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类报纸如何兼顾化与大众化

更新时间:2024-04-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我国教育类报纸的特点是专业性较强,但同时存在着表现形式单一、可读性差、新闻性弱、工作类报道多、影响力不足等诸多理由。因此,只有创新求变,既注重教育新闻的专业性,又探求教育新闻的大众化,才能吸引更多的受众,否则,教育类报纸只能成为教育部门工作简报之类的信息传达通道,其传播效果之弱可以想见。在专业类报刊纷纷转企改制的今天,这种办报方式已经不适应市场需求,只有将专业化和大众化相融合,提升教育新闻的影响力、聚合力和传播力,才能找到教育类报纸新的发展路径。
确立大教育观念,创造新思路
教育新闻不等于学校报道,要扩展教育新闻的内涵。传统的教育类报纸通常把目光聚焦在教育政策和学校报道方面,但这样的题材和视角过于狭窄。应该认识到,教育新闻不等同于学校报道,学校报道只是教育的一个阶段、一个方面,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等共同构成了教育的内涵,教育空间已经从学校扩展到整个社会。教育新闻不仅要围绕教育谈教育,还要从社会和人的角度来谈教育,这样的教育新闻才能更丰富、更全面、更贴近群众,这也就是报道者眼中的“大教育观”——“只有拥有这样的大教育观,才能给我们树立一种新观念、创造一个新思路,才能把教育事件看透,不被教育系统的小教育观限制。”
其实,教育不仅和学生、家长相关,教育和社会上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现在,国家大力提倡“终身教育”的观念,“终身教育”关乎每一个人及其一生。而作为教育类报纸,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将内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做受众喜闻乐见的内容,而不能做简单生硬、枯燥乏味的内容。
隶属于北京市教育工委的《现代教育报》在教育新闻的社会化方面做出了诸多尝试。2013年5月8日,该报刊登的深度报道《四中首批偏才怪才遇高考瓶颈》(如图1),讲述了2010年北京四中所创立的特殊班级“道元班”,这个班的17名孩子都是“偏才怪才”,三年之后临近高考,这17人的小班已经分成三拨:有的收到国外高校录取通知书,有的转到普通班,只有3人在坚守。
如果仅仅得出这个特殊班级以失败告终的结论,则显得过于武断和浅显。笔者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剖析,认为虽然“道元班”因为种种理由遇挫,但是反映了教育者富于创新的精神和勇气。北京四中是北京市的名校,它的改革新举某种作用上对于教育界乃至社会都有风向标作用,《现代教育报》的这一着眼点,将教育理由和社会关注结合,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教育新闻要超越记录,力求社会影响。新闻报道作为各种利益诉求的公开表达,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公众的决策意见,是舆论环境中影响力最大的“舆论领袖”,其虽然不能成为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但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树立了大教育的观念,新闻采编者才能逐渐培养自己的格局和视野,才能从小的切入点看到大的未来走向。从当下的教育新闻报道看,并不缺乏平面的信息报道,但是,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则显得缺乏深思,缺乏与社会的互动。如果能试着将一个教育现象放在开阔的社会背景下进行多维,向受众展示这一现象的历史由来、形成过程、发展方向,那么这样的报道就会更立体、更全面,尤为重要的是,这样的报道已经不是停留在报道本身,而是产生了社会影响。“影响社会”才是重量级的教育新闻。
树立受众本位思想,提升教育新闻吸引力
多维视角——教育新闻立体化。时代的前进,推动着传播方式的转变,现在的信息受众,一方面已经成为既是受传者也是传播者的自媒体;另一方面,对于自己的利益诉求敢于表达,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在这样的传播环境下,如果还是沿袭以往生硬的信息传播方式,比如教育政策的堆砌、会议报道的呆板、热点新闻的扁平、典型报道的枯燥,那么报纸将逐渐失去读者,失去受众。
这个时代的报道,通俗化是根本。通俗化既体现在报道内容方面,将一些新概念、新思想、新命题用简洁明快、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也体现在形式方面,包括版面编排的重点突出、色彩的巧妙使用、图片的合理配置,形成版面的视觉冲击,同时尽量分块、简短,方便受众阅读,让受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读完报道。
2012年下半年,北京开始积极推进融合教育。所谓融合教育,就是让残疾孩子享有和健全孩子同样的教育待遇。《现代教育报》在获悉这一消息后,立即联系了北京市残联理事长就此理由进行了独家专访,同时派出多路记者采访北京在融合教育方面做得较为出色的新源西里小学、二龙路中学以及伦敦残奥会冠军袁艳萍,最后形成了《北京中小学推行融合教育》的专版(如图2),这一版面通过权威访谈、核心消息、现场特写、人物素描等多种体裁加以呈现,版面丰富,内容精彩。
该报道刊发后,社会反响强烈。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腾讯网等知名网站相继转载,《北京青年报》《新京报》等媒体用头条大篇幅的位置跟进报道,并且配发评论。北京市残联和市教委对报道非常重视,共同磋商融合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百姓视角——政策解读平民化。教育类报纸往往是政府教育部门的机关报,因此在报道风格上容易陷入“行政化”的窠臼,但是从本质上讲,报纸是要将有用的信息有效传播给受众,“行政化”是有悖于新闻规律的。所以,用百姓视角进行报道,不仅必要,而且必须。
在繁杂的“行政化”教育公文中,如何提取核心要点,去“行政化”,找到中心工作和大众利益的共振点,找到政务报道和大众生活的共同点,是至关重要的。机关报习惯的思维是高高在上,认为受众都是自己的下级,这种“俯视”的语言和形式,最终会导致受众的流失,会导致报纸名存实亡。如果换一种“平视”的思维,把受众当做朋友,甚至当做自己的服务对象,那么从主观上报纸采编人员也会考虑更多入耳入心的报道方式,让报纸活泼耐读。
2013年11月,北京市教育部门意欲打造一个权威的家庭教育服务机构,这本是一项工作设想,如何将这一设想变成可读的报道,着实需要动一番心思。经过缜密的研讨,最后,《现代教育报》编辑部门决定以《家长,教育改革的同盟军?》为题(如图3),连续做两期热点聚焦报道,每期四个版面,用采访真实案例、讲故事的方式,让报道平民化。在上一期新闻故事中讲述了课内减负课外补课的家长、送孩子出国的家长、带孩子在家上学的家长等三类家长,他们在教育改革过程中所采取的不同方式,以及给孩子所带来的不同影响。下一期中通过采访发现目前家长受到朋友、家长论坛、培训机构的深刻影响,在家庭教育方面缺乏权威机构的指导,由此指出成立这样一个机构的必要性。整个报道故事性强,语言简洁生动,层层递进,将本来可能会具有很强行政色彩的报道通过精心编排,做成了具有可读性的百姓视角的报道。人文视角——公益故事温情化。在多维视角、百姓视角之外,教育新闻报道还提倡人文视角。一篇报道能够“接地气”,让老百姓很容易地接受,固然值得称道,但从更高的层次看,如果能够“通人气”,也就是报道能走进人的心灵和精神世界,体现人文关怀,则更为难能可贵。
从大的教育领域看,从来就不缺乏触及人们心灵的素材。很多与教育相关的故事触及人们的心灵,抒发着世间的大爱。这种人文色彩浓厚的内容通过教育类报纸的报道,形成精神感召力,也使得报纸和受众贴得更近。
同时,这类报道因为常常和弱势群体相关,更能感动人。“一般来说,社会弱势群体因所处地域、自身等理由,接受教育的权利不够平等,这应该由社会政策重要组成部分的教育制度提供最基本的支持。但是在我国,国家教育体系的建设还不够完善,有很长的路要走。”
因为中国现实存在的教育发展不均衡理由,上不了学或者上不好学的孩子还有很多。2012年底,《现代教育报》编辑部接到清华大学退休教授郑用熙、关英夫妇电话,希望给在北京务工人员子女捐款助学,询问编辑部如何与这些孩子取得联系。编辑获得这一线索后,经过简单交谈,立即觉得这是一条很有价值的教育公益线索,遂派记者前往清华大学郑用熙教授家中实地采访。年近九旬的郑教授夫妇坚持23年,累计募捐800多万元,在云南、新疆、重庆、河南等18个省市建成33所希望小学,夫妇俩累计捐资约100万元,为希望小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天津医学院设立了奖学金。他们只要有一些闲钱就捐献出去,而自身却过着非常简朴的生活。这样感人的故事经过报道后,引起受众的广泛共鸣,很多人打来电话,希望也参与到郑教授的募捐活动中去。后来编辑部帮助郑教授夫妇达成了心愿。
这样的教育故事是真正动人的故事,一方面,老一代知识分子为教育尽心尽力的事迹在记者的笔端流淌出来;另一方面,报社也积极参与到教育公益活动中,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强化服务功能,关注热点教育话题
注重评论,观点引领风向。评论往往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优秀的评论文章能起到拨云见日、豁然开朗的作用。新闻报道有时只是对事实的描述,而评论则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作为教育类报纸,应该用权威声音瓦解噪音杂音,用积极引领修正跟风炒作。
从《现代教育报》一年来的尝试看,评论发挥了重要作用。报社每期刊发署名“线教平”的社论,既对大政方针进行解读,也对平常小事表明态度,观点鲜明,针砭时弊。
因为开设了评论版,并且向全社会征集评论稿,所以吸引了一批有志于教育评论的作者纷纷投稿,这些作者既有社会人士,也有教育界人士,他们的加入让报纸在表达上更加贴近群众。
注重深度,凸显独家特色。报纸的深度化,已经成为发展趋势。一般的教育新闻,在党报和都市报上都可以看到,那么专业教育报纸的特色或者优势在哪里呢?深度报道是优势所在。
“教育事业是个特殊的行业,旨在传播知识和培育人才,具有很强的教导性和指向性。这就决定了泛泛而谈地堆积新闻事实是不能满足教育新闻的特殊目的性的,必须是有思想有深度的深度报道。”
专业教育报纸因为和教育界各个层面如教育主管部门、各学校的校长和老师、学生、学生家长在工作过程中都有接触,所以在采写深度教育新闻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教育新闻的深度报道立足于宏观,着眼于整体,把对事实单一侧面的描述完善为多角度的结合,以立体化、多层次的剖析,理性的思辨色彩,多样的表现手法为风格,多角度、多侧面地挖掘事实真相,反映事物本质。
之所以说深度报道凸显独家特色,是因为深度报道和报纸的品牌效应息息相关,当受众形成了对报纸深度新闻报道的期待,那么报纸的品牌和影响力就自然产生了。
2013年10月,北京新高考方案征求意见公布,社会上反响热烈。《现代教育报》用六个版面的篇幅(如图4),从方案本身的解读、教委发言人的专访、教育专家的访问、高考历史沿革等众多角度,采取新闻报道和评论相结合的方式,对这一政策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做了全面深入的报道。相比都市报,《现代教育报》的报道无论从采访覆盖面,还是采访对象的权威性上来看,都更胜一筹。
注重联动,提升传播效果。现在专业报刊的思路在调整,认为内容固然是根本,但是必要的活动策划也不该少。活动可以与专业报刊联动,也可以与其他社会媒体联动,做到策划联动、报道联动和活动联动,形成传播的合力,提升传播效果。
教育类报纸策划活动,能够起到报纸自身传播所不具备的作用。以《现代教育报》2013年教师节所举办的“师爱无尘”大型公益活动为例,在两天的时间里,请来北京四中、清华附中、中关村一小、中关村三小等多所名校校长给家长做讲座,又邀请数十名北京各大学校各个学科的名师现场回答家长疑问,起到了很好的服务效果。各大社会媒体对这一活动也进行了密集报道,这一活动对于提升报纸知名度、扩大报纸发行量都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
目前,该报每周举办的“现代教育大讲堂”活动专门针对家庭教育中所遇到的种种理由,特邀教育名家进行讲座答疑,深受读者欢迎。
创新模式,推进媒介融合
要扩大教育报纸的影响力,技术的力量不容忽视。现在,数字技术的发展在悄然转变报纸市场甚至整个传播格局。毋庸置疑,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已经逐渐从纸媒转移到电子媒体,所以,教育类专业报必须重视与新媒体的融合,只有将自身的内容优势和新媒体快捷、容量大、滚动传播的优势相结合,才能大大提高传播效果和影响力。
作为现代社会交往平台,微博、微信等互联网传播方式所起到的强大作用日益显现,教育类报纸应该迎头赶上,充分利用这些方式,构筑全媒体信息采集、制作和发布平台,建设全媒体舆论引导格局,扩大报纸的覆盖面,提升报纸的影响力。
从目前来看,国内大部分教育类报纸在新媒体应用方面还有所欠缺,尚需迎头赶上。未来,在内容为王的同时,渠道同样为王。只有花大力气,加大人力和资金投入,建成数字技术平台,才能将优质内容的传播效果最大化,否则再好的内容也行之不远。
教育的声音需要为千家万户所听见,教育的改革需要为千家万户所理解,所以将教育新闻的专业化与大众化相结合,已经成为教育类报纸发展的重要趋势。唯有如此,报纸才能有所创新,才能有所突破,才能有社会影响,也唯有如此,政府部门的教育政策才能让群众读懂。所以从表面看,专业化与大众化的结合,是报纸自身在寻找出路,实际从更深层面看,这可以使政府与群众的沟通更为顺畅、更为有效了。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博士后

点赞:6287 浏览:21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