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艺术教育与道德素质关系

更新时间:2024-01-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内容摘要】艺术教育有利于个体素质的陶冶与塑造,推动受教个体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对道德素质的改善和提高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并具有不可替代性。
【关键词】艺术教育 道德 美育
艺术教育是一种能够提供我们生活之基本质地和色彩的东西,是使人们明晰自己的思想和使自己的行动具有作用的手段。伟大的艺术作品总是呈现出艺术家高尚的思想感情和道德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感情和道德意识。艺术欣赏在艺术教育中既是重要的基础,也是重要的手段,通过欣赏艺术作品,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和健康向上的情趣。充满活力的艺术社团对营造校园艺术氛围、提升学生道德修养也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当前艺术教育与道德素质教育的关系尚未在高校教育中形成完善体系,这对大学生的精神养成、人格完善起到一定的阻滞作用。艺术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受教育者通过艺术欣赏,自然而然地去求真、向善、爱美。艺术教育与道德素质的关系及美育自身的愉悦性等,都彰显了它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所具有的重要功能与影响。艺术教育是提升公民道德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与自然科学教育和社会教育共同构架起民族教育的大框架。

一、艺术教育的性质与作用

通常来说,艺术有三种社会作用,即美感作用、认识作用、教育作用(思想教育或道德教育作用),三种作用是相互联系的。具有美感的艺术作品首先能够吸引欣赏者的眼球,待欣赏者渐入佳境时,能够认识艺术作品所传达的真理,辨认生活的道路,同时,培养欣赏者美好的道德情操及奋发向上的精神。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艺术作品除反映客观生活之外,还包含着艺术家主观的思想感情和道德意识。艺术家是依照自己的世界观去体验生活和研究生活,并把他所要反映的社会生活加以艺术典型化。伟大的艺术作品总是呈现出艺术家高尚的思想感情、道德观念,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感情和道德观念。无论艺术家是否自觉这样去做,其艺术作品所产生的思想教育或道德教育作用却是客观存在的。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的东西总能打动人,都有陶冶性情的力量。据《论语》记载,孔子在齐国听到《韶》乐之后,“三月不知肉味”,《韶》乐的美之深可以想见。凡是美的东西,一般来说,在艺术处理上一定是含蓄的。“锋芒太露,能将诗美杀掉”(鲁迅,《两地书》)是诗的法则,也是一般艺术的法则。所以,艺术不是强加于人的,说教式的;它是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地向欣赏者传达正能量。
艺术教育属于美育的范畴,然而现在谈论道德素质的理由时,不免先说起德育,而忽略了美育的作用。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美育很早就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最早提出美育思想,他把艺术看作是维护当时社会道德观念的有力工具,希望通过诗教和乐教实现其政治理想。我国古代儒家为了以道治国,稳定社会秩序,普教六艺。要求学生掌握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种基本才能。通过教之六艺,要求人们在行动上、思想上、性情上都符合统治阶级的道德规范。
在中国古代画论中,艺术的德育功能向来受到推崇。儒家、道家盛行的道德作用影响着中国画的主流作用,使中国画发挥着“恶以戒世,善以示后”的政教作用。谢赫在他的画论著作《画品》中主张艺术作品要有思想性,要能教育人们服从本阶级的道德规范。鲁迅也说过:“美术可以辅翼道德。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然其力足以渊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①在新文化运动中,蔡元培先生也大力提倡在“教育上应注意美育”,他的美育言论在全国产生了巨大影响。
在西方的18世纪艺术教育与道德素质的关系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808s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末期,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第一次提出了“美育”的概念。同时期的法国美学家狄德罗也十分重视艺术的教育作用。他认为艺术作品必须对欣赏者有教育作用,否则作品就没有价值。艺术载体多样化,但其任务都是弃恶扬善、歌功颂德。当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看到恶的人和事会谴责和厌恶,看到善的人和事会感动,而受鼓舞。这说明艺术可以感化教育人,具有道德教育的威力。狄德罗坚持把艺术的美感作用与道德作用等范畴联系起来,把理想的艺术看作真善美的完整统一。马克思同样很重视艺术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他认为艺术家所揭示的社会真理,要比许多理论家所提供的东西还要有价值。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是一个艺术实践者,并形成了他的艺术见解。他认为艺术应该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艺术的功用主要在于提高人们的思想境界。《圣经》作为西方根深蒂固的信仰准则、道德规范的根源,西方艺术的成长离不开《圣经》所宣扬的宗教意识,以《圣经》为题材的西方古典油画对西方社会的历史文化、法律、政治、道德、精神心灵的影响源远流长。

二、艺术教育手段

(一)艺术欣赏

艺术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受教育者通过艺术欣赏,自然而然地去追求真善美。实施艺术教育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学校,二是社会。不管是学校还是社会都是通过艺术欣赏来实现的。在高校普及美育的过程中,艺术教育工作者肩负着巨大的历史使命。为新世纪的大学生开辟艺术欣赏的天地,引导他们进入艺术美的世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同时,让学生拥有正确的审美观,健康的审美情趣,一定的审美知识都是必不可少的。这些都离不开高校的艺术教育。
艺术欣赏在艺术教育中既是重要的基础,也是重要的手段,它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和健康向上的情趣。我们观看影片《巴黎圣母院》,美丽善良的女神爱丝美拉达和相貌丑陋却品德高尚的敲钟人卡西莫多演绎的真善美故事,至今让人感受颇深、耐人寻味。当听《义勇军进行曲》时,那铿锵有力的旋律立即在听者心中唤起最朴实的爱国心,最强烈的爱国使命感。凡有形象的东西不一定是美的,但美的东西必定具有感人的形象。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列宾的代表作,在这幅反映纤夫苦难生活的画面里,表面上看是纤夫在辛苦地劳作,其实,画家更深层的含义是社会底层的劳苦人民的挣扎及与残酷的命运和黑暗社会做斗争。这些艺术家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及意境无不给人心灵以强烈的震撼与启迪。真正的艺术作品是通过具有特定形式结构的灵魂与欣赏者的灵魂相互感应的。可以说,艺术作品是爱的结晶,艺术欣赏是爱的感染。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民族传统艺术是我们的主要欣赏对象。国画、书法、中国油画、中国戏剧、民族音乐等艺术形式,很自然成为我们对大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不可缺少的主要内容。它既是艺术教育,又是爱国主义教育,能够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自古至今都是文人墨客笔下塑造的对象,荷花的优美形象与寓意往往与现实的人或事联系起来,其美感及意境更深一层。一幅以荡气回肠抑或浅吟低唱为主调的山水画,不仅能赏心悦目,还能使人心胸开阔,在感悟大好河山的意境的同时,心灵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教育。罗中立的肖像油画《父亲》,一面世便震动了画坛,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画面中细腻刻画的一个敦厚、朴实的农民形象反映了当时中国农民的精神面貌,深深震动了观赏者的心灵。艾轩的油画《西藏女孩》,浩瀚的高原背景衬托着孤独美丽的西藏小女孩,画面营造的气氛马上把欣赏者带到了神秘的西藏,让人不自觉联想、深思西藏的人文地理、风土人情。

(二)参与社团

完成艺术的审美,仅靠艺术作品本身单方面的条件是不够的。它取决于艺术作品和欣赏者两方面因素的积极相互作用,即艺术作品所表达的东西在欣赏者内心产生共鸣,达成审美意识的配合。欣赏者的审美能力越高——即能“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那么,他在欣赏艺术作品时便能更多地产生共鸣,所受的艺术教育愈有效。②学校的艺术教育不仅是让学生在艺术通识课上学习艺术理论知识、进行艺术欣赏,还要鼓励学生课下参与学校的艺术社团活动,在艺术实践中体验艺术本身的内在力量,也是实现艺术教育的重要手段。目前,各高校都有形式多样的艺术社团,它们是高校艺术文化的重要实践场所,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加入适合自己的艺术社团,在社团里学习能更专业地提升审美实践能力,社团会定期组织学员参加校内、校外的各种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等,不仅丰富了社团学员的业余生活,提高了审美意识和道德素质,同时,又起到对其他观赏者的艺术教育作用。
充满活力的艺术社团对营造校园艺术氛围、支撑艺术教育体系、激发学生艺术潜能、提升学生道德修养都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结语
艺术是含蓄的,由含蓄造成的悬念更能激起欣赏者的好奇心,从而主动地深入体味艺术品所传达的寓意,还能调动欣赏者的想象力对原作进行联想、补充。因此,艺术教育是以理性来调节和净化感性中属于本性的东西,以理性的渗入、积淀使之发生变化、发生自然的人化。同时,艺术教育还以感性突破理性结构的僵化性、抽象性,赋予其发展所需要的动力,使外在的法则获得人情的意味和能动发展的态势,而避开它变成空洞的教条和抽象、虚假的外在形式。因而,审美活动作为人性的内容,是人类群体超越动物性的族类确证。审美能力的提高、转变表现在个体心理中,而艺术教育能够延伸到智力、范畴中,对智力开发、道德能力的改善都会产生推动作用。③
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逐步升级,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道德素质是基本底线。然而,目前我国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堪忧。社会屡屡大学生因自私、抑郁、狭隘等理由所造成的对个人、他人的伤害事件,甚至在我国重艺术教育与道德素质的关系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808s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点高校发生了令人震惊的残害室友事件,对社会造成恶劣影响。作为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把艺术教育在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和完善个性等方面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这是高职院校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教育的重要内容与途径。构建和完善高职院校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完善学生的心智,形成高尚的审美价值定向。重视对情感、信念、价值标准、行为标准等审美素质的长期培育;审美能力的提高是艺术教育的主要目标。
(注:本文为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艺术教育专业委员会重点课题)
注释:
①王宏建.略谈艺术的功能[J].美术研究,1983(2).
②尼·德米特里耶娃.论艺术欣赏——创造性地接受艺术[M].冯湘

一、节译.[J].世界美术,1983(2).

③程青云.艺术教育概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浙江金融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曹宁)

点赞:20799 浏览:9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