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湖南省艺术院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组赴绥宁、道县、辰溪考察纪实

更新时间:2024-03-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2014年5月5日至7日,湖南省艺术研究院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组赴绥宁考察苗族“四月八”姑娘节;5月30日至6月1日湖南省艺术研究院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组赴永州市道县考察“道州龙船赛”;6月4日至6日,湖南省艺术研究院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组赴怀化市辰溪县罗子山瑶族乡考察调研“茶山号子”。

一、中国绥宁苗族“四月八”姑娘节

5月5日,由湖南省艺术研究院党总支书记王宗铭、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活动部副主任王钧、湖南省艺术研究院信息部副主任任科组成的省非遗调研组,赴绥宁县考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四月八”姑娘节。
神奇的绿洲绥宁县位于湘西边陲,古属荆楚,唐始名徽州,宋元丰四年(1081)建莳竹县,宋崇宁二年(1103)称绥宁。总面积2927平方公里,有苗、汉、侗、瑶等20个民族,总人口37.9万,少数民族人口占63%。全县辖25个乡镇,其中民族乡14个,是全省民族乡最多的县。
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是绥宁苗族同胞传统的“姑娘节”,也是纪念古代飞山峒蛮女英雄杨黎娘的重要节日。相传,黎娘的哥哥因反抗官府欺压而起义造反,被官府抓住准备秋后处斩。黎娘探监时,得知哥哥因为吃不饱饭神力不再,便心生一计,采下杨峒木叶将白米饭做成乌米饭,并约定在农历四月初八这天给哥哥送饭去。狱卒看到黑色的乌米饭,不敢抢食。哥哥吃了回复神力,立刻挣断铁锁链,与黎娘一起杀出了牢门。此后,“姑娘节”演变成了苗族代代相传的传统节日,每年的这一天,身着节日盛装的苗族同胞都聚集在一起,喝烧米酒、吃黑米饭、谈情说爱、载歌载舞。2008年,中国绥宁苗族“四月八”姑娘节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4年5月6日上午,中国绥宁苗族“四月八”姑娘节,在县体育广场开幕。绥宁县委书记唐渊主持开幕式,县委副书记、县长罗玉梅致欢迎辞。湖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委对外宣传办公室主任周湘宣布2014年中国绥宁“四月八”姑娘节开幕。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肖凌之和邵阳市副市长李晓葵分别讲话,对本次四八姑娘节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出席开幕式的领导还有邵阳市人大副主任、党组成员谢爱明,邵阳市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王若波等。
开幕式结束后,绥宁县举办了一台民族风情文艺演出,表演了舞蹈《苗家阿妹的“四月八”》,风情展示《苗家美》,独唱《山寨素描》等文艺节目,向嘉宾和观众奉献了一场极具苗侗风情的文化盛宴。
5月6日下午,省非遗调研组,在当地文化馆王震馆长的陪同下,前往黄桑上堡侗寨,深入考察“姑娘节”相关民族民俗活动的资料。据悉,每年的“四月八”姑娘节,寨上都会举行大型民俗活动,包括苗王背姑娘、唱山歌、爬藤等。侗寨人身着传统服饰,男女老少都积极参与到活动当中,此类活动深受当地人热爱,文化也得到很好地传承和保护。
晚上,调研组来到黄桑苗庄,参加了当地隆重而热烈的篝火晚会,外乡人和当地人欢聚一堂,载歌载舞,场面盛是壮观。
5月7日上午,调研组来到关峡大园,苗族聚集地,观赏了当地的民族民俗表演,包括吹唢呐、婚俗、挤油、踩高跷等,此类活动突出“亲近苗寨古村的神秘婚俗”。
此次非遗调研活动,让我们感动的是,大部分当地民众认识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这种意识值得大家学习和推广。同时,也让我们认识到当地的苗、侗文化的资源丰富,为今后的非遗研究工作提供了宝贵的财富。

二、永州市道县“道州龙船赛”

2014年5月30日至6月1日,由湖南省艺术研究院党总支书记王宗铭、省非遗专家孙文辉、省艺术研究院信息部副主任任科组成的省非遗调研组赴湖南省永州市道县考察调研“道州龙船赛”并收集相关视频资料。
端午佳节赛龙船是道州的优良传统,每年的端午节,道州都要举办盛况空前的龙船竞赛。相传,道州端午划龙船始于宋代,是为祭祀屈原。如今,道州龙船赛依然保留着古老的传统,2002年,道州被省人民政府授予“龙舟之乡”称号;2006年,“道州龙船赛”被列入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道州龙船头独具特色,既具艺术特点,又具符号意味。外地龙舟只有清一色的“龙头”,而道州龙船头除了龙头形,另有虎形、凤形和麒麟形。龙、虎、凤又分开口、咪口(闭口)两种形制,并且,龙又从颜色上细分为金龙、黄龙、赤龙、白龙、青龙、乌龙,虎也分为金虎、黄虎、红虎、白虎、黑虎;凤则有红凤(又称金凤)。不同形制、不同颜色的龙、虎、凤头的制作,雕刻精细生动,造型优美,极具工艺美术价值(见图

一、图二)。

每一个龙头的颜色都是有来历的。如道江镇东阳社区东阳坊村有15只金龙头龙船,因东阳村有座供奉“火神爷”的火神庙,他们的龙船头是金色的。东门乡东门村有黄龙庙,营江乡阳乐田村有乌龙庙,西洲社区有白龙庙,所以有黄、乌、白龙头船。道州龙船属道州型,造型奇特,与别的地方的龙船不同。船身长20米,宽1.2米,平头翘尾,头低于尾,船头的头属活动式的。竞赛时可装上龙头、凤头、虎头等。尾部装饰彩旗,船身头尾离水各0.60~0.80米不等。划船的人员即挠手,一般为20~30人。
村庄龙船下水,全村老少一起到河边欢送,鞭炮声不绝于耳。划时,掌头者立于船头,左手扶龙头,右手握红色彩旗,为全船的指挥者(见图三)。掌舵一人居尾,多为经验丰富之老手。鼓锣居中,敲锣者坐舱中,击鼓者巍然立船上。桡手听鼓下桡、徐疾有度、姿态潇洒。竞赛时,四船奋进、锣鼓大震、桨劈银浪、击水如飞。桡手一边划水,一边大声吆喝“划啊,啊嗬”。两岸呐喊助威,场面令人激动。即使刮风下雨,大家全身湿透,也要坚持到底,决不半途而归,充分体现道州人粗犷、慓悍、坚强和勇争上游的豪迈性格。
龙船赛以节前三天最盛,每天观众逾二十万人,挤满县城潇水河两岸的十几里长堤,可谓人声鼎沸,热闹非凡(见图四)。参赛龙船聚集在道州文昌阁所在的西洲公园进行比赛,这些道州龙船来自道州一镇五乡三十三个行政村,多达150条以上。据道州文化、体育部门统计,道州人民群众每年为龙舟赛活动自发性投资捐款累计金额在2000万以上,规模一年比一年大,年年乐此不疲。参加的绝大部分是农民,即使是在外地打工的村民,每年临近这个时节都会请假回来,积极参加此项活动。在这里,龙船比赛是一种民俗,更是一种文化。

点赞:26607 浏览:112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