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主体历史概述

更新时间:2024-04-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主体哲学虽然已经遭到解构,但是主体仍然是各种解构哲学所避不开的,解构哲学并不是没有主体,而实际上是构成了主体的另一种形式。本文试图对本体论哲学语境、认识论哲学语境、主体解构哲学语境这三个哲学语境当中的主体追本溯源,从而见出主体的历史发展变化。
关键词:借贷主体;理性主体;非理性主体;建构性主体
1006-026X(2013)04-0000-02
一般认为,主体产生于近代认识论哲学,在西方哲学的本体论阶段,主体与客体还处于混溶的状态。但是,在本体论阶段是否就找不到主体的一点儿痕迹了呢?按照金惠敏先生在《媒介的后果》中所讲,本体论阶段是存在主体的,只不过当时的主体是借贷主体,是与后来认识论阶段不同的主体形式。因此,追溯主体的历史就不能简单地从认识论阶段说起。另外,主体在遭到解构之后,主体的历史仍然在继续着,只不过是不同于前两个阶段的主体形式。所以,主体的历史是在三个不同的哲学语境中发生的:本体论哲学语境,认识论哲学语境,解构哲学语境。
在本体论哲学语境中,主体是以借贷主体的形式的。所谓借贷主体,就是主体隶属于它之外的某一绝对,这一绝对在古希腊柏拉图那里是绝对理念,在中世纪奥古斯丁那里则是上帝。柏拉图认为,真正的知识说认识源于绝对理念,绝对理念透过主体产生知识,在他的灵感说中则体现为神灵附体,灵感与主体客体都无关,灵感是神借助人产生的,主体只是绝对理念或则神传达自己的载体,是神言说自己的凭借,主体隶属于绝对理念或神。到了中世纪,奥古斯丁把柏拉图的绝对理念置换成上帝,认为上帝才是知识真理的源泉,我之所以能够言说,能够认识,因为上帝的存在。奥古斯丁在《忏悔录》中说:“我的天主,假如你不在我身,我便是虚无,绝对不存在。毋宁说,除了在你之内,我便不存在。”还说:“求你怜悯我,使我能够说出来。”无论是柏拉图学说中的主体还是奥古斯丁思想中的主体,他们都没有自己的意志,只有绝对理念,只有上帝对主体加以支配,它才能够产生认识的能力,这样的主体因此称作借贷主体。
近代人文主义的发展,使人摆脱了上帝的权威,让人认识到了自己的力量,自我意识开始萌生,并逐渐变得强大。由此开始了一个新的主体阶段——认识论哲学语境中的现代主体阶段。现代主体与借贷主体的根本不同之处在于,现代主体的自我取代了绝对理念和上帝。像康德说的那样,主体为自然立法。但是主体的觉醒,不止是理性主体的觉醒,非理性的主体也同时被意识到。所以现代主体一开始便交织着两种主体,一种是理性主体,另外一种是非理性主体。蒙田体验认识到了这两种主体。蒙田悬置上帝,直接关注自我,他发现,人不是一个整体,而是由许多片段和瞬间组成,属于一个如此多变和不确定的组织结构,蒙田感知到的我是一个变化莫测的我,他在他的著作《随笔》中着重描写了这个不断变化的非理性的我。但是蒙田还认为,尽管这个我不断变化,他的另一面还是有一个明确的整体意识的,也即是说有一个理性的确定的我在。蒙田开启了现代主体的历史,现代主体的开端。之后,理性的认知的主体由笛卡尔确立,并经由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加以发展。非理性的我则也一直出现在帕斯卡尔、拉罗什福科、狄德罗、卢梭等思想家的著作中。现代主体就是由这两个主体构成的。
理性主体在现代主体阶段之前是主流,是许多大哲学家深思的对象,最早确立认知主体的是笛卡尔。在蒙田那里,认知主体和非理性主体结合在一起的,主体既是不断变化的,又是统一的,是灵与肉的结合。但是蒙田未能使那个理性主体得以彰显。正如,彼德,彼尔格在《主体的退隐》中说的:“蒙田在探究我内心深处的莫测之境时,遭遇到了人类理性的极限。”笛卡尔承接蒙田的深思,把灵肉分离,明确了理性主体。但是笛卡尔在确立现性主体时并不彻底,在理性主体的外边仍留下了上帝的影子,他认为,既然我知道我自己根本不拥有某些完满,那么我就不是唯一存在的存在物了——,而是必定有更完满的事物存在,我依赖他,我从他那儿取得我所具有的一切。一方面,我能思,我有自我意识,但我又是不完满的,我依赖完满的上帝才能才能“具有一切”。笛卡尔最终未能使理性主体获得独立的力量。
康德把上帝改造为自在之物,而使主体完全了一个理性的自由的主体。康德把客体世界分为现象与自在之物两,现象是可以认识的,而自在之物是不能够认识的,只有信仰去接近它。知识源于主体对现象的认识,主体凭借他先天具备的某些形式和形式化的能力去结构现象从而创造出知识,主体自然的立法者。但是人又有七情六欲,不由自主,这又威胁到了理性主体的确定性。不过康德认为,我心中有一种“绝对命令”,它是我心中的道德律,我先天地具备它,我听从它的召唤,也即是在行使着我的自由。康德在认识论转向中终于确定了主体的权威。
费希特把康德的主体与自在之物合而为一,称为绝对自我。绝对自我是费希特把主体本体化的结果,绝对自我不仅是知识的来源,而且是世界的创造者。在康德那里,主体是认识、实践、判断三种理性在同一位置上的协调一致,而费希特则为这三种能力找到了一个统一点——绝对自我。在康德那里主客是分裂的,而费希特则把客体看做主体的派生,把主体本体化,构成了极端的主观唯心主义。
但是,谢林认为,费希特的从主体出发是不可能达到主客的统一的,只要主体能够对客体加以认识,主体与客体就是存在差异的,主体与客体就仍处于分裂当中。谢林与费希特相反,他从客体出发,以自然、绝对同一取代费希特的绝对自我,自然与绝对同一既包含主体又包含客体,表面上好像主体又受制于自然和绝对同一了,但是自然既是主体又是客体,换句话说,主体就是自然就是绝对同

一、谢林的主体性反而是大大加强了,使主体拥有了整个宇宙的力量。

谢林想借助绝对同一避开主客体的差异与分裂,但他的绝对同一的基础却是分裂的、差异的主客体。黑格尔则以另外一种方式把差异纳入同一中去,即“同一是差异运动的过程和结果。使同一一种主体性”。这种绝对同一在黑格尔哲学里称作绝对精神。黑格尔认为,只有自我意识才能把握到自我及其与整个自然的统一,自我意识是绝对精神发展的最高阶段,所以黑格尔的这种绝对精神就是人的主体性。黑格尔巧妙地把差异化人到了同一中去。从而彻底地完成了笛卡尔、康德、费希特、谢林所努力建构的认知主体,世人具有了一个灌注着宇宙精神、富有生气的主体。

点赞:9907 浏览:43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