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古诗词中“以动写静”艺术手法

更新时间:2024-03-3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以动写静就是指通过描写声音或者动态来反衬所描摹的环境的清幽,这里的“静”不是单指表面上的那种孤立的万籁俱寂的死静,而是指人内心能感受到的一种澹泊闲静之境。以动写静是古诗词中常见的一种营造意境的艺术表现手法,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梁朝王籍的诗作《入若耶溪》。
入若耶溪
王籍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划着船在溪中游览,只见长空和溪水悠然相映;远处的山巅漂浮着白云,近处的溪水反映着日光;听到几声蝉鸣,更感觉到树林的静寂,听到几声鸟叫更感觉到山间的幽深。这里美好的景色触动了归心,因而对长期在外做官产生了厌倦情绪。
诗中“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两句有较高的艺术成就,冠绝当时,为后人长期传诵。其妙处就在于以动写静,从鸟鸣蝉噪的声音中,我们体会到了若耶溪景色的幽静。再如:
鹿 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王维在这首诗中描写的是鹿柴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诗的绝妙之处也是在于以动写静。前两句“静中有动”,写空山寂寂,不见人影,却有说话的声音在回荡。后两句“动中有静”,描写光影流动,但又充满寂静的感觉。此诗落笔先写“空山”寂绝人迹,后以“但闻”一转,引出“人语响古诗词中“以动写静”的艺术手法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808s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来。空谷传音,愈见其空;人语过后,愈添空寂。接着又写几点夕阳余晖的映照,愈加触发周身幽暗的感觉。最后以青苔结尾,由于长期没人走过的地方才长青苔,因此,所闻的人语只能是自己的自言自语,空山异常幽静。
以动写静的艺术手法在高考诗歌鉴赏中也偶有考查。例如2012年福建卷 。
望江南
﹙宋﹚李纲
江上雪,独立钓鱼翁。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①空。图画若为工。
云水暮,归去远烟中。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欢笑有儿童。
注:①玉花:喻雪花。
(1)“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这两句的描写颇为精妙。请简要赏析。(3分)
【参】要点:“箬笠”“蓑衣”勾勒出钓翁雪天垂钓的外在形象,画面简约,意境空灵。“冰散响”描写轻细的声音,衬托出环境的寂静、钓翁的宁静。钓翁“时振玉花空”的动作,衬托出钓翁的凝定。“但”字写出了钓翁的心无旁骛。
静的意境有各种各样,如清静、宁静、恬静等,但其表现手法归纳起来大致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以声音写静,另一种是以动态写意中之静。
以声音写静意,就是寂然处有声,用人们能够感受到的声音来描写静境和静意。钱钟书先生对此艺术手法的作用体会颇深,他说:“寂静之幽深者,每以得声音衬托而愈觉其深。”这种手法古诗词中经常运用,甚至可远追朔到《诗经》,如“萧萧马鸣”便是运用这种手法的句子之一。至唐后采用声音营造静境更为普遍,如崔颢《入若耶溪》诗“岩中响自答,溪里言弥静”,王勃《春庄》诗“直知人事静,不觉鸟声喧”,许浑《夜归丁卯桥村舍》诗“月凉风静夜,归客泊岩前。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柳宗元《与崔策登西山》诗“鹤鸣楚山静,露白秋江晓”,温庭筠《开圣寺》诗“竹间泉落山厨静,塔下僧归影殿香”等等都是通过各种声响来描写静景和静意的。
以动态写意中之静,就是所谓静中有动,用这种动态来表现静的手法例子在诗词中也很多。如储光羲《贻刘高士别》诗“山昼猿狖静,溪曛鱼鸟乱”,钱起《山中酬杨补阙见过》诗“幽溪鹿过苔还静,深树云来鸟不知”,李频《古意》诗“玄鸟深巢静,飞花入户香”,司空图《赠鉴禅师》诗“夜深雨绝松堂静,一点飞萤照寂寥”,徐铉《又和游光睦院》诗“日华船竹静,云影过阶闲”,等等,都是依靠鸟兽鱼虫云日的动态来创造意中的静境。
当然古诗词在创造静境的过程中以上的两种手法不是绝对分开的,而是经常混合在一起使用,也就是说有时候既以声音写静,也同时以动态写静。如李白的《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诗,首四句诗说:
犬吠水深中,桃花带雨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上一联写到,山中正值春雨初霁,桃花还挂着水珠;从桃花深处传来了泉水的流声及狗的吠声,两种声音交织在一起,把山中的“静”烘托了出来,下一联又写到在树林深处,不时见到鹿在跑动,这又进一步把山中幽静无人的境界表现出来了。仅仅四句诗就采用了声音写静和动态写静相结合的艺术手法把优美闲静的意境创造出来了。
(作者单位:江西省贵溪市第一中学)刘高士别》诗“山昼猿狖静,溪曛鱼鸟乱”,钱起《山中酬杨补阙见过》诗“幽溪鹿过苔还静,深树云来鸟不知”,李频《古意》诗“玄鸟深巢静,飞花入户香”,司空图《赠鉴禅师》诗“夜深雨绝松堂静,一点飞萤照寂寥”,徐铉《又和游光睦院》诗“日华船竹静,云影过阶闲”,等等,都是依靠鸟兽鱼虫云日的动态来创造意中的静境。当然古诗 WWw.808so.com 808论文查重

点赞:26609 浏览:121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