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空间艺术之异曲同工

更新时间:2024-03-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20世纪法国女作家杜拉斯与中国女作家张爱玲虽来自不同的国度,但经历了同样痛苦的童年生活与漂泊生涯,造就了两者于创作的狂热与对文字的真情。她们不约而同地把笔锋聚焦于道德失落后的现代社会生活,以及战争所带来的人性创伤与情爱残缺。文章通过对比阅读杜拉斯的《广岛之恋》与张爱玲的《封锁》,发掘了两个文本中呈现的空间艺术之异曲同工之妙,揭示了两者在人类灵魂母题上绝望与苍凉的悲剧意味。
关键词: 空间艺术 杜拉斯 张爱玲 广岛之恋 封锁
文学最美不过张爱玲的“荒凉”与杜拉斯的“绝望”。在20世纪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在不同的国度诞生了两位于后世影响深远的女作家,法国的玛格丽特·杜拉斯与中国的张爱玲。她们的人生旅程何其相似,同样痛苦不堪的童年、颠沛流离的生活、失败的爱情,却造就了二人于创作的狂热,予文字以真情。
同处动荡社会,相似的人生经历,让杜拉斯与张爱玲不约而同地观察现代人生活,聚焦人类存活的艰难处境,这无疑奠定了作家本人的悲剧意识与其作品的悲剧内涵。生活迫使她们拿起沉痛的文学之笔,写道德失落后的现代生活,描摹现代人的欲、情和恋,从而揭示人类灵魂的荒凉和生命的无奈。然而,虽然都写现代人冲突下的情恋,但杜拉斯写的是“情”,张爱玲写的却是“恋”。写“情”也好,写“恋”也罢,二人处理这种题材的可贵之处在于拒绝温情、矫情和滥情。杜拉斯书写的爱情是总是绝望的,爱与死紧紧相连,男女主人公在汹涌的中疯狂地攫取爱情,却始终无法把握爱情;张爱玲总带着世纪末情怀来写恋爱、恩怨与欲念,苍凉之气萦绕在字里行间。
然而,“情”和“恋”的发生与发展总无法脱离社会,二战在她们的内心布下阴霾,其很多作品都涉及战争。杜拉斯笔下不写战争,只写战争给人的创痛和情爱的破碎与残缺;张爱玲偏偏着眼于“倾城”“之恋”,和“烬余”之“录”。本文所将探讨的文本——杜拉斯的《广岛之恋》与张爱玲《封锁》正是战争大背景下所萌生的情与爱。

一、比较依据

国内外文学界对杜拉斯与张爱玲评述或比较文章早已林林总总,不计其数,然而大多从“女性书写”的范畴入手,如将杜拉斯的《情人》与张爱玲《金锁记》进行比较,以此解读其女性书写策略,而对于二人作品中突出的空间建构特点加以研究论述的文章却寥寥可数。
自20世纪末学界历经引人瞩目的“空间转向”以来,学者们开始对人文生活中的“空间性”刮目相看,把以前给予时间和历史、社会关系的青睐目光,纷纷转移到空间上来。空间理由对于每一位作家来说都是不容回避的,情节上的空间形式构建,也是现代小说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打破了以时间为顺序展示小说情节的传统小说的模式。小说中有很多情节不按照时间来叙述,而是按照空间来设置。比如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朱娜·巴恩斯的《夜间的丛林》等,无不展现了空间形式的特殊性及重要性。
杜拉斯具有强烈空间感与空间意识,并贯注于其创作始终。在杜拉斯的创作中,地点往往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一个景色、一座城市、一座花园、一幢房屋、一条河流,几乎每一个地点均能促使她进行写作。
纵览杜拉斯作品,以“空间性”名词命名的作品就占据了一大半,如以地域空间命名的有:《广岛之恋》、《抵挡太平洋的堤坝》、《来自中国北方的情人》等;以具体空间或隐喻性空间命名的作品有:《广场》、《树上的岁月》、《卡车》等。这些作品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文学世界地图,她又以之表达一定的蕴含和主题。许多明确的地点和场所,如印度支那、印度、法国、中国、英国、德国、广岛、纳韦尔、巴黎、温哥华、渭公河等,代表着远非纯粹的地点变换,而是以这些地名作为开头,组建一种与众不同的空间,不仅描述自然景观,更多的是建构社会作用。对于杜拉斯来说,空间建构是其书写梦想、与反抗主题的核心力量。
张爱玲对空间的描绘特别精彩,因而其小说中出现的空间形式是我们尤为关注的。她的作品中常出现如“上海”、“香港”、“公寓”、“阳台”、“电车”等具有特殊空间性含义的空间背景。
张爱玲对空间的设置,会提供一个介乎真实和虚拟空间之间的空间。现代运输工具船、汽车、电车等,使本来的陌生人集中在一起,互相注视,互相揣测,互相交流。人们得以暂时地从秩序化的日常生活中解脱,而进入一种特殊的空间,发生平常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传奇”故事。张爱玲的许多小说便是这种“传奇式”的代表。傅雷评论张爱玲小说时曾说:“张爱玲女士的作品给予读者的第一个印象,总觉得世界上真有魔术棒似的东西在指挥着,每件新事故都像从天而降,教人无论悲喜都有些措手不及。便有这情形。”“这太突兀了,太像奇迹了。”①
杜拉斯与张爱玲都是具有空间意识并将这种空间艺术运用于创作始终的作家,因此从这一点出发,杜拉斯与张爱玲在空间艺术上是有很大可比性的。至于选择杜拉斯的《广岛之恋》与张爱玲的《封锁》进行比较,理由在于两部文本都是对作家空间艺术的完美阐释,并且她们都借助熟练的空间艺术,通过空间的建构,描绘战争大背景下的短暂爱情,以描摹现代社会的情与恋探索道德失落后人类的存活处境,从而揭示人类灵魂的绝望与苍凉之母题,这也是两位作者在经历人生沉痛过后的情感沉淀。
杜拉斯于1959年创作的《广岛之恋》,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至三部分讲述1957年的8月,一位法国女演员“她”来到遭轰炸过后的广岛拍摄一部关于世界和平的电影,在广岛邂逅了日本男人“他”,就此展开一段刻骨铭心的短暂爱情,也引起“她”对往日在纳韦尔与德国士兵的初恋回忆。第四和第五部分便是对“她”在纳韦尔痛苦生活的回忆,对过去的回忆在一定程度上扰乱并隔开了现在的叙述。这部作品中出现了“广岛”与“纳韦尔”这两个空间名词,讲述了“她”在这两座城市的两段艰难爱情。

点赞:3890 浏览:12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