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方法

更新时间:2024-03-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作者简介:康宇,女,硕士,川北医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基础课教学工作。
【摘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思修”课)是大学生进入大学阶段接触到的第一门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思想性、理论性、现实性、实践性都很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使用多种教学策略,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本文拟对此进行探讨。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活动式教学;情感式教学;案例教学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思修”课)是大学生进入大学阶段接触到的第一门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思想性、理论性、现实性、实践性都很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开设这一课程的目的旨在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的培养,引导他们树立高尚的思想情操,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体现民族优良传统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和正确的法律意识。因此,搞好“思修”课的教学,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国家的可靠接班人,具有十分的。
教学实践、学习探讨和对学生的调查了解,笔者认为,要搞好“思修”课的教学工作,有诸多教学策略可以进行探讨和实践。这些教学策略可以打破单一的教学模式,拓展提升教学效果的空间,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和质量。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析。

一、活动式教学法

活动教学理念源自上世纪20年代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中提出的活动课程思想,一般而言,是指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为学生提供的教学情境,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设置,让学生凭自己的能力参与阅读、讨论、游戏、学具操作等去学习知识的课堂教学策略或过程。这种教学策略的特点是学生参与活动,听觉、视觉、空间知觉、触角等在大脑指挥下协同活动而获取知识。这一理念传入中国并受到,自上世纪80年始。为了纠治中小学教育中的“应试”倾向,在90年代初把活动课程纳入中小学课程计划,在教学中大力推广活动教学。在有的文章中,也把这一教学方式称作“体验式教学”。简单说来,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创设或组织一些相应的活动,激发和调动学生参与,这种方式来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它“既是一种活动,也是活动的结果。作为活动,即主题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人事和情感;作为活动的结果,即主题从其亲历中获得的相应的认识和情感。”[1]作为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在丰富的教学实际经验基础上,为达到一定教学目的和完成预定教学任务而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2]
在“思修”课中,“活动式”教学法可以运用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寻找特点,营造融洽的课堂氛围

教师几堂课的与学生交流接触以后,可以掌握班级整体的特点和兴趣倾向,作为进行备课的依据。灵活多变的交流方式和资料,使学生对课堂产生浓厚的兴趣。如选择具有一定艺术水平和中心思想的音乐作品、视频资料等在课前播放,消除学生对教师的距离感和隔阂感,密切师生之间在心理上的联系,让他们感受到师生之间真心的交流,为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打下基础。

(二)开展多种教学活动,充分运用灵活多变的方式

在各个不同章节,可以不同内容采取多种活动教学方式。归纳如下:
1.情景模拟活动
包括场景再现、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如在遵守社会公德一章中,可以让学生自行分组,表演凸显公共道德缺失的情景,在择业与就业和法律基础知识一章中,可模拟就业招聘、法庭审批等,这种角色扮演和互换,让学生获得真实的情景体验和真正的启迪和教育。
2.课堂参与活动
包括讨论、演讲、辩论、讲课等。讨论在各个章节中均可灵活运用,但强调的就是教师要进行小结,要把学生讨论或演讲的内容进行归纳。例如在继承爱国传统一章中,可目前比较热门的时事政治组织专题演讲和讨论,引导学生充分感受爱国精神,激发爱国热情。
3.课外实践活动
包括社会调研、公益服务、规范践行等。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外相互合作,在校内开展随机调查,完成调查报告,将内容组织同学们交流研讨。可以提倡学生在业余时间深入公共场合、社会福利机构等,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工作,使他们感受到奉献的价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一个遵纪守法的人。

(三)充分发挥网络作用

利用网络平台,拓展学生自主学习、集体学习、协同学习、创造性学习的途径;利用网络作为工具,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拓展交往空间,增强多种社会交往关系处理的自主性。校园网、虚拟学习社区、网络教学视频等途径,拓宽学生接受知识的范围和途径。

二、情感式教学法

大一新生才从中学阶段升入大学阶段具备的特点,令其充满了热情,对大学生活充满想象和向往,又怀着强烈的好奇心。由于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还未完全成熟,情感容易外露,而且容易冲动,他们多理解、交流和老师的肯定和激励。如果能够正确利用其积极愉快的情绪,在师生中产生情感共鸣和心里共振,对于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具有非常的作用。
情感式教学要求教师本身具有较高的素质,思想健康、情感丰富,能够在工作和生活中展现良好的道德和守法。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尽量在每个教学环节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情感相容的教学情景,为师生提供在课堂上交流情感的空间。由于目前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刚进入大学生的新生之间还缺乏相互的交流,很渴望能够在课堂上更多地了解大学生活,了解同学,增进学习热情等。可以播放具有感染力的视频、交互式发言提问等方式推动相互之间的感情交流,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还要注重在课堂下与学生的沟通和联系,使学生在遇到困惑、烦恼时能及时与老师联系,邮件、短信等方式,建立师生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

点赞:34620 浏览:158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