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以倪瓒《渔庄秋霁图》为例对艺术美认识

更新时间:2024-01-3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艺术美是人为的物质载体导致的能引起非功利的主体自我确证的形象。本文以倪瓒的《渔庄秋霁图》为例分析艺术美。从基础本质,本质,核心本质及超越本质层,这四个层次剖析艺术美的构成。该作品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人为性的感性对象,借助想象将其“还原”成一个立体形象。并进一步展开想象,缩短自我与作品之间的距离,为审美的自我确证创造条件。进入到艺术美的第三个层次中,不同的欣赏者所获得自我确证也不一样。最后,对终极性存在和终极性价值所暗示的作用世界是艺术美的超越本质层次,这是艺术美的最高层次。
关键词:艺术美;非功利;自我确证
1005-5312(2014)11-0181-01

一、由《渔庄秋霁图》看

艺术美是人为的物质载体导致的能引起非功利的主体自我确证的形象美是能引起非功利的主体自我确证的形象。审美最重要的主体条件是非功利性,美的非功利性其实是指审美主体的非功利性态度,正是这种非功利性态度构成了美的必要条件。
元代画家倪瓒的作品《渔庄秋霁图》,画面十分简洁,图中所描绘的是太湖一角的山光水色。近处画一小小的土坡,其上六株高低不一的树,隔着水面的对岸上有两座小山丘。。给人最突出的映像就是:冷逸孤肃,雨霁明净。这与他的个人成长经历不无关系。倪瓒出生在江苏无锡,在童年时代他的父亲就去世了,他是在兄长的护佑下长大,靠着殷实的家产过着优裕的生活。随着兄长去世,管理家业的重担便落在倪瓒身上,越来越多的繁杂事物,使他招架不住。于是他变卖家产,离开了家乡,开始了背井离乡,泛舟湖上的生活。所有的这些对他的艺术创作的选材和艺术风格的形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倪瓒为生活所迫,沦落凄苦,驾起扁舟,隐于太湖,独善其身。于是“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他的作品不迎合任何人,坚决走自己的艺术道路,。《渔庄秋霁图》的美正是这种非功利性的主体在对对象进行创造性转化之后所获得的一种价值属性。
同时,这也对其作品的欣赏者的自我确证的形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自我确证是指从对象上面直觉到的自我存在,是自我意识的特殊形式,其实质是一种瞬间性、突发性的理性判断力,是对于主体自我与对象间的相通性关系的判断。倪瓒的作品多以太湖风光一类的大自然风光为主题,他的画面上常常具有一种冷逸傲然的意境,缩短人与对象之间的距离,让人从对象与自我之间找到一种相似性或相通性,让人觉得当前的对象的形成的理由不是别的,而就是正在感知这个对象主体的自我。

二、由《渔庄秋霁图》观艺术美的构成

一、基础本质:人为性的感性对象。

就倪瓒的《渔庄秋霁图》这而言,在艺术美的基础本质层次,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人为的感性对象,就是画上的各种形式符号其物质载体:宣纸,水墨,树木,山水。

二、本质:想象中的形象系统。

作品本身是一个二维的平面形象,我们必须根据自己的审美经验将其补充、想象成一个完整的形象系统,“还原”成一个三维空间的立体形象。
静静解读这幅作品,《渔庄秋霁图》逐渐呈现出这幅景象:冷冷的月光笼罩着大地,水面回旋着一团空灵清润之气。岸边上的一座小土坡上,生长了几株枝叶细弱稀疏的树木。对岸的山坡如绵延的沙以倪瓒的《渔庄秋霁图》为例对艺术美的认识由优秀论文网站www.808so.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缎,没有一个生物。如此空旷寂寥,我们仿佛还能听到了远方归鸟的悲鸣。

三、核心本质:让非功利主体获得自我确证的虚拟世界。

欣赏者进一步展开想象,缩短自我与作品形象之间的距离,产生物我同一和审美的怡情现象,为自我确证创造条件。由此一个具有自我确证价值的虚拟形象世界逐渐生成。这个虚拟世界比上一层次中的想象世界更主观化,更片面化,不同的欣赏者所获得的自我确证内涵是不一样的。
有的欣赏者在欣赏《渔庄秋霁图》时,认为画家采用的这种表现手法,把对现实的无奈,对自由的向往,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自身的文人气节融入了这种凝固了的真实中,给人一种令人震撼的力量。这些欣赏者从文人逸气中获得了自我生命力的确证。有的则能从作品中所营造的游荡生活中产生无限的遐想,设想自己在太湖岸边,雨后的湖上依旧秋风瑟瑟,湖面上的湿气飘荡形成一种烟雾缭绕的仙境之景,让欣赏者无限向往。还有一些有专业修养的欣赏者会对作品的造型手段深感兴趣,对自己的创作有没有借鉴作用。这几种情况都能获得以自我确证为内涵的审美愉悦。

四、超越本质:终极性存在和终极性价值所暗示的作用世界。

对于极少数欣赏者而言,他们还能从作品所营造的冷眼世俗,独步高逸的氛围中,以及艺术家的伟大创造力的背后,反思到人类在动荡与浮躁的社会中仍具有的存活的勇气和超脱的智慧。从而对社会和人生有所感悟,由此获得艺术美的超越本质。
总而言之,美是能引起非功利的主体自我确证的形象,艺术美是由人为物质载体导致的、能确证人的本质力量的形象。艺术美具有人为性,它的载体是人为的,它的生成需要想象这个。正是在想象世界的展开中,艺术欣赏者获得了自我确证,感受到艺术美。
参考文献:
[1]张黔.艺术美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8.
[2]张黔.艺术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点赞:4515 浏览:10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