余信息。研究突发事件的网络舆论形成规律,显得十分紧迫而必要。

一、突发自然灾害事件的概念、分类及分期

1.突发自然灾害事件的概念
自然灾害指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这种异常现象给周围的生物造成悲剧性的后果,对人类社会则可能构成灾难。世界气象组织表示,所有的自然灾害有90%跟天气、水和气候事件有关。但是突发自然灾害事件并不完全等同于自然灾害,结合突发事件的概念,本文所研究的突发自然灾害事件既是自然界中突然发生的异常现象,又必须与人相关,会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件。
2.突发自然灾害事件的分类
突发自然灾害事件主要依据自然灾害的分类,主要包括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气候灾害、生态灾害和天文灾害等类型。其中,气象灾害、气候灾害、生态灾害、天文灾害可归为持续类灾害,而地质灾害通常被归为瞬发类灾害。这样的分类方式是基于它们所造成的灾害时间的长短,例如,气象灾害中的水灾、雪灾等,是短时间的大气物理过程产生的灾害,而地质灾害中的火山爆发、地震、泥石流、山体滑坡等,是地质作用所产生的灾害,其地壳运动的时间很漫长,但是其爆发的时间很短暂。依据造成伤害的时间进行分类,又可以把突发自然灾害源于:www.808so.com
事件分为持续类灾害和瞬发类灾害。
3.突发自然灾害事件的分期
本文借鉴了危机生命周期理论,对突发自然灾害事件进行了分期。危机生命周期理论由管理学者斯蒂文?芬克提出,指危机因子从出现到处理结束的过程中,有不同的生命特征。它有五个显著阶段:危机酝酿期、危机爆发期、危机扩散期、危机处理期、危机处理结果和后遗症期。危机因子从诞生、成长、成熟到死亡,都有不同的征兆显现。危机生命周期理论可说是危机的症候学研究或过程学研究。对突发自然灾害事件的分期,就建立在突发自然灾害事件生命周期基础上。
就突发自然灾害事件来说,其危机潜伏期难以估量,例如地震是亿万年的地壳运动所导致,水旱灾害很大程度上是气候变化、人为植被破坏等因素的综合结果,因此在对突发自然灾害事件的分期上,我们把它划分为事件爆发期、危机蔓延期和事件恢复期。

二、突发自然灾害事件中网络舆论的形成

舆论的形成过程,经历了问题的出现、舆论领袖的发现、意见的发生、事实与意见信息的传播、意见的互动与整合、舆论的形成等六个阶段,网络介入后,舆论的形成发生了一些改变,但仍经历了以上六个阶段。
首先,从问题的出现到最后形成网络舆论,所用的时间比形成非网络舆论要短。这得益于网络的信息量巨大,部分受众接收信息的信息源主要是网络,受者即传者,每个人都是信息源。其次,在网络舆论中,舆论领袖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越了政府和传统媒体。在社会群体中通常都会有这样一些人——他的意见更能影响周围的人,常常被当作某个群体的意见领袖。他通常消息灵通、分析能力强、人格魅力突出,对社会问题反应敏锐,并能进行独到、合理有效的表达。[3]舆论领袖在强调身份平等和信息多元化的网络社会里影响力巨大,能聚集无数的追随者,成为大众心中的偶像和英雄。对于一般的网民而言,他们只是舆论的参与者,对舆论领袖来说,他们则有能力左右舆论的发展方向。通常,舆论领袖已经有一定知名度,或在某一领域具有专业优势,或者因敢说敢言而被网民们热捧。

三、汶川大地震案例分期

1.事件回顾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大地震,宁夏、甘肃、青海、山西、陕西、河南、北京、上海、贵州、湖北、西藏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不同程度的震感。汶川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震中心为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其次为北川羌族自治县,震中烈度高达11度,此次地震重创约5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据民政部报告,截至2008年9月25日12时,汶川大地震已确认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受灾人数达4624万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452亿元人民币。
2.事件分期
前面提到,突发自然灾害事件分为事件爆发期、危机蔓延期和事件恢复期,笔者将汶川大地震事件的发展分期如下:
事件爆发期(5月12日—5月15日)。选择地震爆发后的前3天作为事件爆发期的原因为,这是地震后的黄金72小时,地震等地质灾害发生后的72小时内,灾民的存活率随时间的消失呈递减趋势,24小时内被救出的人员存活率在90%左右,第二天的存活率在50%-60%,第三天的存活率在20%-30%。
危机蔓延期(5月16日—6月11日)。汶川大地震造成了大面积的地貌改变,诱发了大量的次生山地灾害,在汶川、北川以及青川等地区形成了34个堰塞湖,其中在湔江形成的唐家山堰塞湖是堰塞湖中最危险的一座,为防止堰塞湖崩塌引发下游洪灾,政府各部门共同组建了唐家山堰塞湖抢险指挥部,6月10日至11日,泄洪成功,唐家山堰塞湖警报于6月11日16时获得解除。
事件恢复期(6月12日—至今)。时至今日,汶川大地震带来的伤痛依旧存留在国人心中,每年的5月12日,汶川大地震都成了绕不开的话题,具有“纪念日”的性质,在过去的三年中,每到5月12日前后,都会出现关于的新闻报道、公众讨论等,尤其是在2011年,同一时期的信息量要多于同属事件恢复期的2009年和2010年,三年,是中国人传统的祭祀时段,本文将此称之为突发自然灾害事件在事件恢复期的网络舆论的纪念日特性。

四、南方雪灾案例分期

1.事件回顾
2008年1月10日起,中国南方先后发生了4次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持续20多天的冰冻灾害,造成了人员伤亡、房屋倒塌、大面积农作物受灾,还引发了铁路、公路、电力、通信、供水、燃气等生命线工程严重受损,人员、信息、物资流动受阻。截至2月12日,灾害波及21个省、区、市、兵团,因灾害死亡107人,失踪8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77亿亩,绝收面积2530万亩;森林受损面积2.6亿亩;倒塌房屋35.4万间,损坏140.8万间;直接经济损失1111亿元。2.事件分期
事件爆发期(1月10日—2月2日)。这一时段内,全国先后发生4次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天气。
危机蔓延期(2月2日—3月2日)。2008年的春运从1月23日开始,3月2日结束,但1月10日开始的低温冰冻天气引发了铁路、公路、电力、通信等工程的严重受损,尤其是在每年世界上最庞大的人群迁徙的春运期间,危害更为放大。
事件恢复期(3月2日—5月11日)。首先,南方雪灾不同于其他的自然灾害事件,其季节性明显,随着天气转暖、气温回升,其带来的不利影响逐渐削弱。其次,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使公众、媒体、政府所关注的焦点几乎同时发生改变,所以,本文将南方雪灾的事件恢复期定位于3月2日—5月11日。

五、突发自然灾害事件的分期与网络舆论的起伏紧密相关

首先,网络舆论,即公众以互联网为传播平台,通过网络化的语言或者其他的网络防护系统,对一些公共事务或焦点话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些公众意见的总和就是网络舆论。这也就说明,从时间线上看网络舆论,它与突发自然灾害事件的分期一样,可以进行划分,并具有起伏特征。
其次,从突发事件的生命周期划分来看,在危机潜伏期和事件恢复期,公众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会较少一些,因为在危机潜伏期,公众往往因为自身信息的闭塞或者不够重视等因素,忽视了这一时期的相关信息,也没有意识到危机正在潜伏,突发事件即将发生,例如,2008年南方雪灾,当几乎所有媒体都在欣喜地告诉人们“瑞雪兆丰年”的“喜讯”时,灾难降临了;另外,在事件恢复期,公众的观点和看法也会较少,因为关于事件的部分已经过去,公众的关注度会逐渐降低,再加上网络舆论本身就存在易逝性的特点,公众的眼球很快会被新的事件所吸引。因此,就单一突发事件而言,在危机潜伏期和事件恢复期,网络舆论的起伏并不大。
第三,事件爆发期和危机蔓延期,是网络舆论达到峰值的两个点。这两个时期,公众对该事件的关注度最高,在通过网络获取关于事件的最中国论文中心www.808so.com
新进展情况的同时,表达自身的观点和看法也最多。例如,以搜狐专题为例,从2008年汶川大地震至今,搜狐专题共推出了79个与汶川大地震相关的专题,涵盖突发事件的整个生命周期,但是浏览和发表意见的人数却呈现出不同的状态。其中,在事件爆发期和危机蔓延期的2008年5月12日至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的6月30日期间,搜狐关于汶川大地震专题的浏览人数达到1.5亿人次,远高于在该事件恢复期中的浏览量。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如果相关突发事件没有新的新闻点,那么网络舆论很可能随着突发事件的解决而恢复平静,然而,如果事件又出现了新的焦点,那么就会引发网络舆论的新一轮。
注释:
许永惠:《我国突发性自然灾害应急机制研究》[D].河海大学,2008
丁柏铨、王雄、董秦:《新闻舆论引导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3]韩运荣:《关于舆论领袖的“素描”》[J].《新闻知识》2005年第6期
参考文献:
韩运荣、喻国明:《舆论学原理、方法与应用》[M].中国传媒大学,2005
王芳:《危机传播经典案例透析》[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3]何铮:《城市突发公共事件的内涵、类型与风险识别研究》[J].《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8.6
[4]叶晧:《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5]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
[6]程世寿:《公共舆论学》[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点赞:13791 浏览:5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