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剖宫产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42例护理体会

更新时间:2024-03-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是指妊娠晚期孕妇仰卧位时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心率加快、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冷汗淋漓等休克表现[1]。此综合征是剖宫产的病症之一, 易发生在临产过程中, 尤其是施剖产术是腰麻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 硬膜外麻醉后突然出现, 随剖宫产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42例护理体会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808s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着血压下降, 胎盘血供减少, 供氧减少, 可发生急性胎儿宫内窘迫, 如处理不及时可危及胎儿生命, 因此值得重视, 现将本院3年多剖宫产中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42例发生的理由以及护理和防治报告如下。
1 资料与策略
1. 1 一般资料 2009~2013年本院剖宫产术1600例, 术中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42例, 发生率占2.6%, 其中急诊剖宫产综合征18例, 择期剖宫产综合征24例。
1. 2 剖宫产指征 臀位10例, 胎儿宫内窘迫15例, 第二产程滞产程滞产3例, 骨盆狭窄14例。
1. 3 麻醉方式 32例采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 10例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
1. 4 临床表现 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血压下降, 收缩压下降幅度为7.6~2.6 kPa, 并有头晕、恶心、呕吐、心率加快、烦躁不安、呼吸困难等临床表现。
1. 5 预后 本组42例经历时处理后, 均未影响妇产安全级新生儿Apgar评分, 预后良好。
2 讨论
2. 1 发生理由 产妇入手术室血压下降主要是由于局麻药的扩血管作用、子宫对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压迫、雌激素等诸多因素所致, 麻醉起效后, 腹肌松弛, 子宫对下腔静脉压迫加重[2-4]。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优生优育的开展, 孕妇和胎儿营养充足, 宫内胎儿普遍偏大, 故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更重, 可使回心血量骤减, 致胎盘血流下降及胎儿宫内窘迫, 如不及时发现和积极处理可危及母子生命。
2. 1. 1 此症主要与孕妇体位有关。若改为仰卧位或将孕妇躯干一侧垫高即可恢复, 故又称为体位性休克。
2. 1. 2 与有效循环血量有关, 当孕妇仰卧位时妊娠子宫压迫下腔静脉致回心血减少, 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而有急性低血压。
2. 1. 3 由于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均阻断交感神经节前纤维, 使麻醉平面以内的血管扩张, 减少回心血量和心排空量。
2. 1. 4 由于急诊剖宫产的阵发性子宫收缩使子宫血流量相对减少, 容量减轻对下腔静脉机械性压迫力量减弱, 所以择期剖宫产发生率明显高于急诊剖宫产。
2. 2 护理与体会
2. 2. 1 做好心理护理 护士应做好术前访视, 充分了解产妇的一般情况。产妇入手术室后, 应安慰及指导产妇, 消除其紧张、恐惧的心理, 能使产妇积极配合好手术。
2. 2. 2 充分做好麻醉前的准备 常规准备好急救用品和急救药品, 产妇入室后, 用多功能监护仪测:SpO2、BP、PR、ECG, 常规低流量吸氧, 开放静脉, 一般选择上肢静脉为穿刺部位, 避开选择下肢, 特别是左下肢, 因为产妇下肢末梢静脉压显著高于上肢, 因而可影响输液速度和输入的液体量, 在应用局麻药之前常需输入一定量的液体, 防止由于交感神经阻滞, 引起血管扩张, 有效循环血量减少, 而出现的低血压。常规准备、多巴胺注射液、阿托品等急救药品。
2. 2. 3 在麻醉师行麻醉穿刺时, 巡回护士应协助麻醉师摆好麻醉操作体位, 由于产妇身体不能很好前曲, 加之现在产妇一般都营养过度, 故麻醉时, 巡回护士一定要用自己的身体扶持患者, 双手固定体位, 保护患者, 在产妇对麻醉穿刺体位有疑问时, 应耐心解释, 取得产妇合作, 确保麻醉操作的顺利进行。当麻醉师把局麻药推入硬膜外腔时, 应密切观察产妇的面色、血压、呼吸、脉搏、ECG、SpO2。如产妇出现仰卧位综合征症状时, 护士应一边安慰产妇, 并立即告知麻醉医师及时做相应处理。如加快输液, 使用合适的血管活性药, 一般选用10~15 mg静脉注射;加大吸氧流量。如果产妇出现呕吐时, 应立即将她头偏向一侧, 并及时清理口腔呕吐物, 防止误吸。
2. 2. 4 体会 麻醉结束后, 如果产妇平卧时出现仰卧位综合征, 可以将手术床右侧抬高30°;或者将产妇行左侧卧位, 可减轻对下腔静脉的压迫, 增加回心血量,维持血压平稳。或将子宫向左侧推移, 血压即迅速恢复并稳定, 胎儿娩出后患者仍取平卧位。
2. 3 预防 在麻醉后即将手术台向左倾斜15~30°, 推移子宫向左侧, 采取预防性上肢静脉快速滴注平衡液500~1000 ml扩容, 加大吸氧, 必要时静脉注射20 mg以防休克, 并迅速娩出胎儿。本组病例均按此策略处理, 血压迅速恢复并稳定, 胎儿预后良好, 均健康出院。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麻醉学手册.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9:4.
[2]乐杰. 妇产科学. 第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26.
[3]欧阳春风.心理护理对剖宫产产妇的影响.医学信息, 2010, 23(1):214.
[4]何丽君, 于敏.两种不同麻醉策略对剖宫产术中血压的影响.护士进修杂志, 2004(8):688.
[收稿日期:2014-05-09]

点赞:4426 浏览: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