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论《请买票》狂欢化艺术

更新时间:2024-03-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请买票》是劳伦斯创作于早期的著名短篇小说。男女关系、社会道德、工业文明等是其小说一以贯之的主题。本文拟采用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理论来分析这部短篇小说的狂欢化艺术,并着重分析论述了《请买票》中的场景设置和人物形象,并用狂欢化处世态度论证了劳伦斯对男女关系的矛盾态度,以及他对传统道德的虔诚信念。从而说明劳伦斯是最具传统色彩,并继承英国文学伟大传统的卓越作家。
关键词: 男女关系 社会道德 狂欢化诗学
D·H·劳伦斯是20世纪英国文坛最富有争议性、最具现代性特征的作家之一。他通过直言不讳的关系描写、深刻细致的心理分析揭示了战争、工业文明对男女关系和现代社会的影响。他的长篇小说因其深厚复杂的主题、精妙绝伦的艺术技巧为人们所称道,他也因此成为20世纪英国文坛小说巨匠。而其短篇小说,更是在有限的篇幅内展现了他对人类微妙的精神世界和社会道德的深切关怀。创作于早期的短篇小说《请买票》就是如此。
狂欢化诗学理论是巴赫金在探讨19世纪俄罗斯著名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的体裁特点和情节布局中提出来的,并在其著作《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理由》中作了具体论述。巴赫金首先把世界分为两个层次,一层是生活的第一世界,二层是狂欢生活的第二世界。在第一世界中,统治阶级拥有话语统治权,平民大众则处于被统治地位,这是一个严肃的、等级森严的秩序世界。第二世界则是与第一世界对峙的狂欢节时空。在狂欢节期间,所有人不受限制的参与其中,人们化装游行,滑稽表演,尽情地放纵自己的原始本能。狂欢节仿佛是庆贺暂时摆脱占统治地位的真理和现有的制度,庆贺暂时取消一切等级关系特权、规范和禁令。这是真正的时间节日,不断生成,交替和更新的节日。它与一切永存,完成和终结相敌对。因此,狂欢节是对现有的等级制度、宗教、道德规范以及禁令等第一权力世界的强力破坏和反抗。
狂欢节上的所有庆贺、仪式活动及其形式的总和被称为“狂欢式”,它是整个人类原始生活和原始思维的重要表现形式。狂欢式的四个基本范畴是参与、亲昵、俯就、粗鄙。狂欢节上的主要仪式,是笑谑地给丑角国王加冕和脱冕。这个仪式的基础是“狂欢处世态度的核心:交替与变更的精神、死亡与新生的”;①狂欢节就是毁灭一切、复活一切的时间之节日。巴赫金还特别强调:狂欢式中所有的形象,都是合二而一的,都具有两重性本质,它们在自身里结合了交替与危机的两极。此外,狂欢笑虐本身也是深刻双重化的,它是对最高物即权力和真理的交替,世界秩序的交替的嘲笑(否定)和欢乐(肯定)。此外,作为狂欢节的展开场所,狂欢广场也是双层次的、双重性的,狂欢广场形成了与民间、高雅与粗鄙相融合的存活空间和存活话语。总之,狂欢节使整个文学发生了几乎全面的狂欢化。狂欢处世态度、狂欢仪式及其象征物、狂欢人物形象、火的象征等等使文学更富有张力和艺术表现力。而在劳伦斯的短篇小说《请买票》中,狂欢化因素显而易见。
论《请买票》的狂欢化艺术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808s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

一、狂欢广场式的场景

《请买票》的故事背景设置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随着越来越多健全的青年男性投身战场,女性不得不出来工作,在社会岗位上担当职位。英国女性身上传统的温柔矜持、含蓄得体的行为气质渐渐弱化,取而代之的是职业女性的爽朗泼辣、大胆剽悍。在英格兰中部某矿区的有轨电车上就是如此,司机是心有创伤的驼子或瘸子,乘客是粗鄙随意的矿工,而售票员却是女性,是人人都怕的孔武有力的女性。她们中最剽悍的一个——安妮,在电车里无所畏惧的制止男性的不法行为,而在游艺会上,温柔地和托马斯坠入爱河。后来被花心的托马斯抛弃,便在休息室里联合其他被抛弃的姑娘将托马斯痛打一顿,并逼迫他挑选一个姑娘作为自己的情人。托马斯万般反抗拒绝,不得已选择安妮,却被安妮拒绝。最后,姑娘们目送沉默的托马斯离去,留下她们惶惶然的站在那里。
在三个典型的狂欢广场式的场景中,劳伦斯艺术性的上演了男女斗争的表演,展示了复杂多变的男女关系。在第一个场景——有轨电车上,我们看到的是男性世界和女性世界的严重失衡,电车司机是些腿脚不便的楞小伙,或者是些柔弱有病的年轻人,战战兢兢地开着车向前爬行。乘客们是些粗鲁随意、疲惫不堪的矿工。而女售票员却是些天不怕地不怕的野姑娘,沉着自信,坚毅专横,随时准备主动出击。由于战争、工业文明对传统社会的冲击,女性渐渐走入社会,变得坚强果敢,有谋生能力;而男性在坚强女性的对比之下反而流露出软弱性和无所适从感。可以说,在有轨电车上,觉醒的女性抛弃传统社会强加给她们“家庭天使”的面具,恣意狂欢,尽情的放纵自己被压抑的存活本能和女性,并向等级森严、拥有绝对统治话语权的男性世界发出猛烈攻击。她们猛地扑向那些不买票就想混下车的小青年,而对那些到站该下车的男人却是一阵好搡。
在第二个场景——游艺会上,男性在世界中依然占据主导位置,但道德和性本能也在女性心中激烈冲突。安妮小姐是有男朋友的,她也深知托马斯的品行,但在纵情享乐的游艺场,没有个伴儿多没意思,所以她暂弃道德,选择托马斯作为她的男伴。在骑马过程中,托马斯充分表明了自己的男性力量和权力制约。他并不是“小心”骑马,而是在木马上“一边转,一边在木马上打旋,抬起一条腿从安妮的坐骑上抡过,然后,半仰着朝她大笑,那条腿在空中可怕地踢上踢下”②。托马斯在马背上极具侵略性又很骄傲的行为满足了他男性的权力。而在看电影过程中,托马斯温柔舒适的拥抱征服了安妮,她那样娇弱地依偎着他,她希望他吻她。这是女性渴望被关怀被征服的传统本能,此时,在无意识的黑暗世界中,男性彻底战胜了女性。
在第三个场景——休息室中,怨恨狂怒的姑娘们将托马斯暴打一顿,可以说姑娘们延续了有轨电车的剽悍作风,重新取得了对男性世界的胜利。尤其是姑娘们强迫托马斯做出选择,仿佛是给被选出的国王的加冕——废黜仪式。巴赫金指出,“人们选出与真正的国王正相反的人物——奴隶或丑角,这使狂欢世界仿佛颠倒过来。在加冕仪式中,无论是赋予被加冕者的权力象征物,还是他穿戴的衣服,都获得了可笑的相对性这种双重情调。”③一群姑娘们围着一个男子要求他选出情人,这本应是国王至高无上的爱情选择权,具有童话式的浪漫,实际上姑娘们也正如渴望穿上水晶鞋的灰姑娘般等待着托马斯的选择,每个姑娘们都等着他看自己,希望他能够看她,只有安妮除外。这些狂暴凶狠的姑娘依然怀着罗曼蒂克的情结。而当托马斯捡起自己破烂的衣服和帽子——国王的象征物时,姑娘们也许突然意识到了这个丑角国王的可笑性,也意识到自己内心一直奉为神明的男性是如此卑微可笑时,她们爆发出一阵歇斯底里的尖笑。巴赫金指出:“废黜的仪式典礼与加冕仪式相对立,人们从被废黜者身上剥下国王服装,摘去冠冕,夺去他的权力象征物,嘲笑他,打他。这不是的绝对否定和绝对毁灭。而且,正是在废黜仪式里,交替与复活的狂欢、创造性死亡的形象才表现得格外鲜明。”正是在姑娘们对托马斯的暴打中,褪去了男权专制的神圣外衣,“他的外衣从后背一撕两半。……他的外衣后片整个被撕掉了。衬衣袖子也撕掉了,只剩下裸露的手臂”④。保护托马斯的外衣被废黜者剥下,她们疯狂的对他拳打脚踢,这是女性对男权社会压制的极端反抗,是对男性统治的废黜仪式。但胜利后的姑娘们怅然所失、痴呆麻木,这种空虚麻木说明了劳伦斯对这种加冕——废黜仪式的恐惧和怅然,对破坏——重生的怀疑。若是国王被废黜,即男性的统治话语权被废除,那么社会该如何重生呢?女性该如何定位自己的社会位置呢?是女性不断雄化、男性不断雌化直至男女同一?男女又该如何和谐相处呢?总之,劳伦斯在《请买票》的三个典型的狂欢化场景中,巧妙细致的呈现了男女关系的冲突斗争,展现了在失去社会道德规范和宗教禁令等第一世界规则之后,男女的性本能和存活的极度膨胀和灾难性结局。在劳伦斯的艺术世界中,虽然战争和工业文明完成了加冕——废黜仪式,但他的狂欢处世态度却是怀疑和恐惧的,确切的说是对男女关系的交替与变更、死亡与新生的迷茫和忧虑。

二、狂欢式的人物形象

关系主题是劳伦斯作品始终如一的主题,与此相应,劳伦斯也在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丰富复杂的女性形象。《请买票》中那六位疯狂野性的姑娘们更是给读者们留下深刻印象,她们身上的狂欢化因素更是令她们鲜明突出。
和加冕——废黜仪式一样,狂欢形象也具有双重性。巴赫金指出:“狂欢节的一切形象都是两位一体的,它们在自身里结合了交替与危机的两极:生与死(孕育新生的死亡形象)、祝福与诅咒(同时祝愿死亡和复活的祝福性狂欢性诅咒)、赞美与辱骂、青春与衰老、上与下、前与后、愚蠢与睿智。”⑤可以发现,在狂欢式的那些鲜活感性的仪式中,体现了一种在诙谐和轻松中显示出的嘲笑并颠覆一切教条、官腔和等级的思维方式。在女主人妮身上,就体现了这种交替与危机的双重性,安妮一出场,显示的就是坚强野性、泼辣勇猛的形象,她肆无忌惮的和男人打情骂俏,她具有鞑靼人的勇敢刚毅。然而,她也有着热烈的罗曼蒂克气氛,在清闲时,她会到商店挑选美丽的衣服首饰,装扮自己,渴望男性的仰慕和追求。她既强硬又温柔,既泼辣又害羞,既主动又被动,是男性之刚和女性之柔的统一体。在游艺会上,安妮的女性气质表露无遗,她渴望托马斯的拥抱和亲吻,此时的安妮更像是陷入热恋的小女人,温柔害羞,恬静美妙。游艺会后,当安妮的个体意识开始苏醒,女性意识复苏,她希望把托马斯当做一个男人来看待,渴望和托马斯建立长期精神联系时,被托马斯绝情抛弃。她像小女人一样怀着一腔怒气、怨恨、凄凉和悲痛哭了一场。但安妮毕竟是刚强倔强的女性,她联合其他被托马斯抛弃的女人设置陷阱,在休息室暴打了他。最初安妮是怀着复仇的快感暴打他的,但当托马斯恶狠狠地、报复性地挑中安妮作为他的情人时,安妮有一种凄惨的苦涩,带着令人感到陌生的厌恶和痛苦,她心中有什么东西破碎了。在这场废黜仪式中,安妮并不像其他女孩子一样,被集体无意识的和性本能驱使,她的内心有某种更复杂更难以名状的东西。也许她意识到,在暴打中,旧有的男权专制被摧毁了,对托马斯残忍的伤害中孕育着女性的再生力量,这种身体伤害是对她一直坚持的女性独立的祝福与诅咒,也是对传统女性道德的赞美与辱骂。安妮生活在20世纪初矛盾动荡的年代,她的既温柔又残忍、既反抗又迷茫不仅反映了劳伦斯对灵与肉的统

一、男女关系、权力和人性的迷茫,也反映了世纪之交英国社会大变革的阵痛和尴尬。

与安妮复杂思辨的形象相反,其余五名女性的行为则是集体无意识的盲目和性本能的结果,也是完全背弃传统道德的结果。巴赫金认为:“在狂欢节上,一切人都是积极的参加者,一切人都参与狂欢活动。人们不是在观赏狂欢节,而是存活在它里面,过狂欢化式的生活。”⑥其他五名姑娘只是在安妮的号召下本能的参与其中,发泄被压抑的怨恨。失去理智和道德束缚后,她们就象一群奇怪的疯狂的野兽,满脸通红,披头散发,眼睛里闪着奇特的光芒。她们就像失去制约的野火,热烈的燃烧着男性世界和传统道德的根基。何况,在休息室中进行的仪式,正有炉火在燃烧着,这是毁灭世界同时又复活世界之火,火可以给人温暖,但火的意象同时也象征愤怒和革命。劳伦斯采用“过去的火焰”象征其他五个姑娘。爱情可以像火焰一般地燃烧,但也能产生愤怒和复仇。炉火刺激着姑娘们破坏旧有的男性世界,燃烧着新型男女关系的。
总之,在《请买票》的三个象征性狂欢化广场上,上演着男性世界和女性世界的激烈斗争,劳伦斯通过女性给男权社会的加冕——废黜仪式,艺术性地呈现了传统男权社会的死亡和新型社会的产生。狂论《请买票》的狂欢化艺术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808s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欢笑虐和痴呆麻木的悲剧性结局饱含了作者对新型男女关系的祝福与诅咒、赞美与担忧。而安妮复杂的心路历程,游走于传统道德和独立自主的女性意识之间,挣扎于社会束缚和自由新生的爱情观念之间,她内心信念的破灭表现了劳伦斯对于传统道德消逝的哀婉和悲叹。
注释:
①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理由.刘虎译.北京:编译出版社,2010.6:163.
②D·H·劳伦斯.请买票.英文原版:4.
③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理由》,刘虎译,北京:编译出版社,2010.6:137,139,138.
④D·H·劳伦斯著.《请买票》.英文原版:8.
⑤⑥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理由.刘虎译.北京:编译出版社,2010.6:139,135.
参考文献:
[1]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理由.刘虎译.北京:编译出版社,2010.6.
[2]巴赫金.拉伯雷研究.钱中文主编.李兆林,夏忠宪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5.
[3]冯季庆.劳伦斯评传.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5.

点赞:4412 浏览:13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