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夏目漱石《心》中称谓艺术

更新时间:2024-02-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心》是日本最受欢迎的小说之一,是夏目漱石融艺术性和思想性于一体的经典力作,作品中主人公的精神面貌和存活状态历来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但对小说中的人物称谓却鲜有人问津。从文本细读的角度出发,运用词义分析和语境分析等策略,对“先生”、k和阿静的称谓这些艺术符号进行解读,可以更加深刻地揭示出这些称谓本身的象征义、暗示义以及称谓之间的相互关系,真正达到对文本进行从理解性诠释到深层信息交换的解读目的,实现对这一长篇小说的宏观把握与微观分析的高度统一。
关键词:称谓 艺术符号 “先生” k 阿静
引 言
《心》是日本“国民大作家”夏目漱石(1867—1916)的代表作之一,被称为漱石最为引人入胜的作品。对于这部作品在日本的影响,岩波书店为纪念本书店创立90周年,曾在三万读者中进行了一项名为“我所喜爱的岩波图书”的问卷调查活动,结果《心》以绝对优势的得票率跃居首位(2004年9月12日《朝日新闻》)。许多出版社也发行了不同版本的《心》,并一版再版,需求量惊人。迄今为止,有关该作品的论文、评论、解说不胜枚举,对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分析论证更是数不胜数。但大多评论都从作家论、小说的思想性和社会影响入手,往往忽略了小说的艺术性。因此,本文从文本细读的理论出发,希望通过对《心》中人物称谓这一艺术符号的探讨,来分析这部小说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统一。

一、“先生”——词义分析与语境分析的综合运用

艺术符号是文学作用和价值的载体。就小说而言,小说文本的解读,核心应该是对小说人物的解读,而在一部不朽的名著中,人物称谓常常是人物剖析的重要内容。在小说中,人物称谓往往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成为寻绎文本作用和价值的艺术符号。
在夏目漱石的小说《心》中,“先生”的称谓贯穿于整部小说的始终。尽管夏目漱石对这一称谓通过“我”做了交代:“我经常称他为先生,所以在这里也只以先生相称,隐去真实姓名。这并夏目漱石的《心》中的称谓艺术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808so.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非出于我对世人的顾忌,而是因为对我来说,如此称呼才是自然的。”①显然,作者用避实击虚的手法,故意弱化了“先生”作为艺术符号的语里作用。而要挖掘这一艺术符号所隐含的丰富内涵和深刻意蕴,必须建立在对小说文本进行细读的基础上。古尔灵将细读法概括为词义分析、结构分析和语境分析三步。②其中词义分析是全面揭示作品作用和正确评价作品价值的基础和重要环节。对“先生”一词的词义分析必定为了解作品内容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在《现代日汉大辞典》中,对“先生”一词的解释共有五项,《心》中“先生”的称谓是老师和年长者、长辈两项作用交织在一起的。但这种解释显然不是文本所要传达的终极信息。根据语境推断,“先生”于明治天皇驾崩和乃木大将殉死之后,“我”毕业于大正元年,所以可以推断,“先生”是明治时期——日本向现代化过渡时期的见证人,而“我”是生长在大正时期——资本主义社会成熟期的年轻一代。这就为《心》这部小说间接提供了广阔的社会背景,也为“先生”因爱背叛友人k所导致的内心痛苦乃至提供了历史舞台——在社会激变的动荡时期,东西方文明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和冲突,作为明治时代的知识分子的“先生”既有东方文化深厚的根基、又接受了西方文化的洗礼。这就为“年长者”一词赋予了新的内涵,成为辐射普遍精神作用的象征形式——夏目漱石笔下处于社会边缘地带的明治时期知识分子的存活状态和精神风貌。所以,小说中的年轻人和年长者是具体社会语境中的存在,二者展开的是具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实践经验与渴望得到人生指导的两代人之间的对话。
能够给予年轻人人生指导的人自然可以作为“老师”——符合这种身份的人必定是学识渊博的人,这一点小说中并没有做详尽的交代,但却指出了作为即将为高校学生的“我”的身份。明治中期(小说的创作时间)的日本,高等学校不过寥寥数所,能就读者二百五十人中不过一人而已。显而易见,在当时致力于欧化运动以赶超西方列强的日本政府,在教育上也全面西化,推行的是一种培养社会精英的教育体制。更何况是十年前大学出身的“先生”更是一种“超精英”③的存在。明治时期,日本只有和京都两所大学,而京都帝国大学成立于明治三十年,从“先生”的年龄来看,“大学出身”无疑指的是帝国大学出身。这样的一名“超精英”在“我”的眼中自然就是才能卓越的代名词了。
“文学文本需要细读,需要在具体语境中重新确定词义,一个重要的理由,就在于文学语言语义传达的特殊性。”④“我”碰到了一位陪着与众不同的洋人又是大学出身的日本人,因此“我”尊称之为“先生(老师)”,恐怕上文的解释还远远不够。在《心》中“先生”是否给我以“教诲”呢?这正是这部长篇小说的主题——个人主义的张扬与传统的道德之间的矛盾以及在这种矛盾中知识分子的孤独理由。有意思的是,“先生(老师)”本应是具有一定社会地位和身份的存在,有着强烈的
社会归属意识的词汇,但在夏目漱石的笔下却成了离群索居、靠遗产存活的社会绝缘体的代名词。就是这样内心陷于不安、徘徊、苦闷甚至绝望的人物,在“我”的眼中,却成了“较之学校的课,先生的谈话更有益处、较之教授的意见,先生的思想更为可贵”的存在,这真是对现代教育弊端的绝妙讽刺。夏目漱石用这样一个陈述的实际内涵与它表面作用相互矛盾的称呼,增强了整部小说的反讽效果。在“我”的眼里,没有社会职业的“先生”却比实际上的“老师”更具有吸引力和亲和力,这恰恰反映出资本主义社会日益成熟的大正时期,处于思想上的混沌状态的年轻人内心的焦虑和呐喊,他们迫切需要一个引路人来给他们拨云见日,实现自身的价值重建。而“先生”给“我”的遗书中充满了对利己行为的反省、对道德的尊重等等,可以说已经给了年轻人所苦苦寻觅的答案。所以“先生”是“我”当之无愧的人生之“师”。

二、k的象征作用

正如龙协涛所指出的,“文学符号消解了现实符号的确指作用,产生了生动丰富、意味无穷的泛指作用”⑤。对于明治时代的“先生”的精神面貌的描述,作者显然意犹未尽,又同时创造了k这一人物形象。按照文本细读中词义分析批判理论,对k的分析可以运用燕卜荪的确定关键词的策略来发掘这一人物称谓指称外在的事实信息。在“先生与遗书”这一全文的核心部分,作为大学生的k有着强烈的“求道”意识,为道与养父生父决裂,为道而安于贫困,苦修心志,认为“第一信条是应该为道而牺牲一切”;“节欲、禁欲自不消说,即使离开欲的爱本身也是道之障碍”,在这种虔心“求道”的过程中,伴随着一种来自于无法“得道”即人格达成的焦躁感,以至于喜欢上了阿静,为现实背叛了自己的信仰而绝望……可以说,k就是一个为道而生又因求道而死的存在,所以,甚至可以把k看作日语“求道”的发音“kiuudou”的第一个字母。相关论文由www.808so.com收集

点赞:28610 浏览:13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