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若干对策

更新时间:2024-01-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1.教师要为学生乐学而善钻教材、善研教法
善钻研教材是教师的善教之根,根愈深,果愈大。只有善钻教材,使自己与教材融为一体,在课堂教学中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还应不断研究教法,让教法与学生的学法达到和谐统一。这就要求教师研究学生,研究自己,发现自己的优势,在教学中扬长补短,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形成具备个人特色的教学策略。
2.教师要调控好课堂的教学气氛
课堂教学气氛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心理因素。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和谐,课堂教学气氛轻松愉快、生动活泼,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高,教师教学情绪饱满、思如泉涌、声情并茂,学生学得愉快,学习情绪高涨,对知识信息的感受就强烈,思维活跃,反应敏捷,记忆、思维、想象的潜力就能充分发挥,学习效率就很高。反之,如果课堂教学的心理气氛是压抑的,学生会情绪烦躁不安,茫然不知所措,对学习毫无兴趣和信心。
师生建立一种稳定的、和谐的“情感场”。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为此,教师树立威信,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人范”。要在学生中树立威信,教师尊重、爱护、体贴学生,能够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为人正直、诚实守信和乐于奉献。这样才会受到学生的尊敬、爱戴与钦佩,学生才会确信其教导的真实性和正确性,对于所传授的知识认真领会,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产生共鸣。此时,教师的赞扬会引起学生的内心愉快和满足感。教师的忠告和批评会激起学生改正错误的决心和信心,使他们真正感觉到老师不是有意刁难,而是善意地批评和忠告。
3.运用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提出了“学生对地理理由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学习策略”。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在教学中运用了合作学习这种教学策略。
3.1合理确定小组数目和组内人数
从理论上讲,班级小组数及小组人数的确定应随教学内容的不同而采取不同方式。组内人数过多,则每个成员参与的机会就会减少,而且因成员相距较远,交流声音过高,组间干扰过大,表面热热闹闹,实际收效甚微。反之,组内人数过少,会达不到合作的效果。我国班级实际情况和高中地理学科特点,应多4人或6人组,这样既能达到合作的效果,又便于实际操作,其中4人组最合适。
3.2混合编组的原则
小组合作学习研究者认为,小组的组建应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所谓“组内异质”就是学习小组在构成上应体现班级的缩影,以保证组内各成员差异性和互补性,保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组内各成员主动参与和互助合作;“组间同质”是各小组的水平要基本一致,从而保证各小组之间公平竞赛的展开。进行编组时应考虑以下因素:①学业成绩:保证同一合作小组内学生有好、中、差三类,使全班各小组的平均成绩大致相同;②学习能力:有的学生善于口头表述;有的学生地理观察能力强,有的学生地理直观思维强;而有的善于抽象思维,还有的学生绘图能力强。这样,把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组合在一起,既能提高学习效率,又有助于组员之间互补,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3.3理由设计要合理
小组合作学习探讨的理由一定要明确,要紧紧扣住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策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入手,设计出明确的活动要求切忌模棱两可;要提出有利于推动学生动脑,主动探究地理知识,有利于集体研究,推动合作学习的理由。要精选理由,把具有开放性、探究性的理由,或趣味性、生活性的理由,或热点性、规律性的理由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载体。另外,在设计理由时还要注意理由的情景性、启发性、层次性。
4.注重课堂提问
4.1教师提出理由要目的明确。
教师提出的理由要与地理课本内容紧密联系、切合课标的要求。这意味着教师在设置理由之前,要先问自己:“在这个时候问这样一个理由,我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其次,提问具有清晰的内容关注点。当教师决定哪些内容是学生最掌握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关键理由时,在头脑中对标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最后,理由的表达清晰简明。教师提问的明确性和清晰度会影响学生答案的清晰性、明确性和一致性。
4.2教师要掌握提问的技巧,要“善问”。
第一,低起点。教师的提问立足于学生的实际且立足于中下等生。回答可以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第二,高要求。教师的提问深入优秀学生。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理由,可以引导学生发展智慧。”第三,提问不停地螺旋上升。理由设置要把握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最后,再回落。优等生对理由的回答,必将影响其他学生的思维,这时候再让他们(尤其是中下层次的学生)回答那些较有难度的理由就容易得多。
5.关于地理计算理由
地理计算是一项的地理能力,也是高考考查的一项内容。地理计算一般具有以下三方面特征:第一,题目题干或图表提供计算所需的基本数据,这是计算过程所需的基本条件;第二,试题所提供信息能反映地理计算所需的基本原理,这是计算过程所需的基本依据;第三,题目设问应对应试题信息让学生运用相应的数学公式。总之,地理计算与单纯的数字计算不完全等同,它不仅一定的数学基础,还要求能把握其内在的地理原理和规律,即能够运用已有的地理知识,教学计算结论。
解答地理计算题的思路一般遵循以下步骤:第一,认真读题,提取试题中的图文信息,明确考查所属的知识和能力范围;第二,运用相关的地理原理和规律,明确计算公式;第三,综合分析找出计算所需的条件和不步骤;第

四、在获取满足计算的条件后代入公式,运用数学策略求得计算结果。

计算型选择题涉及的计算类别繁多,原理多样,主要有:时间计算、昼夜长短计算、正午太阳计算、比例尺的计算、距离计算、海拔和相对计算、气温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人口密度的计算、城市化水平的计算等,无论哪种类型的地理计算理由都需牢固掌握相应的地理原理知识,进而练习提高学生的能力。解决此类理由是关键信息的获取和解读,其次是调动和运用相关信息进行分析,最后是描述和阐释事物。把握关键信息,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读题干提供的关键数据或隐含的关键信息;二读图表中所提供的信息;三读设问及其包含的信息。1.教师要为学生乐学而善钻教材、善研教法

点赞:5806 浏览:19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