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封面设计艺术之虚实意象活用浅探

更新时间:2024-02-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封面设计是书籍装帧艺术的核心部分,它通过形象设计的形式来暗示正文的主题、意蕴,具有导读及解构功能。它是一种被动的“命题设计”,相当于严格作用上的广告创意表达,因为作者与出版人事先定好了书名,不可更改,设计者只能就正文的内容及编辑、作者的提示进行构思,制约了自由发挥的空间,增加了创新的难度。
本文试图以《听风》《蚂蚁巷》《钱学森之问》《Mates of State》等书封、海报设计实践为例,对虚实意象活用分析、设计理念与意象之间的联系、转化、互补进行初步探究。

一、意象与设计

意象是指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而言之,就是寓“意”之“象”,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在比较文学中,意象的名词解释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了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1}
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所言“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怿(绎)辞;然后使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具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尤端。”意即意象是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相融合的心象,明清后专指借助具体外物,用比兴手法所表达的作者情思。{2}
设计语言是表达设计需求与情感的元素及策略论,包括点、线、面等图形,以及各种不同颜色和设计形式构成的图案。这些图案或具象或抽象,但都表现了设计主题与设计理念。设计语言之所以能准确地表达,是因为它封面设计艺术之虚实意象活用浅探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808s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融入了人们所共有的认识空间,对于图案、色彩,构成的共同认知,产生了在美学感知上的共鸣。之所以称之为语言,也就是因为它在人对设计认识中拥有共通的审美特性。
图形是意象的符号和表现形态,意象是由图形烘托出来的。图形的主要作用就是显示人、事、景、物,为解读者开启进入意象的要津。解读图形的第一环节,就是对图形的本体作用及其所指称对象的隐喻作用进行破译。因为任何一个艺术图形,都不可能像指示牌那样让人一目了然, 而是渗透着民族文化及人文精神积淀的厚重代码,是意象借以产生的根基。{3}
抽象的音乐旋律,同样暗寓着具象的实体画面。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乐府《琵琶行》对音乐旋律的种种比兴,令人叹为观止。聆听华彦钧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不难感受到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莎士比亚运用肢体动作、语言道白、音响、灯光效果四者完美结合所形成的话剧的意象互补,更是综合艺术的极品。
诸多的艺术形式,最直观最富冲击力的还是绘画。如莎士比亚话剧《亨利四世》人物造型中,特意设置了一个穿着长袍的角色,长袍上绘满舌头,用以象征“谣言” {4},话剧《冬天的故事》特意设置了一个角色,手上拿着沙漏,其象征作用是“时间”{5}。凡此种种,都是为了借助具象符号的象征作用,架起沟通观众审美意识的便捷的桥梁。

二、以实代虚

封面设计大多采用平面构图方式(尽管亦不乏2维3维设计构图),这不仅仅是对文学意象的具体概括,也不是单纯的写实绘画或摄影作品,而是用设计语言对意象所代表的具体事物进行艺术处理的同时,将它置于一个具象空间,与象征思维紧密联结,既为艺术图形提供“形象”的原型,也提供意象的对应物。这样,设计出的图形才和意象变得有关联性{6}。这一点,无论古今中外,各种流派各种风格的设计理念,都是相通的。
抽象思维的驾驭,是设计者常常遇到的难题。如图1所示,由散文家梁长伶主编、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的诗文集《听风》,要求封面设计“表现国画效果,雅致、静谧、绿色、环保,聆听大自然之清音,天籁之和韵”。琢磨书名,“听”只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行为,不用加附任何多余的肢体语言,人时时刻刻都在被动感知外界的声音,是一种虚无的感知方式,形成具体意象很难;“风”则是热空气和冷空气的交替流动形成,若要界定其形态,只能勉强称之为“气态”,它无色无味,无形无影,尤为虚无缥缈,很难以具象形态来表达。两种抽象的意象组合成为书名,迫使设计者不得不采用以实代虚的策略来完成表达。
图1
北宋文学家苏洵(唐宋八大家之一)《辨奸论》云:“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其中“月晕而风”即说明了古人观察到月亮周围出现了晕圈则预示着将要刮风的道理,根据这一人人皆知的天文现象,笔者故以有形之“晕月”暗喻无形之“风”,至此,“风”的意象有了; “听”呢?根据笔者极为有限的文学阅读,《听涛》《听雪》《听雨》《听秋》《听蝉》之类的书名比比皆是,但封面大多是顾头不顾尾的残缺表达,即不乏“雪”“雨”“秋色”“波涛”“蝉”的描绘,而那个“听”字却觅无踪迹。画面美则美矣,整体效果却无异于教科书封面,缺少动感,谈不上引人入胜。
除了动物的耳朵与“听”直接关联之外,还有其它可以替补的形神兼备富有美感的具体意象吗?——无疑,对“风”最敏感的对应物莫过于风铃了。传统的金属风铃,发出的声响带金属之声,少有静谧绿色之感;一般的玻璃风铃则欠缺古朴,与征稿的整体要求并不协调,故而以竹制风铃取代。据史书记载,竹制风铃系唐代苏杭一带文人墨客首创,意在聆听自然界之清音,天籁之绝唱,甚是文雅,故选定绿色竹制风铃与纯白的晕月组合,右下角点缀些许竹叶淡影,取得了“形达”“意至”的效果。

三、以虚寓实

中国传统绘画,讲究“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虚缈意境和具象形态的组合是诗画中常用的手法。如八大山人在纸上只画了一条鱼,别无一物,却令人感觉满幅都是水。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很早就突破了自然主义和形式主义的片面性,创造了民族的独特的表达形式,使真和美、内容和形式高度地统一起来。反映艺术发展的美学思想也颇具独创性,为我们从新的生活创造新的艺术形式提供了借鉴和营养资料。{7}
虚实相互转化的设计方式,很好地诠释了意象在文学主题和设计语言中的交融与联系,对封面设计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封面设计艺术之虚实意象活用浅探相关论文由www.808so.com收集,如需论文.所谓迷宫钱学森之问,当下已有不少大学誓将,位于长沙的中南大学就公开发表了《中南大学以“最激进改革”“钱学森之问”》的报道。{13}
当然,连教育部长和国务院总理都回答得不甚明了的理由,既然被定为一个充满悬疑元素的书名,笔者只能就自己肤浅狭义的理解来构思。
先是将19世纪法国最有影响的雕塑家奥古斯特·罗丹雕塑《深思者》中的成人转换成少年剪影,意在融入梁启超《少年中国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少年强,则中国强。” {14}少年托腮端坐在星星闪烁的夜空之下,凝思默想,抑或无声地发问,身姿是静态的,思想却是动态的。以什么意象表达他的动态,他的诘问?“思想”从绘画角度上看,是一种抽象。如何突破这个难题?在他大脑处添置脑髓的形状——那只是生理解剖学作用上的大脑,而设计的目的不是为了制作一个医学标本;它应当是艺术的。于是,美国海报《Mates Of State》的主体意象跳进了少年的头颅,一枚血红而硕大的指纹呈现在读者眼前。以独一无二的指纹置换大脑,不仅仅使“钱学森之问”趋于形象化封面设计艺术之虚实意象活用浅探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808s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动态化,其象征作用,不再仅仅是个体生命的基本价值,而是更为可贵的人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就是笔者对指纹含义的新解。
抽象艺术指艺术形象的幅度偏离或完全抛弃自然对象外观的艺术;具象艺术指艺术形象与自然对象基本相似或极为相似的艺术。具象艺术具有较强的可识别性,而抽象艺术中的形象与自然对象较少或完全没有相近之处。然而,艺术的多元属性却是二者的融合剂。回到封面设计的虚实互补活用,既可以用抽象的图形描绘意象的存在,也可以用事物的真实图案进行意象的具象组合。灵活多变的设计语言及策略,为具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关系的辨别提供了新的路径。
注释:
{1}颜华娜:《栖居在诗的意象里》,《大学语文教学研究》2011年05月15日。
{2}孟宪平:《意象:中国画的审美本质》,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8a01410101b8dt.html。
{3}杜 :《平面设计中的灵魂:多维意象空间》,《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4}[英]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第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第5页。
{5}[英]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第99页。
{6}{7}魏华中:《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语文教学通讯》2002年第14期。
{8}石国权:《语文学习需要求异创新》,《语文报》总第194期。
{9}张志军:《禅心》,现代出版社2009年版。
{10}任洁:《从抽象到具象:探索阿利卡的绘画艺术》,《美术界》2009年第11期。
{11}阿根廷:《博尔赫斯.博尔赫斯全集》,《小说卷虚构集》,浙江文艺出版社,第71页。
{12}李小彤:《直面“钱学森之问”》,http://news.163.com/11/1201/06/7K5TS76I00014AED.html。
{13}李斌、黄兴华:《中南大学以“最激进改革”“钱学森之问”》,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3/2
/274974.shtm。
{14}梁启超:《少年中国说》,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
责任编辑 孙 婵

点赞:6527 浏览:21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