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

更新时间:2024-03-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需要讲究策略和艺术,本文分析了小学语文课堂应该是“情感的课堂”、 “开放的课堂”、 “感悟的课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学艺术
【】A

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一)善于煽情

要调活课堂气氛需要我们教师会“煽情”。课堂上激发学生或争先发言(抢答)、或正反抗辩、或据案慷慨、或点评、或小组讨论。让学生能以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态进入课堂,以兴奋乐观的情绪参与教学活动,以自由的思想与文本和教师对话,与自己的思想和心灵对话。

(二)鼓励探索,师生互动

课堂教学中要尽量变教师提问为学生提问,培养学生的理由意识。教师要以宽容、尊重的态度对待学生的提问,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并根据教学,适时、恰当地将学生的质疑引导到正确的思路上来,让学生敢于提问,敢于尝试。教师要教的不只是把结论告诉学生。而是要引导学生探究结论。给学生多点拨,多直观,多启发,多鼓励;让学生多深思,多动手,多动口,老师在课堂中应少替代、少包揽、少埋怨,引导学生创新学习,鼓励他们的批判精神,允许他们标新立异。

二、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一)让孩子尽情地去“展示自己”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课堂上,千万别让你的“告诉”扼杀了属于孩子的一切!让他们去体验,去探索,去感悟,去尽情地展示自己吧!
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有时简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教学《心的翅膀》这篇文章时,孩子们为课文开头的一个小故事续编,小故事是这样的:狐狸每天夜里去偷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808s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可是每当公鸡鸣叫时,白天就到来了,狐狸以为是公鸡叫来了白天,就把公鸡咬死了。公鸡死了以后,白天依然到来,于是狐狸……
于是狐狸怎样了呢?孩子们想象出了各种有趣的故事情节:什么狐狸做整容手术,变成了一只可爱的小狗来偷鸡;狐狸读了《掩耳盗铃》的故事,从中受到启发于是上演了一场“掩眼盗鸡”的闹剧;还有狐狸乘坐“神州六号”到月球偷兔子等等。孩子们的缤纷想象,倾情吐露,是斑斓而晶莹的,心灵是敏锐而剔透的,他们思维的闸门一旦被打开,便如滔滔洪水汩汩而出,喷薄四射。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这样的欣喜使我一次又一次地感动。

(二)在生活中学语文

“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一直以来,我总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这样,孩子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在生活中识字》一课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大街上、电视上、车厢里……到处都成了孩子们识字的地方。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

三、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

(一)把他人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

教学过程中,注重找学生的共同感受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旁征博引。在教学苏轼的《江城子》时,孩子们读着这首感人至深的词,心潮涌动。学生喜欢它是因为它深深的触动了学生的心灵。那么“哪儿最打动你?”我抓住这个话题引导学生来谈、来读。有一位学生被“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深深地打动了,她想到了自己在失去疼爱自己的爷爷时的伤心,深深的理解了苏轼此时无限的思念与悲伤,当她读到这句话时,禁不住伤心地哭了。同时,我的思绪也不由得想到了自己逝去的爷爷,悲伤悄然而至,饱含着对爷爷的深切思念读出了那句“不思量,自难忘”。其他同学也被这种情感所感染,我再让大家带着自己的理解,带着自己的感动去读时,孩子们个个泪眼婆娑。我知道此时,诗人、学生、我,我们的情感已经交融在了一起,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已经不仅仅停留在诗人的情感世界中,也与自己的生活,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融在了一起。

(二)把他人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

还记得在读到《两个朋友》一文时,我问学生:“学了这个故事你们明白了什么?”学生们踊跃发言,有的说:“在危险时,只顾自己,不顾朋友的人是不能和他做朋友的。”有的说:“我们以后也要帮助朋友,他如果有困难我们要帮他解决。”有一个学生却说:“我有不同意见,从这篇课文中我明白了‘适者存活’的道理。因为在遇到大熊时,瘦子会爬到树上,脱离危险,如果救了胖子,或许两个人都会丧命。胖子没人帮,急中生智,想到装死的办法也脱离危险。所以俩人都属于‘适者存活’。”一石激起千层浪,其他学生听了有的哈哈大笑,说他错了,有的若有所思,说有点道理。此时,我没有否定他的看法,也没有以一句“也有道理”而草率应付。首先,我为他的发言与众不同而喝彩。然后我请学生分小组讨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对课文的理解自己做出判断。小组讨论后,学生有的说:“如果胖子没想到装死的策略,被熊吃了,那能否说瘦子是‘适者存活’?胖子就是不适者被淘汰了,这肯定不能。”有的说:“可以说是‘适者存活’,但朋友间应该互相帮忙,不能只顾自己逃命,朋友是很重要的。像瘦子这种人,我肯定不和他交朋友”等等。学生通过参与学习,积极动脑,进而思维活跃,求知欲增强,用自己的理解、自己的语言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何等可贵呀!

(三)尝试自学,自我感悟

陶行知先生提倡“智育注重自学”。他认为学习也是实践,必须亲自实践才能有真切的体验,学习中遇到疑问、矛盾、困难这不要紧,可以问,在问中求长进。要把课堂作为学生学习知识、锻炼自己,发展自己的训练场,突出“三自”。自学,先学后教,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自己学习未知的知识;自悟,先体悟再理解,在学科教学中,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联系生活,联系自身的体验去感悟,去体会;自练,先做再分析,让学生拿起实践的武器,给予足够的时间,提供条件,自己去做实验,去体验学习的心理历程。从而让学生对文本有最原始的理解。

(四)强调合作,相互启发

“有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学生与文本沟通后,每人所获取的信息丰富多彩,对文本的理解也充满个性,产生的理由更是因人而异。这时,教师应及时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相互交流自己的阅读理解。要求学生既张扬自己也吸取他人之长,在合作学习中,还要敢于质疑,敢于批判,大胆假设,充分联想,对任何文本都要有“研究”意识,有独到的见解,当然对别人的合乎情理的见解也要能认同,联想、比较、互相参证,求得认识的统一。
(编辑:龙贤东)

点赞:3284 浏览:8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