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普通高校不同特征贫困生心理弹性、社会支持差异

更新时间:2024-03-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采用大学生复原力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贵州省贵阳市主要高校中的300名贫困大学生进行测评。对不同特征的贫困大学生在心理弹性、社会支持上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男性贫困生在心理弹性方面总体比女性贫困生得分高,社会支持总体差异不显著。农村地区与城市地区贫困生在两个量表上均无显著差异。二年级贫困生心理弹性、社会支持显著低于一年级、三年级贫困生。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心理弹性;社会支持
1、引言
我国高等教育实行了收费改革,学费使得贫困大学生背负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并由此引发一系列社会、心理理由。做好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理由和社会理由的研究、干预工作,不仅关系到高校的稳定与发展,也关系到我国教育改革的顺利发展、社会的稳定,牵动着社会关注的神经。
心理弹性是目前心理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是在弹力学的基础上提出的心理学命题。Masten,Best&Garmezy对心理弹性概念的定义为:第一类,心理弹性是指高危群体通过克服逆境获得良好的发展,是个体内部的一种具体的个人力量;第二类,心理弹性是个体面对持续生活压力(如父母离异,家庭经济困难)而能很好地适应这些压力;第三类,心理弹性指经历了创伤后个体得到很好的恢复。它意味着个体从困难中“恢复”,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对个体成功应对压力。并获得良好发展有重要作用,也是个体健康发展的一个正常组成部分,并能在生活中得到不断发展[1]。
研究证明,心理弹性是一种潜能,心理弹性与个人自身的主观支持以及家庭、学校等的社会支持有密切联系[2]。当个体面对丧失、困难或逆境时,这三方面的保护因素慧相互作用组成动力系统,帮助个体抵抗环境中的不利影响[2]。本文从心理弹性及心理弹性的重要保护因素——社会支持方面入手,研究贵阳市不同类别贫困大学生心理弹性、社会支持目前状况,并比较差异。提供贵阳市主要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弹性、社会支持数据档案。为解决经济困难对贫困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及社会理由提供策略。使心理弹性弱的学生能从社会支持中消除障碍。
2、研究对象与策略
2.1研究对象
以班为单位,对贵阳市五所高校(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财经大学、贵阳医学院、贵阳学院),大

一、大二、大三的学生取样,选择班级贫困生库的贫困生共300名。

2.2研究工具与策略
2.2.1一般情况调查问卷。为了解被试一般情况,自行编制。包括被调查者性别、是否贫困生、出生地、年级。
2.2.2心理弹性量表。使用阳毅编制的中国大学生复原力量表。量表包括31个项目,6个维度:自我效能、自我接纳、稳定性、理由解决、朋友的支持和家人的支持。采用5级评分策略,分别是完全不符合、基本不符合、不确定、基本符合、完全符合,每级得分依次是1、2、3、4、5分。
2.2.3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社会支持调查使用肖水源设计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3个分量表:客观支持、主观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总共10条题目。总得分和各分量表得分越高,说明社会支持程度越好[3] 。
2.3研究策略
2.3.1施测策略。2012年5月18日至6月24日,由经过统一培训的大学生,使用定式问卷,在贵阳医学院、贵州师范大学、贵州大学、贵阳学院、贵州省财经大学高校联络老师的带领下到取样班级调查,调查完毕问卷当场回收。
2.3.2数据处理。回收问卷后,剔除无效答卷后,统一对有效问卷进行编码处理。采用SPSS17.0对有效问卷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处理。
3、结果与分析
3.1有效被试统计学特征。调查348名贫困生,其中男性154(44.3%),女性194(55.7%);农村208(59.8%),城市140(40.2%);大学一年级126(36.2%),大学二年级102(29.3%),大学三年级100(28.7%),大学四年级20(5.8%)
3.2不同类别贫困大学生在心理弹性、社会支持的得分比较
3.2.1男、女贫困生在心理弹性、社会支持得分上的不同。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男性以及女性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弹性、社会支持得分进行比较,见表1。结果表明男性、女性贫困大学生在心理弹性、社会支持总量表得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心理弹性调查中,男女贫困大学生在心理弹性总分上存在显著差异,男性贫困大学生在自我效能、自我接纳、情绪稳定性以及理由解决项目上比女性贫困大学生好,差异显著。而在朋友支持方面比女性贫困大学生要差,两者在家庭支持方面差异不显著,说明两者享有的家庭支持是一样的。在社会支持调查中,男女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总分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支持利用度方面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女性要比男性好,而在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方面,没有差异。
3.2.2城市、农村贫困生在在心理弹性、社会支持得分上的不同 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城市、农村的贫困大学生在心理弹性、社会支持的得分进行比较,发现城市与农村的贫困大学生在心理弹性和社会支持上并没有显著差异,见表2。
3.2.3不同年级贫困生差异比较。由于大四样本人数很少,只有7个,所以只对大学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考察贫困大学生在心理弹性、社会支持上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见表3,发现二年级贫困生与一年级、三年级贫困生显著差异,二年级贫困生心理弹性。社会支持总分低于一年级、三年级。
4、结论与讨论
对不同性别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弹性、社会支持得分进行差异比较,发现男女贫困大学生在心理弹性总分上存在显著差异,男性贫困大学生在自我效能、自我接纳、情绪稳定性以及理由解决项目上比女性贫困大学生好,差异显著。说明男性贫困生对自己能否成功的完成一项任务更有信心,并且在遇到困难时,处理理由也会更加的灵活与变通。女性贫困大学生在在朋友支持方面得分显著高于男性,两者在家庭支持方面差异不显著,说明两者享有的家庭支持是一样的。女性贫困大学生在遇到困难时会作出更多的求助行为,乐于参加到群体中去,更注重人际关系的和谐。这一点在社会支持量表差异比较中也有印证。在社会支持调查中,男女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总分以及主观支持和客观支持分项目上差异并不显著,但在支持利用度分项目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女性要比男性好。在进行贫困大学生心理弹性干预的时候,应注意贫困大学生性别上的不同,针对不同性别有不同的侧重点,男性贫困生应加强人际关系、乐群性的干预。女性贫困生应注意加强克服自卑、增强信心方面的干预。
对来自农村、城市的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弹性、社会支持得分进行差异比较,发现农村、城市贫困生大学生并没有显著差异。在进行相关干预时,不必特别针对农村、城市贫困生特征进行干预。
对不同年级的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弹性、社会支持得分进行差异比较,发现发现二年级贫困生与一年级、三年级贫困生显著差异,二年级贫困生心理弹性、社会支持总分低于一年级、三年级。发现二年级贫困生的心理弹性水平会在入学第二年有下降的趋势,三年级又会上升。提示进行相关干预时应该重点关注二年级贫困生。
【参考文献】
[1]王滨.心理弹性发展的研究进展及评述[J].河南大学学报,2007,9(5).
[2]李志凯.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4).
[3]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27-129.
[4]于肖楠.韧性(resilience)——在压力下复原和成长的心理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05,10(13).
[5]蔡普通高校不同特征贫困生心理弹性、社会支持差异由优秀论文网站www.808so.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春岚,李晓驷,曹晓梅.医学生情绪障碍及相关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3).
[6]李艳红.高校贫困生的情绪理由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4,25(6);张兰君.贫困大学生焦虑水平与社会支持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14(3).
[7]李艳红.高校贫困生的情绪理由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4,2(6).
[8]谭晟.大学生的心理弹性、积极情绪与压力适应[J].教育心理研究,2009(16):249.

点赞:6653 浏览:18579